法人 >法人報告
阿里雲國際化被低估?高盛大幅上修資本開支預期至4,600億人民幣

【財訊快報/陳孟朔】高盛最新報告上調中國電商巨擘--阿里巴巴(Alibaba,美股代碼BABA)2026-2028財年資本開支預估至人民幣4,600億元,為華爾街最進取的假設之一;並把美股12個月目標價由179美元調升至205美元。該行指出,AI資本開支向收入的轉化正在重塑阿里成長預期,近期股價因獲利了結出現回檔,但雲端AI能力與國際化擴張可望提供新的上行動能。
在基本面參數上,高盛稱阿里雲AI相關收入已連續八季繳出三位數年增,在6月這一季占雲收入比重達20%;在多模態需求升溫與全棧產品線完善下,將阿里雲「外部收入」年增率預測自原先的30%/25%/17%上修至33%/29%/19%(對應2026-2028財年)。同時,高盛以「AI資本開支→收入」框架評估投資乘數效應,基準情境下轉化比率落在0.2-0.3之間。
產能與基礎設施方面,報告估算阿里現有數據中心總功率約3-4GW,目標至2032年擴張至20GW,意味著未來數年每年需新增約2GW的算力與電力配置(該行並以內部假設推演每GW對應的大規模加速卡承載能力)。在不同情境下,高盛給出三種CAPEX路徑:悲觀3,800億元、基準4,600億元、樂觀5,500億元,對應更高的收入轉化係數與雲端增長彈性。
高盛認為,市場低估阿里雲的國際化潛力。阿里雲已在29個區域部署91個可用區、海外節點約900個,預計至2028財年,海外將貢獻外部雲收入約25%。其自研大模型(如通義千問/Qwen)在海外訂價享有溢價,並加速布局巴西、法國、荷蘭等地首座數據中心、於墨西哥與日本等地升級既有機房,同步推出28個AI專用解決方案;跨國企業案例如阿斯利康採用阿里雲歐洲節點打造藥物發現AI平台,據稱研發效率提升可觀。
風險與拉扯在於「即時零售/外送」投入。高盛估測,受這項業務加碼影響,阿里集團9月季度EBITA恐年減約80%;即時電商於第二季度虧損約人民幣110億元,第三季或擴大至約360億元。中長期競局方面,高盛假設外送與即時電商市占最終在美團/阿里/京東形成約5:4:1格局;管理層寄望以廣告技術與即時電商帶動商業化變現率(CMR)提升,中期貢獻2-3個百分點、長期可望5-10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