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群電前三季營收266.09億元,年減2.6%,10月產品組合可望改善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群電( 6412 )公佈2025年9月自行結算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0.54億元,與上月約略持平,年減15.6%;第三季營收90.37億元,季減1.0%,年減12.8%;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266.09億元,年減2.6%。
群電指出,9月營收略低於預期,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方面,智慧低碳整合平台(智慧建築)業務因客戶工程進度延宕,約新台幣1億多元的營收將延後認列;另一方面,電源業務則因客戶重要半導體材料短缺,導致電競筆電電源拉貨不如預期,進而影響9月整體營收表現。
群電強調,目前智慧低碳整合平台業務需求強勁,至第三季底在手專案總金額已突破新台幣60億元,並持續增加中。不過,近期營建產業缺工問題嚴峻,已對客戶的工程施工進度造成影響,進而打亂公司營收認列時程。群電預估,延後的逾1億元營收可望於10月認列,若後續缺工情況逐步緩解,將帶動第四季相關營收轉強。
在電源業務方面,群電補充說明,原本品牌客戶規劃於中國黃金週與雙11購物節期間,推出電競筆電及AI PC等限時促銷活動,因此於9月積極備貨大瓦數電競筆電電源。然而,客戶隨後因重要半導體材料短缺調整計畫,轉而增加傳統筆電電源的拉貨。受此影響,雖然9月出貨量有所提升,但平均銷售單價低於原先預期,進而使營收表現不如預期。不過,近期客戶已通知10月份部份重要半導體缺料問題有望改善,群電將密切關注產業狀況,用最快的速度配合客戶需求調整生產計劃,群電樂觀看待10月份產品組合的改善機會。
談及第三季的獲利表現,群電表示,受到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使今年PC 產業旺季表現受限,再加上重要半導體缺料干擾影響產品組合,群電營運可說是面臨「上下夾擊」挑戰。不過,透過持續提升營運效率與強化核心產品競爭力,第三季本業獲利率有望優於上季,且業外表現亦有提升。
群電進一步強調,正積極推動長期發展計畫,持續加大在High Power、AI伺服器及Telecom電源領域的投入力度,並以其在邊緣運算的既有基礎為根基,建構更完整的技術與產品能力。此外,群電也積極深化與策略性合作夥伴的協作,結合上下游資源與技術優勢,共同打造更具整合性的AI解決方案,期能進一步拓展CSP客戶版圖。
相關新聞
-
2025/10/7 17:23
散熱三雄9月業績,奇鋐、雙鴻刷新歷史紀錄,健策同期新高
-
2025/10/7 16:47
穎崴9月營收月增逾三成,AI、HPC訂單增+消費性電子旺季,營運添柴
-
2025/10/7 16:40
先進製程夯,閎康9月營收創高,2奈米將量產助攻,營運動能增
-
2025/10/7 16:35
HPC出貨暢旺,貿聯-KY 9月營收再衝歷史新高,前三季營收突破500億元
-
2025/10/7 16:31
勤誠9月業績21.8億元,刷新歷史紀錄,今股價創高後翻黑
-
2025/10/7 15:56
宏達電前三季營收年減0.73%,AI智慧眼鏡VIVE Eagle攜手台灣大搶商機
-
2025/10/7 15:48
WiFi+手機帶動產能利用率回升,宏捷科Q3營收11.17億元,季增14.65%
-
2025/10/7 15:32
系統電9月及前三季營收創同期新高,美國Plano新廠11月7日啟動
-
2025/10/7 15:10
群光9月業績82.8億元,連7月站上80億元,鍵盤/筆電相機模組需求上揚
-
2025/10/7 15:06
威剛董座看好Q4記憶體大多頭起點,也是嚴重缺貨開始,明年榮景可期
-
2025/10/7 15:03
磁性元件出貨成長,聯寶前三季營收寫同期高點
-
2025/10/7 14:39
銀膏出貨暢旺,勤凱9月營收寫單月歷史新高,看好Q3獲利動能
-
2025/10/7 13:22
BBU業績行情失靈,順達領軍跌停,族群全盤皆墨
-
2025/10/7 12:31
京鼎年營收挑戰增2-3成、訂單可見度達明年Q1,盤中一度觸及漲停
-
2025/10/7 12:31
台積電2奈米報價較3奈米高1~2成,非傳言5成,3~7奈米漲幅個位數百分比
-
2025/10/7 11:30
Q4電商旺季效益加持,富邦媒、網家盤中齊漲逾半根
-
2025/10/7 11:19
AI拉貨放大,鈺邦9月營收首度突破4億大關,Q3業績創單季新高
-
2025/10/7 10:52
大宇資旗下全達加速佈局,「DARA達拉電能」北台灣三座快充站啟用
-
2025/10/7 09:56
AI、雲端加速資安需求,安碁資訊Q3營收創單季歷史新高
-
2025/10/7 08:03
鴻海9月、Q3及前三季營收齊創同期新高,AI與雲端產品動能續強
-
2025/10/7 07:22
國防標案出貨量增,全訊9月營收8,867萬元、月增104.05%
-
2025/10/7 07:06
大立光9月營收創去年10月來高點,本週四舉行法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