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人民幣資產走俏,大摩看恆指挑戰28,000點、滬深300上看4,700點

2025/10/3 09:16

【財訊快報/陳孟朔】摩根士丹利(大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直言,中國股市在經歷一段低迷期後,正重新吸引國際資金的高度關注。她指出,隨著企業獲利逐步回穩,加上人工智慧(AI)、高階製造及新能源等科技類股展現上行潛力,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明顯回升。

王瀅強調,美國投資人的態度轉變尤其值得留意。她透露,在近期一次赴美行程中,接觸到的投資人中,有逾九成表態將加碼中國資產。美資基金特別看好中國企業在人形機器人、自動化及生物科技領域的創新突破,認為這些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未來成長的重要支柱。

在A股與港股的配置選擇上,王瀅指出,自6月起,大摩已建議將更多資金流入A股,原因在於A股對地緣政治波動的敏感度低於港股。她並補充,港股新消費類股的解禁壓力仍在釋放。不過,若後續關稅談判有突破,政策信號明確,港股有望重拾上半年走勢。

她同時表示,南向資金仍是市場的重要動能。今年前7個月,淨流入規模已超1100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她認為,雖然未來增速可能較上半年放緩,但每月維持正流入的態勢機會極高,而這部分資金對港股交易活躍度與定價穩定性影響顯著。

王瀅維持大摩5月的基準預測,恆生指數目標位於27800點,滬深300指數在4000點左右,並認為市場仍有挑戰樂觀情境的上攻空間,分別是28000點與4700點。這意味著短期內仍具備一定的上漲潛力。

談及美國Fed政策,王瀅指出,大摩判斷明年3月將啟動首次降息,2026年全年可能降息7次。她認為,弱美元背景下,人民幣有望小幅升值,歷史經驗顯示,這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國際吸引力。過去幾年外資對中國股市的配置處於極低水位,如今隨基本面改善及創新能力獲得認可,國際資金向中國傾斜的動能正在累積。在選股方向上,她建議聚焦AI、科技創新與高分紅類股,並謹慎對待必需消費與房地產類股。

市場人士認為,大摩的最新觀點釋放出明確訊號:中國資產的全球配置需求正在重建。若配合政策利多與企業財報的持續改善,中國股市有望在未來12至24個月成為全球資金追逐的焦點之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