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元大幅貶值,Q2全球儲備美元比重降至56.3%,創30年新低

2025/10/2 07:49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各國央行所持外匯存底中,美元所占的比重跌至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美元的大幅貶值所致,而非持有量的下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三表示,國際儲備中美元的比重在4-6月期間降至56.3%。該比重相較第一季度下降了近1.5個百分點,創30年新低。然而,按不變匯率計算,美元比重大致未變。

Glen Kwende、Erin Nephew和Carlos Sanchez-Munoz等IMF研究人員在與數據一併發布的報告中寫道,第二季「匯率效應導致了美元在外匯存底中所占占有率的幾乎全部的降幅。」他們估計,約92%的降幅由匯率因素引起。

今年稍早時,一系列因素對美元造成壓力,包括總統川普全面提高關稅、對聯準會降息施加巨大壓力,以及標誌性稅收法案中會引起赤字走高的內容。該法案於第二季結束幾天後的7月4日通過。

由於各國央行以美元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報貨幣持有量,因此匯率的波動影響儲備的價值。通常情況下,這些波動在某個特定季度相對較小。但在4月至6月期間,美元兌歐元下跌了9%,兌瑞郎下跌11%,兌英鎊下跌6%。

在每日9.6兆美元的外匯市場上,央行的行動遠比對沖基金甚至全球資產管理公司遲緩。但其儲備規模之大意味著央行的配置決策對市場價格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根據IMF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第二季度貨幣儲備總額達12.03兆美元。

IMF報告指出,某些情況下,貨幣的升值甚至足以抵消其在央行儲備中整體持有量的下降。歐元便是典型案例。儘管截至6月的三個月內歐元總持有量下滑,但其在全球儲備中所佔的比重仍升至21%,創2021年以來的新高。英鎊同樣如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