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核電重啟衝擊再生能源,日本今年綠能棄電量恐創高,業者掀退場潮

2025/10/1 14:33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日本產業數據指出,日本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棄電(renewable curtailment)規模在2025年有望創下歷史新高,主因是核電重啟後供電優先上網,迫使綠能出力受限。這一趨勢正加劇日本再生能源業者的經營壓力,甚至已出現退出潮。

自2011年福島核災後,日本全面停擺的核電機組已陸續重啟。截至目前,33座可商業運轉的核反應爐中已有14座恢復發電,包含去年重啟的兩座與一座獲得初步核准的機組。核能回歸降低日本昂貴的化石燃料進口成本,滿足晶片與數據中心的高電力需求,但因核能供電無法靈活調整,導致電網調度彈性下降,進而推升風光電的棄電比例。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日本九大電網區域的風光電棄電量達1.77太瓦時,占綠電總發電量的2.3%,較去年同期的1.8%大幅攀升,並高於2023年的全年紀錄1.9%。其中九州地區因光電建設遠超當地需求與輸電能力,棄電率高達7.6%;東北地區也因核電回歸與水力發電超預期而使棄電率由2.1%躍升至5.8%。

目前日本設定2040年再生能源在總發電占比達50%,核能則為20%,相比2023年度的23%與8.5%仍有巨大差距。不過,棄電導致的收入損失正侵蝕業者信心。根據IEEFA報告,2024財年已有52家再生能源開發商退出日本市場,其中,八家破產,三菱商事主導的財團更在8月退出三個海上風電計畫,反映投資可行性惡化。

國際再生能源署(IRENA)統計,日本2024年風光電裝置容量增速僅3.3%,為2009年以來的16年來最低。研究人員警告,若棄電持續超預期,項目回本週期將拉長,恐進一步抑制新增投資。業內專家呼籲,若政策與法規不優先保障綠能,恐使日本在全球能源轉型潮流中進一步落後。

日本政府正推動跨區域輸電建設、電池儲能與高峰用電引導,以減輕棄電問題,但挑戰猶存。分析人士強調,若缺乏結構性改革,日本電力市場將長期受制於既有核能與電網限制,再生能源發展恐遭邊緣化,進而影響日本能源安全與減碳目標的實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