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季底資金壓力浮現,外銀現金緊縮推高聯邦基金利率與Fed降息背離

2025/10/1 08:45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第三季底意外上揚,主因是外國銀行(FBOs)現金餘額持續縮減,導致資金面收緊。市場人士指出,這一變動凸顯季末流動性壓力升高,即便聯準會(Fed)在9月會議已經降息一碼(25個基點),資金市場仍出現「逆行」走勢。

根據最新數據,有效聯邦基金利率上週升至4.09%,略高於9月17日降息後的4.08%,仍處於Fed設定的4%至4.25%區間內。這是自2023年以來,首次在Fed沒有調整利率的情況下出現偏離。

分析師指出,外銀儲備的持續下滑,使市場交易量同步萎縮,加劇資金緊俏氛圍。

數據顯示,9月中旬以來外銀現金持有量下降2550億美元,僅最新一週便減少280億美元,拖累其在Fed的存款降至1.176兆美元。總體銀行體系儲備已降至3兆美元,低於數週前的3.3兆美元。由於外銀不具穩定的存款基礎,也難以直接獲得美國房貸銀行(FHLB)融資,因此更傾向於持有較厚的流動性緩衝。

在利率套利機制下,外銀常以4.09%的資金成本向FHLB融入,再存放於Fed以4.15%獲取報酬(IORB),但隨著可動用資金減少,套利規模被迫收縮。這導致聯邦基金市場日均成交量由前期的1130億美元,降至近期不足950億美元,9月27日僅報950億美元。

部分分析認為,外銀縮表與季度財報考量有關,但這波下滑早在8月底前就已開始,意味著資產負債表去槓桿壓力更大。與此同時,隔夜回購利率(Repo)在季末也趨於緊俏,因大型銀行為降低槓桿比率而縮減交易規模,加劇資金面收縮。

期貨市場反映出緊張氣氛,聯邦基金期貨未平倉量上週突破300萬口創新高,大宗合約成交暗示投資人預期資金壓力持續。儘管如此,分析師普遍認為,這次利率上行屬於「資金管道問題」而非政策信號,若季末效應過去,資金面料將逐步回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