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反制非合意併購,健亞火速啟動8萬張私募案,籲股東不要賣股票給健喬

2025/10/1 08:28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面對健喬( 4114 )以每股24元收購15%~30%的非合意併購挑戰,健亞( 4130 )雙管齊下,除了董事長陳正發出給所有股東的第二封信-[24元,買不走30年的堅持],呼籲股東不要把手中的股票賣給健喬,30日臨時董事會更火速通過私募案反制,擬發行8萬張股票籌資引進策略性投資人,該私募案持股將達新股本的40%躍居第一大股東。對此,健喬則回應,私募普通股案股數最高幾近達目前已發行股數之七成,該等龐大資金募集之必要性及合理性不明確,認為健亞有必要詳盡說明。

 健喬9月15日宣布將以每股現金24元公開收購健亞,公開收購期間預計自民國114年9月17日起至114年10月7日止。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健亞普通股34,466,260股(約當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之30.0%),最低收購數量為17,233,130股(約當健亞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之15.0%)。

面對非合意併購,陳正發出給所有股東的第二封信-[24元,買不走30年的堅持],呼籲股東與自己站在一起,不要把手中的股票賣給健喬,他說,健喬提出以每股24元收購健亞15%~30%的股份。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價格問題,因為藥品不是普通商品,它關係到人的生命,台灣需要有自己的藥品供應韌性。

健亞多年來深耕研發與製造,這些產能與努力是台灣的重要資產。但健喬過去曾經出售瑞安大藥廠的廠房與土地,讓台灣失去一部分製藥產能。若健亞也被收購,產品極可能被轉移,導致救命藥物停產。懇請大家與自己站在一起,不要把手中的股票賣給健喬。

健喬則表示,此次公開收購健亞旨在促進並深化與健亞的長期合作,共同強化台灣藥品供應的韌性。相信加速台灣製藥產業的整合,發揮綜效,不僅能進一步提升本土製藥產業的競爭力,更是確保生技製藥產業韌性、推動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對於未來的合作計畫,健喬一直保持開放態度,願意與健亞公司展開良性溝通對話,為未來的合作開啟良好的互動契機。

對於健亞決議辦理私募普通股案,以引進資金與策略投資人,私募股數最高可達80,000,000股。健喬表示,經查健亞目前已發行股數為114,887,530股,其擬發行最高之私募股數幾近達目前已發行股數之七成,不僅原股東之股權將大幅遭受稀釋,也可能造成每股盈餘下降,而該等龐大資金募集之必要性及合理性,亦不明確。

所謂策略性投資人係藉其經驗、技術、知識等,以「協助」公司提高技術、改良品質、降低成本等效益之個人或法人,惟如健亞全數發行私募股數予該投資人,該投資人不僅將成為健亞第一大股東,甚至可能主導健亞之營運,似與私募引進策略性投資人之目的背道而馳。健亞公司為何於此時突引進如此龐大之私募案?其預計之資金用途與效益為何?其計畫是否合理?擬引進之投資人為何?該投資人是否符合策略性投資人之定義?抑是將來可能發生公司營運之改變?實有必要為詳盡之說明,以釋廣大股東之疑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