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債市
中國7月減持美債257億美元,觸及15年新低,加國大減571億美元居首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財政部週四公布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今年7月外國投資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升至9.16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較6月增加319億美元,但增幅低於6月的802億美元。各國操作分化,中國持有美債規模下降,日本與英國則繼續加碼。
數據顯示,中國7月減持美債257億美元,持有規模降至7310億美元的15年新低,仍為美債的第三大持有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減持或與資金回流、外匯儲備調整及中美貿易談判中的戰略考量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持有美債規模已降至2010年以來低位,顯示其對美債的依賴度逐步下降。
日本依舊是美國最大債權國,7月持有美債規模增加38億美元,至1.2兆美元,持倉相對穩定。英國則成為最大亮點,持有金額激增413億美元至899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市場人士指出,英國資金湧入或反映倫敦金融市場對美元資產的避險需求,尤其在全球利率政策與匯市波動之際,美債仍是主要的安全港資產。
加拿大則出現明顯調整,7月持有的美國國債減少571億美元,減碼幅度居主要持有國之首。分析人士認為,加拿大減持可能與其資金流動需求及對能源出口價格波動的應對有關。另開曼群島持有規模下降40億美元,至4387億美元,顯示部分避險資金流向有所轉移。
整體來看,雖然中國等部分主要持有國減持,但日本、英國等國的增持推動外國總持倉續創新高,凸顯美債在全球金融市場中仍具不可取代的地位。市場普遍預期,在美國聯準會(Fed)持續調整利率政策、全球資金尋求穩健配置的背景下,美債仍將是國際資本配置的重要選項。不過,中國持倉趨勢仍將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其背後的政策訊號或對中美金融互動帶來深遠影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