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IDM擴產謹慎+排除陸系供應鏈,漢磊迎來化合物產業鏈重組新機遇

2025/9/18 08:29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國大陸碳化矽(SiC)內卷效應外溢,導致去年至今,全球SiC基板價格崩跌,市況淒風苦雨,甚至產業龍頭Wolfspeed也不支倒地,然而「天下大亂、形勢大好」。漢磊( 3707 )暨嘉晶( 3016 )董事長徐建華認為,化合物半導體經過這1、2年內卷競爭,國際中小型IDM廠對於擴廠決策更為謹慎,且排除陸系供應鏈趨勢明確,對漢磊集團而言,是絕佳機會,目前能同時提供6吋、8吋產能業者不多,未來將積極爭取國際IDM委外訂單。

展望未來營運,漢磊下半年晶圓代工將較上半年有10%至20%成長,其中氮化鎵(GaN)雖有下滑,不過,SiC部分有補上來,因此,整體化合物下半年會成長。而2026年化合物有雙位數年增,矽基營運持平或小幅衰退。

漢磊目前SiC 6吋月產能5000片,若加上MOS部分,產能會再增加一些,而GaN月產能2000片,2026年會增加8吋產能,目前已進行設備安裝,預計2026上半年進行試產,新增產能約1500片,而能同時提供6吋、8吋業者不多,此部分為漢磊優勢之一。

而由於中國大陸SiC應用場域廣泛,因此,目前主要以陸系無晶圓廠客戶為主,而非陸系客戶則以IDM廠為主,不過,徐建華預期從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非陸系客戶量產數量會逐漸增加。

他表示,化合物應用場域除了過去xEV及儲能之外,客戶因國產替代切入SiC逆變器,GaN則新加入DC to DC用於資料中心,客戶也打入美國Tier1供應鏈,未來包括:資料中心、xEV及SiC 3300V以上高壓產品前景樂觀,漢磊是目前少數可提供高壓產品供應者。至於SiC第四代平面MOS,目前客戶對良率滿意,已有多組客戶Tape-out,於第四季小量量產,2026年會是貢獻主力之一。

嘉晶今年下半年有高個位數成長,而2026年在矽基磊晶部分,小尺寸需求持平,而8吋磊晶代工及標準品則有雙位數成長,因此,矽基磊晶產能將擴充。化合物磊晶部分,因今年基期相對較低,2026年有雙位數成長。

對於SiC有機會成為後段封裝散熱基板材料,徐建華指出,雖然與漢磊、嘉晶沒有直接關連性,不過,若技術發展成真,對於非陸系供應鏈來說,是很好機會,因為AI 產業鏈仍由美國及台灣的供應鏈主導,排除陸系供應鏈後,對產業發展是正面的,打破過去陸系廠商長期壟斷局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