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ETF

摩根投信跨入台灣ETF市場,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 9/30-10/3募集

2025/9/17 14: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摩根投信今(17)日宣布跨入台灣的ETF市場,將在台灣發行第一檔主動式ETF「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00989A),將在9月30日至10月3日正式募集。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儘管台灣ETF的市場競爭已相當激烈,但多數ETF的投資標的都集中在台股或美債,而且主要都是被動式地追蹤指數;所以,摩根投信發行「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的目的,就是結合摩根資產管理在美國科技投資及主動式管理上的優勢,替既有ETF投資人分散投資過度集中的風險,並擴大台灣ETF在布局上的覆蓋範圍。

唐德瑜指出,除ETF在交易資訊透明度與費率優惠上較其他金融商品更友善,國人對科技股的投資興趣也比其他產業更高,更習慣用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長期投資,所以「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的發行,將可同時滿足投資人對「追求超額回報」、「交易便利」與「成本效益」的多重期待。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基金經理人蓋欣聖表示,AI雖是現今科技的主流,但00989A最大不同點,在於佈局的重點不會只考慮科技七雄,而是擴大到受惠於科技技術革命、而獲得額外成長動能的非科技企業;因為在AI發展已滲透到各個領域的趨勢下,許多非科技相關企業也會加快自身的技術迭代,並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舉例來說,受惠於AI技術而獲得新增長動能的美國企業Veeva,就屬於生技醫療領域;而大家熟悉的外賣與計程車服務平台Uber,則是屬於工業類股;至於全美最大散戶交易平台Robinhood Market則是屬於金融服務領域;像它們都是受惠於科技技術革新而開發出全新商業模式的案例,且其股價在今年以來的漲幅,也都領先市場討論度最高的科技七雄。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在選股策略上,不侷限在傳統的資訊科技,反而會採取「跨產業」與「跨市值」的投資策略,把精力放在尋找受惠於科技革命下的優質企業,以擴大投資的選股範疇。

蓋欣聖說明,隨著科技應用的深化,摩根把「領先科技」的範圍向外延伸到包括商務支付、旅遊娛樂、汽車、科技、金融服務、媒體廣告與醫療等七大領域。另外,在預期的投資組合中,巨型股佔比將達15%~25%,大型股則是30%~40%,中型股是20%~40%,小型股則是佔5%~15%。在資產配置上,摩根將徹底發揮主動式管理的能力,在「跨產業」與「跨市值」的選股策略下,替投資人找到最佳的投資標的。

蓋欣聖指出,美國科技股的長期潛力有目共睹,雖然現在許多美國優質科技企業的股價都顯得高不可攀,但對台灣投資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世代,也可透過小筆金額定期投資,透過ETF啟動存股計畫,長期布局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讓自己也能參與到美國科技的長期成長潛力,並分散投資波動的風險。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產品經理溥琪琳表示,在投資人的印象裡,台灣半導體類股在過去的表現相當不錯,但包括標普500資訊科技指數與羅素1000等權重科技指數,它們在過去10年卻可分別創下678%與398%的報酬,表現都優於「台灣電子指數」在同一時期的350%,可見對比台灣的科技股,美國科技企業的投資優勢相當明顯。

溥琪琳指出,儘管科技產業的上、中、下游供應鏈分布遍及全球,但美國在科技的創新與研發上都有它獨特的領導地位,同時也是全球科技企業最大的集資中心;再加上許多的科技龍頭企業也多在美國掛牌,因此,布局以美國為主的科技企業,正可對全球科技產業發揮「一站式購足」的投資效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