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央行動態

米蘭和庫克齊入席,Fed決策會議添戲劇性,市場憂「四方混戰」

2025/9/16 11:16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聯準會(Fed)週二起展開為期兩天例會議,意外迎來兩位具爭議的新投票成員──新任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火速履新,以及因官司纏身一度傳出遭撤職的理事庫克(Lisa Cook)經上訴法院裁定得以暫時留任。兩項人事發展,使得本週的利率決議不僅成為金融市場焦點,更可能演變為史上首次的「四方混戰」。

外電報導,在參議院以48票對47票的1票些微差距通過後,米蘭獲准加入Fed理事會,幾乎確定會強化內部的鴿派陣營。市場認為,他將與現任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金融監管副主席鮑曼(Michelle Bowman)等官員共同力挺50個基點降息,呼應川普政府對大幅寬鬆的強烈訴求。與此同時,民主黨議員嚴厲批評,米蘭從白宮休假直接轉任Fed,恐令央行獨立性蒙上陰影。

反觀,庫克的處境更顯撲朔迷離。雖然密西根州地方稅務部門最新調查結果有利於她反駁川普政府對其房貸詐欺的指控,但市場關注焦點仍在於,她是否會在會議上改變以往的鴿派立場,甚至為了展現獨立性而「逆勢」投票支持加息25個基點。

原先市場普遍預期本週會議將以25個基點降息作收,降息50個基點的機率只有一成。但如今,四種不同立場的投票排列組合──「大幅降息」、「溫和降息」、「維持不變」與「意外加息」──皆有可能出現。

Rabobank分析師Picton直言,這樣的結果將使政策信號極度混亂,對金融市場而言無異於「馬戲團式」挑戰。

Fed主席鮑威爾雖仍被視為中間派,傾向帶領大多數官員支持25個基點降息,但隨著投票光譜突變,會後聲明與點陣圖恐難以給予市場明確指引,美元、債市與美股的短期波動勢必加劇。

外界普遍認為,本週決議的象徵意義,已超越利率本身,轉化為對Fed獨立性與決策公信力的重大考驗。一旦投票結果分歧過大,市場不僅會質疑政策一致性,更將重新評估美國貨幣政策框架的穩定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