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中美貿易談判前夕,北京對美晶片啟動歧視與傾銷調查

2025/9/15 07:14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在美國再度擴大對中國科企的出口限制之際,中國商務部週六(9月13日)宣布,對美國晶片相關政策展開「歧視性措施調查」,並同步啟動對部分美國類比晶片的反傾銷調查。此舉正值中美新一輪經貿對話於9月14日至17日在西班牙馬德里登場前,為談判增添火藥味。

中國商務部聲明指出,美方多年來持續對中國晶片祭出歧視性調查與出口管制,意圖壓制中國高科技產業,包括高性能運算與人工智慧領域。針對美國類比晶片產品(涉及助聽器、Wi-Fi路由器、溫度感測器等用途)涉嫌傾銷,中方亦同步立案調查。

北京當局強調,美國日前新增32家實體至限制名單,其中23家位於中國,包含兩家被指替中芯國際採購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企業。對此,中方質疑華府「此時」出手的動機,並要求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否則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此次馬德里會談將由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率團,議題涵蓋美國關稅、出口管制與TikTok命運。雙方今年已在日內瓦、倫敦與斯德哥爾摩展開三度面對面磋商,並於7月底達成延長90天關稅休戰的共識,川普總統已批准延長至11月10日。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仍是談判焦點之一。川普已將TikTok剝離美國資產的期限延至9月17日,否則恐面臨禁令。美國國會憂心中國政府藉此取得美國用戶數據,而中國《人民日報》則強調,中國從未、也不會要求企業違反當地法律,向政府上交海外數據。

市場人士認為,中美雙方在晶片與數據安全上的角力加劇,短期恐拉高談判不確定性。若中國調查結果導致關稅或反傾銷措施,將進一步擾動全球晶片供應鏈,增加產業鏈定價與投資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