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聖誕備貨旺季啟動,北美貨櫃量意外探底反映貿易戰衝擊

2025/9/11 08:17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進入傳統聖誕節備貨旺季之際,北美卻成為唯一出現貨櫃量負成長的地區,顯示貿易戰陰影正深刻改變國際供應鏈運作。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美國自中國進口已連續三週年減27%,原本9月下旬前應現身的出貨高峰不如往年,令航運市場憂心。

中菲行( 5609 )董事長錢文君指出,往年中國十一黃金週前通常迎來出貨潮,但今年市場缺乏大筆訂單,顯示需求低迷。Vizion數據則指出,美國自中國進口減少的主要品項包括傢俱、玩具與體育用品、電子設備與零組件、機械設備及塑膠製品,僅橡膠與有機化學品因5月川普短暫給予「對等關稅」緩衝期而出現異常增長。

航運業者形容,今年旺季提前「透支」。洛杉磯港在7月曾創下處理量新高,但隨後運量急速下滑。Honour Lane Shipping報告指出,製造商普遍反映,美國零售庫存已高企,導致新訂單遲緩。海運聯盟成員如長榮、東方海外等已開始削減航班,10月預計有35個航次取消,9月初更暫停多條中國港口至美西的航線。運力收縮推升運價,每40呎貨櫃自9月15日起將加收1,000美元附加費。

零售端同樣對前景悲觀。全國零售聯盟與Hackett Associates最新報告顯示,美國主要港口進口量將在年底前持續下滑,原因在於貿易戰關稅層層加碼,涵蓋更廣泛的產品範圍。零售商雖已提前備貨,但長期規劃仍受政策不確定性干擾。Hackett直言,今年最後一季的貿易前景「不容樂觀」。

物流經理人指數顯示,8月貨運量萎縮,倉儲、鐵路與公路運輸業同步承壓。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副教授Rogers分析,貨運運力不減反增,代表市場上已沒有太多貨物待運,庫存提前消化的情況,可能進一步拖累年底需求。北美「旺季不旺」的現象,凸顯貿易戰已將全球供應鏈的季節性節奏徹底打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