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 油金

紐油與布油亞洲電子盤初小漲,沙烏地意外降價壓抑升勢

2025/9/9 09:17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大期油繼上日反彈後,但週二亞洲電子盤初追高,但沙烏地意外降價引爆供給疑慮壓抑升勢。

布蘭特11月期最新報每桶66.24美元,漲0.3%;紐約10月期油報62.50美元,漲0.4%。兩大期油在連續三天急挫5.4%和5.8%後,週一收盤各彈0.8%和0.6%,支撐力來自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決定自10月起僅小幅增產,以及市場預期美國與歐盟可能對俄羅斯祭出新一輪制裁,進一步收緊供給。

OPEC+八個成員國週日達成協議,10月起合計增產13.7萬桶/日,遠低於7、8月每月逾40萬至55萬桶的增幅,也低於市場預期。ANZ資深大宗商品策略師Hynes指出,這標誌著原訂持續至2026年的減產計畫開始反轉,但規模相當有限。

另一方面,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空襲,點燃基輔政府大樓,美國總統川普表態準備進入對俄制裁「第二階段」。歐盟制裁高官亦率團抵達華府,研議首次跨大西洋協調的新措施。若制裁成形,將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原油供應,推升油價支撐力。

不過,市場也迎來一記「價格炸彈」。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在OPEC+宣布增產後僅一天,隨即將10月銷往亞洲的阿拉伯輕質原油官方售價(OSP)下調1美元至每桶比安曼/杜拜均價高2.2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40至70美分。

同時,沙烏地也同步下調阿拉伯特輕、阿拉伯中質與阿拉伯重質原油售價,每桶降幅介於90美分至1美元。此舉被視為進一步鞏固亞洲需求的戰略手段,凸顯對區內需求疲軟的憂慮。

市場人士分析,OPEC+一邊宣告增產、一邊沙烏地大幅降價,顯示主要產油國正以「以價換量」方式搶市,恐導致煉油商重新調整採購結構。短線雖有制裁題材支撐,但若供給壓力持續放大,國際油價恐承受下行風險,波動加劇在所難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