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簽令恢復「戰爭部」,美國防部重返二戰前名稱引爆爭議

2025/9/8 07:51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9月5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把「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正式更名為「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重拾二戰前的舊稱。川普強調,「這不只是名稱,而是一種態度,重點在於勝利。」

新命令授權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在官方文件與公開場合使用「戰爭部長」頭銜,副部長亦可使用「副戰爭部長」。海格塞斯在現場表示,這一改變象徵美軍將「主動進攻而非被動防守」,並喊出「最大殺傷力,不是溫吞合法性」的口號,彰顯川普政府要重塑軍事文化的強硬取向。

川普此舉被視為延續他對軍事機構的重塑工程。過去他已經恢復多處軍事基地的原名,並主持華府市中心的盛大閱兵式。此次更名不只有是象徵,更凸顯川普願以行政權力挑戰傳統:他甚至公開質疑是否需要國會批准,儘管共和黨只有以些微優勢掌控參眾兩院。

為了配合總統動作,共和黨籍參議員李麥克(Mike Lee)、史考特(Rick Scott),以及眾議員史杜比(Greg Steube)已在上週五同步提出立法,推動將更名永久化。這與今年由共和黨監督委員會主席柯默(James Comer)推動的「簡化總統重組與更名權限法案」呼應,反映川普正藉著鞏固國會盟友,加速落實政策藍圖。

然而,批評聲浪迅速湧現。歷史學者指出,1949年國防部成立時,刻意棄用「戰爭部」名稱,是要在核時代展現「防止衝突」的戰略思維。如今更名,恐讓美國形象轉向侵略色彩。另有專家警告,全面更換國防部與海外駐軍的牌匾、文件與標識,成本將高昂。只有拜登時期將9處南方邦聯基地更名,就耗資3,900萬美元。

對軍方而言,此舉意味著重新詮釋「軍人精神」。海格塞斯強調,這不只是文字遊戲,而是「戰士信念」的再現。支持者認為,名稱回歸有助於凝聚軍心;但反對者直言,這是川普的政治秀,將寶貴資源轉移到象徵工程,而非實質軍備與戰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