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信、國泰海通半年狂賺逾百億人民幣,「日賺1億」領跑券商江湖

【財訊快報/陳孟朔】滬指頻創十年新高,科技股更是飆聲隆隆的同時,中國券商自營業務賺的盆滿缽滿!中媒引述Wind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以投資淨收益人民幣208.99億元(下同),穩居龍頭,等同「日賺約1億元」;合併後的國泰海通報得127.01億元,成為行業唯二邁進「百億俱樂部」的券商,雙雄態勢鮮明。
除雙龍頭外,「第一集團」表現同樣亮眼:華泰證券91.70億元、中金公司84.19億元、申萬宏源77.10億元、中國銀河72.55億元、招商證券52.56億元、國信證券50.56億元、廣發證券48.76億元、中信建投46.09億元。頂尖券商普遍依靠成體系的研究—交易一體化與嚴格風控,放大行情回暖紅利。
頭部券商何以賺?業內人士指出,自營不僅包含股票、債券等方向性部位,還涵蓋期權/期貨、結構性產品、量化策略等「非方向性」配置;另因投行配售、戰略股權與子/聯營企業投資回報納入「投資收益」科目,亦對報表形成貢獻,但核心仍是自營盤的資產定價與倉位管理能力。
行情助攻下,頭部盈利「集體升檔」。滬指創十年新高、兩市多次破「兆」成交,驅動券商自營大幅修復。中國銀河上半年投資淨收益從去年不足2億元暴衝至72.55億元,並於年報稱已前瞻布局AI晶片、量子計算、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空天科技等賽道,強化相對與絕對收益。
「第二梯隊」亦迎翻身潮。東方證券、國投資本穩步上行;興業證券、國聯民生、財通證券等由虧轉盈,關鍵在於優化持倉、聚焦優質行業、豐富策略組合以降低波動與回撤。行業第21-30名亦相繼躋身「十億俱樂部」,如光大、浙商、長江等出現量級跨越,顯示行情回暖對中游梯隊的彈性更大。
相關新聞
-
2025/9/2 16:21
比亞迪中國市占率下滑,新興電動車品牌加速崛起
-
2025/9/2 12:11
港幣隔夜Hibor週二跌至2.89%,創5月來最大下跌
-
2025/9/2 11:09
快倉智能傳以保密形式提交香港IPO,最快明年上市
-
2025/9/2 10:44
A股融資餘額週一升至2.28兆人民幣,創紀錄新高
-
2025/9/2 10:19
小摩稱8月澳門博彩收入創疫後新高,估值擴張或使權益價值上看15%
-
2025/9/2 09:31
天奇股份與億緯鋰能簽署戰略合作,共建鋰電池全鏈條閉環體系
-
2025/9/2 09:27
顧家家居計畫斥資11.2億人民幣,在印尼啟動自建基地項目
-
2025/9/2 09:20
香港金管局隔夜借款週一升至14億港幣,創兩個月來高點
-
2025/9/2 09:12
港交所10/2起調整現金抵押品利息計算方法,降低市場參與者成本
-
2025/9/2 09:00
文遠知行首批Robotaxi GXR抵新加坡,展開模擬道路測試
-
2025/9/2 08:21
上海合作組織決定成立開發銀行,習近平承諾提供資金支持
-
2025/9/2 08:11
洪灝預測中國牛市延續,漲勢或超乎市場預期
-
2025/9/2 08:09
穆迪示警電商惡性競爭,阿里、京東、美團公司信用評級承壓
-
2025/9/2 08:08
瑞銀示警中國經濟恐現前高後低,下半年補貼減弱壓力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