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國債務壓頂,川普欲掌控Fed主導權恐開「危險棋局」

2025/8/28 08:01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加強對聯準會(Fed)掌控企圖,市場憂慮他可能動用央行工具來處理原本不屬於央行職責的問題──不斷膨脹的美國政府債務。川普日前表態,已準備就解職Fed理事庫克(Lisa Cook)一事打官司,並期待在理事會中取得「多數席位」,以推動其要求降息的計劃,聲稱此舉將為國家節省「數千億美元」。

眼下美國政府債務成本急升,主因在於赤字擴大與利率高企。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若要降低債務負擔,應透過削減支出與增稅的組合手段,而非指望Fed降息來壓低借貸成本。若利率政策淪為維繫政府償付能力的工具,將構成所謂「財政主導」,這是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政策易受政治壓力干預的典型特徵。分析師警告,美國恐正在滑向這條危險路徑。

維吉尼亞大學教授、前Fed經濟學家Eric Leeper直言,美國已陷入財政主導。他指出,正確的控通膨方式在於健全的財政政策,而非一味要求降息來降低利息支出,否則等於承認財政體系無法自我修復,逼迫央行另闢蹊徑。德意志銀行、標準銀行等機構也紛紛示警,若Fed政策重心轉變,美元恐受壓、債券殖利率將上行,市場對黃金、加密貨幣等資產的需求可能升溫。

川普同時有意大幅改組Fed。他已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為新任理事,若成功解職庫克,將產生新的空缺,加上Fed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川普屆時有機會徹底重塑央行決策層。市場擔心,這將進一步強化他對降息的要求,讓貨幣政策更加偏離穩定物價的本質使命。

財政壓力也反映在川普推動的政策上。今年夏天,他推動的減稅與支出法案,預計在10年內使赤字增加3.4兆美元,同時大幅調高關稅以開拓財源。國際信評機構標普評估,儘管收支互抵後不至於顯著惡化,但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仍約6%,遠高於財長貝森特設定的3%目標,顯示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存疑。

市場人士表示,美國國債正逼近GDP的100%,創下和平時期新高。這一結構性負擔意味著,即便Fed持續放鬆,市場對財政前景的疑慮仍可能導致長端利率上升,削弱降息效果。專家提醒,若「債務棋局」持續演變為政策主導,美國將面臨通膨與金融穩定的雙重挑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