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價格下滑+產能過剩壓力,中國太陽能巨頭H1虧損暴增、產業陷入寒冬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太陽能產業在2025年上半年面臨嚴峻挑戰,多數龍頭企業淨虧損擴大,反映產能過剩與價格下滑的壓力。分析師指出,隨著官方加大力度整頓惡性價格戰,並推動產業鏈重組,未來或有助於改善獲利能力。
隆基綠能(601012.SS)上半年淨虧損收窄至人民幣26億元(下同),較去年同期52億元減半,成為少數亮點。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公司透過強化內部管理、降低成本及減少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國內前置需求推升安裝量,支撐銷售表現。
不過,其他主要企業虧損顯著惡化。晶科能源(688223.SS)上半年淨虧損達26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8700萬元;天合光能(688599.SS)則由盈轉虧,出現29億元虧損,去年同期則有5.26億元獲利。雖然模組銷量增加,但價格下滑吞噬獲利空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天合的儲能業務在第二季首次出現獲利,公司並於6月增資8億元以加快拓展。
此外,晶澳太陽能(002459.SZ)上半年虧損25.8億元,較去年同期8.74億元明顯擴大;通威股份(600438.SS)更以50億元的虧損居冠,去年同期為31億元。儘管如此,部分券商包括華泰與花旗仍維持對通威的「買進」評等,理由是其在上游多晶矽領域具優勢,隨著重組推進,該環節將最先受惠。
市場人士表示,政府部門近期連續召開會議,顯示當局正嚴肅看待「內卷式」的低價競爭問題。市場普遍預期,若抑制惡性價格戰與供需失衡的措施持續落地,將為中國太陽能產業鏈逐步走出虧損困境鋪路。
相關新聞
-
2025/8/27 14:01
H1淨利飆增372%創新高,光線傳媒靠《哪吒2》強勢翻身
-
2025/8/27 13:20
華為9月4日發表新一代三摺手機,搶在蘋果iPhone 17前登場
-
2025/8/27 13:18
中國公募基金規模首破35兆元人民幣,股市推升權益類基金淨值
-
2025/8/27 10:09
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5%,高技術製造業成長領頭
-
2025/8/27 09:05
中石油擬斥資400億人民幣,收購新疆儲氣庫等三儲氣庫增強調峰能力
-
2025/8/27 09:05
中國國務院推動「人工智能+」,2027年智能終端普及率目標逾70%
-
2025/8/27 09:04
阿里巴巴升級視訊生成AI模型,推動數碼人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