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化集團擬出售山東兩座破產煉廠,由當地民營煉企承接

2025/8/26 09:13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多位消息人士與拍賣文件報導,中國國有企業中化集團(Sinochem)將把位於山東的兩家破產煉油廠出售給地方煉企,成交價大幅低於評估價,標誌著中化全面退出山東煉化基地。該省是中國獨立煉油廠(俗稱「地煉」或「茶壺」)的集中地,約佔全國原油進口總量的五分之一。

據悉,此次出售的資產包括正和集團(煉能規模10萬桶/日)以及華星石化(規模14萬桶/日)。兩廠在去年因積欠債務與稅款遭當地法院裁定破產。拍賣由山東產權交易中心負責,最低轉讓價分別為26.2億元人民幣與32.4億元人民幣,但估值則高達63億元與87億元,顯示處分價格遠低於市值。

消息人士透露,山東啟程石化有望接手正和,而齊潤石化則將收購華星,雙方均位於山東東營市。若交易完成,啟程與齊潤的煉能將分別擴張至17萬桶/日與18.4萬桶/日,進一步提升規模經濟效益。

此外,兩家煉企預期將獲得合計約356萬噸(折合2,600萬桶)的進口原油配額,用於2025年剩餘月份,為其恢復營運提供保障。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政府透過進口配額管控獨立煉企的產能釋放,此次配額下發也顯示官方支持地方企業接盤,以確保原油需求穩定。

據了解,中化此前係透過與中化工集團合併,接手山東多家煉廠資產,但隨後因經營困難與負債纏身,部分煉廠最終走向拍賣。今年3月,中化已將昌邑石化出售予山東宏潤石化,目前該廠已恢復生產,並憑藉2025年進口配額從巴西、加拿大採購原油。

市場觀察家認為,中化退出山東,將讓地方煉企在原油進口與煉化業務上更具靈活性,也意味著中國煉化行業正進入新一輪整合周期。若地煉企業能在配額支持下持續擴張,未來將進一步改變中國原油進口結構與煉化版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