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科技產業
AI需求撐盤,台灣Q2半導體產值季增7.4%,IC設計成唯一下滑次產業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半導體產業景氣不太旺,目前多仰賴AI,為此,今年第二季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季增7.4%,次產業中,製造端的晶圓代工、記憶體、封測與測試是上揚的,但IC設計產值則是微幅季減。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5年第二季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含IC設計、IC製造、IC封裝、IC測試)達1兆5,994億元新台幣,較今年首季成長7.4%,也比2024年同期成長25.9%。
而第二季的產值中,以次產業區分,IC設計業產值為3,595億元,較今年第一季衰退0.7%,但比2024年同期成長15.0%;IC設計是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中,唯一產值呈現季度衰減的次產業。
第二季IC製造業產值1兆686億元,較今年第一季成長10.4%,較2024年同期成長32.4%,其中晶圓代工為1兆219億元,較第一季成長10.3%,較2024年同期成長34.4%,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為467億元,較今年第一季成長10.7%,較2024年同期成長0.2%。
此外,今年第二季IC封裝業產值為1,155億元,較今年第一季成長8.0%,較2024年同期成長13.0%;IC測試業為558億元,較今年第一季成長8.2%,較2024年同期成長15.3%。
上述所有統計數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揭露換算基礎,新臺幣對美元匯率是以32.1計算,因此,新台幣強升的變數,並未反應在上述的數據中。若依照美金計算,2025年第二季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為498億美元,其中IC設計業產值112億美元;IC製造業為333億美元,晶圓代工289億美元,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為15億美元;IC封裝業36億美元;IC測試業為16億美元。
業界則分析,今年第二季台灣半導體產業景氣並不理想,主要成長動能依舊源自AI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另外,中國大陸強勁的國家補貼政策方案,有帶動部分消費性市場的提前拉貨效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