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威脅對半導體課徵300%關稅,台積電恐需加速全球布局迎戰

2025/8/18 07:4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度拋出強硬貿易牌,表示將考慮對進口半導體徵收最高300%的關稅。此舉劍指台灣、韓國與中國等主要晶片供應地區,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震盪難免。其中,以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台積電( 2330 )(美股代碼TSM),恐成最大苦主。

川普公開表示,若企業願意在美國境內設廠或投資,則有機會獲得關稅豁免。這意味著已在亞利桑那州布局的台積電,或許能部分避開重稅衝擊。然而,美方是否將以產能規模、產品類別作為豁免條件,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川普推動的政策也顯然意在扶植英特爾等美國本土晶片廠商。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法案已對英特爾投入鉅額補助,若關稅壁壘落地,英特爾將是最大受益者。

面對潛在的300%高關稅,台積電可採取幾個方向自保。首先是加速美國亞利桑那州產能落地,擴大在地投資規模,將更有機會獲得豁免認定。其次是強化多元布局,除美國外,台積電已在日本熊本設廠,新加坡等地也傳出可能計畫,以分散政策風險。再者,持續鎖定技術護城河,高端製程如2奈米以下幾乎只有台積電與三星能供應,即便關稅增加成本,客戶難以轉單。最後,深化與客戶協作,美國科技巨頭如輝達、超微(AMD)、蘋果都是台積電主要客戶,透過提前備貨、價格協調與產能共建,能分攤部分政策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過去推動的「解放日關稅」計畫就曾遭美國法院判定越權而被撤銷。若300%半導體關稅實施,極可能再次引發司法挑戰,並造成市場反覆波動。這意味著企業不僅需面對成本壓力,更要因應政策反覆的高度不確定性。

川普高關稅政策的真正目的在於「強制供應鏈本土化」,而台積電則站在這場博弈的第一線。短期而言,亞利桑那投資進度將成關鍵觀察指標;中長期則取決於台積電能否透過全球多點布局與技術護城河,化解單一市場政策風險。若台積電能靈活調整策略,與美國市場「同進退」,即便川普高舉關稅大棒,衝擊仍有望降低。否則300%的關稅不僅將動搖營運,也可能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

台積電ADR連兩天回吐1.35%後,15日再追低2.12美元或0.88%,收在238.88美元為8月6日以來最低,但今年迄今仍漲了20.96%,7月17日觸及的248.28美元為上市新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