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國6月底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缺晶少魂」問題逐步緩解

2025/8/15 09:10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週四在國新辦記者會上介紹「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時期中國數據工作進展時表示,中國數位基礎設施在規模與技術上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慧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達60%,顯示在核心技術與創新能力方面取得系統性躍升。

劉烈宏指出,數位基礎設施近年快速擴張,5G基站總數較2020年成長5倍至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規模增至2.26億戶,比2020年增長34倍,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一過程形成龐大市場需求,帶動集成電路、通信網路設備、計算機、伺服器與終端產品等上下游產業鏈發展,並孕育出先進、完整的ICT產業體系。

在應用端,數位基礎設施的超前部署與迭代升級,促進網絡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及「5G+工業互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進一步激發消費與產業創新活力。

劉烈宏特別提到,過去業界常用「缺晶少魂」形容中國在高端晶片與操作系統領域自主可控不足,但經多年持續攻關,數位領域已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正逐步緩解。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涵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材料及裝備的完整產業鏈;國產操作系統加速崛起,其中鴻蒙生態設備總量突破11.9億台,應用於手機、汽車、家電等逾1,200類產品,成為智能化中樞。中國AI綜合實力已實現整體性與系統性飛躍,在人形機器人、智慧終端等領域持續取得突破,人工智慧專利占全球六成,顯示中國正從算力、基礎設施到應用生態,全面提升在全球數位與智慧經濟版圖中的競爭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