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遠亞併綜效等帶動,遠傳7月營收、EBITDA、本業淨利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遠傳電信( 4904 )2025年7月受惠於遠亞併綜效、用戶持續升級5G,以及數位生活服務營收穩健成長,7月營收、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本業淨利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7月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與稅後淨利分別為80.55億元、31.11億元與11.42億元,年成長率分別達2%、3.8%與10.4%,每股盈餘(EPS)為0.32元。
累計今年前7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分別為593.23億元、219.79億元和77.58億元,年成長率分別達1.2%、5.5%和9.3%,每股盈餘(EPS)為2.15元,營運成績亮眼。
遠傳2025年7月份總用戶數呈正成長,5G月租型用戶滲透率達45.5%,與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均穩居業界第一,帶動整體行動服務營收年增1.9%,達51.58億元,締造自2021年3月以來連續53個月正成長的佳績。
7月遠傳個人數位服務成長動能強勁,除了遠傳friDay影音營收年成長率、月成長率雙雙攀升;「遠傳守護網」服務、帳單代收服務、保代業務同步繳出雙位數年成長率的亮眼成績。企業智慧資通訊方面,7月物聯網、雲端與資安業務營收年成長率上揚,持續挹注整體營收擴大。
遠傳近年積極「以投代購」,打造優質本土內容獲好評,遠傳friDay影音觀影流量屢創新高。由遠傳子公司米神國際打造的跨國綜藝鉅作《出去一下》於7月正式開播;米神國際攜手韓國影視巨擘CJ ENM Hong Kong共同打造的華語版《我們的藍調時光》也於日前正式開拍,為台灣影視開創跨國合作新典範。
丹娜絲颱風與日前西南氣流造成豪雨,影響中南部地區通訊,遠傳於第一時間投入災區搶修,於8/7起提供嘉南部分地區「災害應變漫遊」服務。面對台灣位處地震帶、極端氣候事件頻傳,遠傳長期積極強化通訊基礎建設,從基地台選址、電力備援、結構設計到光纜路由系統,全面提升網路韌性。此外。更與花蓮市、南投市分別簽訂《災防協定書》,創全台先例,以實際行動展現在地關懷,全力守護民眾在關鍵時刻的聯繫安全。
相關新聞
-
2025/8/12 17:15
新品最快Q4量產助攻,昇達科今明年低軌營收看增五成
-
2025/8/12 17:14
友通H1獲利增逾66%,EPS 1.82元,H2成長審慎樂觀
-
2025/8/12 17:14
佳能Q2本業獲利創13年高,估Q3營收超Q2,有望接獲歐洲AI鏡頭訂單
-
2025/8/12 17:04
GB300平台轉換,廣達H2 AI伺服器先蹲後跳,切入ASIC市場,明年量產
-
2025/8/12 17:00
匯損影響,宣德Q2轉虧,H1 EPS 0.48元,美系客戶Q3拉貨助營運逐季走高
-
2025/8/12 16:50
伺服器需求佳,信驊今年下半年營運將逐季走揚
-
2025/8/12 16:50
臻鼎-KY上半年每股賺1.30元,宣布擴大資本支出,今明年均超過300億元
-
2025/8/12 16:49
合正擬辦理減資15%,減資後每股淨值達10元
-
2025/8/12 16:22
匯損衝擊降低,英業達Q2獲利完勝上季與同期,H1 EPS 1.09元優於預期
-
2025/8/12 15:44
雙率下滑,廣達Q2獲利輸Q1,H1 EPS 9.43元
-
2025/8/12 15:13
聯一光估Q3有望轉盈,今年營收樂觀,估有望成長20-30%
-
2025/8/12 13:01
麗臺上半年EPS 0.52元,將辦現增改善財務結構,年底拚淨值重回10元
-
2025/8/12 12:11
圓裕強化美國醫療市場佈局,入股美西代理商
-
2025/8/12 11:16
藍天旗下中國流通事業營運穩健,下半年迎旺季衝業績
-
2025/8/12 10:50
電力事業群貢獻,大同Q2財報亮眼,股價走揚,公司擬3策略因應關稅
-
2025/8/12 10:21
藍天Q2轉虧,惟筆電出貨季增56%,本業獲利穩健,H2拼季季高
-
2025/8/12 10:05
東捷資訊H1每股盈餘1.84元,7月打入半導體封裝業客戶ERP升級建置專案
-
2025/8/12 09:50
眾達-KY Q2業外大補,EPS衝上3.8元,上半年每股賺2.5元同轉盈
-
2025/8/12 07:40
中華電前7月EPS 2.99元,營收、營業淨利、淨利與EPS等皆超標
-
2025/8/12 07:40
台灣大7月行動服務營收創九年新高、EPS 0.39元,前7月每股賺2.69元
-
2025/8/12 07:39
興勤Q2、H1本業獲利向上,力拼三到五年內AI比重上看10%
-
2025/8/12 07:39
泓德能源上半年每股獲利1.31元,下半年聚焦三大核心帶動營運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