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放話加徵陸關稅,市場解讀為外交槓桿操作,美中日三國陷入敏感期

2025/8/8 15:2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釋出強硬訊號,稱「對中國增加關稅或會在某個時點提上議程」,並點名美國已與三分之二的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唯獨印度因購買俄羅斯石油遭到額外關稅懲罰。這番話令市場關注,華府是否意圖透過「關稅牌」向北京施壓,爭取談判優勢。

貝森特指出,除中國曾短暫報復外,其他主要貿易夥伴並未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反映全球主要經濟體仍高度依賴美國市場。他坦言,美中貿易談判艱難,但川普政府正試圖動用槓桿促成協議。市場人士解讀,這番言論並非立即加稅的前奏,而是預先營造談判壓力的策略性放話,藉以逼迫北京在關鍵議題上讓步。

分析人士認為,川普一向將關稅作為外交槓桿,透過威懾手段爭取更有利的協議條件。這次貝森特公開點名中國,實際上是在向市場與對手同時發送訊號:美方有能力、也有意願隨時啟動新一輪關稅行動。對北京而言,這可能在短期內增添談判壓力,但也保留反制的戰略空間。

至於外界關注的美中日三邊關係,短線並未顯現惡化跡象,但若未來美國將中國列為高關稅對象,並要求日本在東亞安全與科技出口管制上配合,局勢才可能升級為三方矛盾。

分析師表示,投資人需留意兩個變數:一是美中下一輪談判的節奏與內容,二是美方是否在秋季前對中國啟動加稅程序。若前者進展不順、後者落地,可能引發亞洲供應鏈與出口相關類股波動,並推高避險資產需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