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國際金融巨頭搶進去中心化,五年投資破千億美元推動區塊鏈落地

2025/8/8 15:15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引述最新研究調查顯示,傳統金融機構過去五年來在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已突破1,0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反映該技術正快速從概念走向實用化。

Ripple與CB Insights、英國區塊鏈技術中心合作發佈的《數位資產銀行》報告,分析逾1萬份投資協議並訪談1,800多名金融高管後指出,資金流向正由投機交易轉向託管、代幣化及跨境支付等核心基礎建設,其中超過25%的投入鎖定資產發行與結算平台。

報告顯示,逾半受訪銀行高層將穩定幣及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列為優先策略,65%的高階主管正積極研究託管服務,顯示傳統金融業正加速布局數位資產時代。案例包括高盛推出的GS DAP平台,以及匯豐的代幣化黃金服務,凸顯大型銀行正將區塊鏈應用嵌入日常業務流程。

儘管市場仍受波動與監管不確定性影響,投資熱度並未退燒。Ripple觀察到,即使在FTX交易所倒閉衝擊下,2024年首季金融機構對區塊鏈的投資仍創下高點,阿聯酋、印度、新加坡等新興市場更成為推動全球應用的重要引擎。九成金融主管預期,2028年前加密資產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半數機構計畫三年內建立與穩定幣或央行數位貨幣(CBDC)相容的結算層,或啟動代幣化債券試點。

花旗、摩根大通銀行(小摩)、日本SBI集團等國際大行已成為區塊鏈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象徵去中心化技術獲得更廣泛的機構背書。Ripple強調,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已從紙上談兵走向落地實踐。

同時,CB Insights最新數據也揭示AI Agent新創的崛起正在改寫創投規則,其中42%的企業已實現商業化,部分領先者年經常性收入(Annual Recurring Revenue,ARR)突破1億美元,客服領域AI Agent估值溢價最高,平均收入倍數達127倍。報告指出,雖然半數高收入AI Agent成立未滿三年,資本效率已媲美科技巨頭,但在競爭者快速湧入之下,能否將早期營收優勢轉化為長期市場地位,仍是最大挑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