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格里爾稱中美貿談氣氛積極,聚焦稀土磁鐵供應,戰略資源角力升溫

2025/8/5 07:40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近日表示,近期與中國進行的貿易談判進展「非常積極」,雙方正集中討論戰略性資源的供應問題,尤其是稀土磁鐵與其他關鍵礦物,這些資源被視為支撐美國國防產業與高科技製造的核心材料。

根據外電報導,中國近期針對部分稀土與礦物資源出口實施限制,特別是對西方軍工企業的供應鏈造成實質衝擊,導致部分武器系統與高性能設備的生產延遲。這些行動被部分美方官員視為一種非公開但具針對性的「經濟施壓」,凸顯全球供應鏈對中國關鍵資源依賴的脆弱性。

格里爾指出,美方已明確要求中國就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政策給出透明解釋,同時敦促中方保障市場機制與公平貿易原則。他強調:「我們正專注於稀土磁鐵、釹鐵硼等材料的供應問題,這不僅關乎民用市場,更直接關係到美國的國安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針對戰略資源的對話,正值美中雙方延長的貿易協議寬限期將於這個月底(8月31日)屆滿。在川普政府上台後所重啟的全面關稅機制之下,雙邊協議內容包括了對中國輸美商品的審查、科技管制,以及中國對美商品採購承諾等。若屆時雙方無法就下一階段安排達成一致,美方可能恢復對中國高科技與原物料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中國則可能反制進一步限制出口。

分析人士指出,稀土作為中美科技戰與地緣戰略的「灰色武器」,長期處於低調博弈核心。一旦美方失去對來自中國的稀土供應保障,將對半導體、軍工、電動車、風電與AI運算設備等領域造成連鎖衝擊。

美國內部目前亦正加快建立「去中國化」的戰略礦物供應鏈,包括與澳洲、加拿大、非洲部分國家展開開採合作,同時擴大對本土礦產企業的投資與補貼。不過短期內,中國仍掌握全球70%以上稀土精煉產能,短中期供應風險仍難以徹底解除。

因此,格里爾此次談判被視為是「戰略級貿易交鋒」的關鍵一役,也是檢視美中雙方在維穩與脫鉤之間如何拿捏戰略平衡的重要信號。隨著8月底關稅寬限期逼近,外界高度關注美中是否能就資源保障與技術供應,建立一條雙方都能接受的「可交易之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