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國H1住宅銷售額年減5.2%,政策工具料續加碼穩樓市

2025/8/1 09:01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住宅銷售金額按年下滑5.2%,顯示房地產市場雖有政策支撐,復甦力道仍顯不足。即使自去年底以來中央與地方持續推出多項救市措施,包括降低首付比例、調降按揭利率與放寬限購限售條件,整體成交熱度與購屋信心依舊低迷,房市修復之路仍面臨多重挑戰。

今年以來,在經濟成長放緩與城鎮化紅利減弱背景下,房市結構性疲弱愈加明顯。尤其三四線城市仍面臨供過於求與庫存高企問題,帶動全國整體住宅銷售額持續承壓。數據顯示,儘管一線與部分強二線城市銷售略有改善,但無法完全對沖下沉市場的疲弱表現。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策基調出現明確轉向。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召開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是2024年以來少見的明確定調,再度釋放穩樓市政策信號。隨後,人民銀行下調部分城市房貸利率與公積金貸款利率,住建部也啟動針對性融資協調機制,力求緩解房企流動性壓力,並加快「白名單」項目貸款落地進度。

多地政府亦因應中央號召,進一步放寬限購、限貸與限售政策,例如合肥、天津與南京近期相繼鬆綁購房資格與契稅補貼條件,並鼓勵國企參與保交樓與去庫存行動。市場預期,在「保交樓、去庫存、穩信心」三大目標推動下,2025年下半年政策走向將由「穩定托底」進一步轉向「積極寬鬆」,財政與貨幣工具協同出力成為主軸。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效果傳導至終端仍需時間,且需配合居民收入預期改善與人口結構變化,才能形成可持續的復甦動能。在此過程中,市場觀望情緒難以立即消散,房市修復將呈現波動性與結構性共存特徵。

市場人士表示,上半年住宅銷售年減5.2%的數據,既是警訊也是轉折點,反映房市尚未企穩之餘,也為政策加碼提供依據。隨著政策工具逐步落地,能否真正轉化為成交回升與信心重建,將成為下半年觀察重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