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鎳價下滑加劇出口低迷,印尼煤礦商面臨利潤與股價雙跌壓力

2025/7/30 10:07

【財訊快報/陳孟朔】隨著印尼鎳業過剩導致燃煤需求見頂,加上煤炭出口量大幅下滑,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印尼的煤礦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根據供應鏈與產業數據,印尼煤礦商的成長動能遭遇前後夾擊,利潤率與股價全面受壓,進一步衝擊這個對資源出口高度依賴的經濟體。

路透引述Kpler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印尼煤炭出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2.6%,而中國作為最大買家,6月進口自印尼煤炭年減達30%。在出口疲弱的同時,印尼國內煤炭需求主力──鎳冶煉廠的用電需求也預計將在2026年達到高峰(8,420萬噸),2027年反轉下滑,原因在於過剩產能與潛在環保規範壓力。

印尼煤炭協會(ICMA)指出,儘管鎳業用電將維持高檔,但增長速度遠低於前期預估,且許多煉廠已開始閒置,地理分析數據顯示,6月鎳鐵產能閒置率達兩年來高點。業界認為,印尼部分煤電廠與冶煉基地尚未併入電網,加上轉型替代能源困難,煤炭仍是鎳業的主要能源,但成長潛力有限。

在利潤方面,主要煤企如Bayan與國營Bukit Asam因政府調高特許權使用費與機械燃料成本攀升,淨利持續下滑。LSEG數據顯示,Bukit Asam今年首季毛利率跌破近15年平均水準。同時,印尼前五大煤礦商股價今年來下跌1%至18%不等,遠遜印尼股市大盤上漲7%表現。其中Adaro重挫18%,Golden Energy與Bukit Asam跌幅亦逾一成。

與此同時,印尼政府則面臨稅收壓力,除了提高部分企業的礦產權利金稅率外,正考慮對特定價格區間的煤炭出口課徵新關稅,並取消生質柴油補貼,導致企業燃料成本進一步上升。

為對抗景氣逆風,一些煤礦商正尋求轉型。Bukit Asam計劃投資31億美元打造煤轉合成天然氣工廠,但進度緩慢。Wood Mackenzie分析師表示,印尼業者雖積極探索下游延伸、再生能源或其他礦種投資,但多數尚處於早期階段,短期內難以彌補核心業務下滑的缺口。

印尼作為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之一,其煤礦業的放緩不僅將影響本國財政與就業,也將牽動亞洲能源供應版圖的再平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