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陸股
安聯稱,A股進入重新評估大周期,核心驅動來自結構轉型與政策托底

【財訊快報/陳孟朔】安聯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旗下安聯基金發表最新報告顯示,中國股市(A股)正邁入一輪新的「重新評估周期」,在結構性改革與政策托底雙重推動下,估值折價優勢逐漸凸顯,成為全球資金重新布局的重點板塊。
安聯中國精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程彧指出,本輪評價修復周期才剛剛啟動,將是一個「以年為單位」的長周期重估行情。核心驅動力包含三大面向:一是中國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長期競爭力與可持續獲利能力增強;二是地產與其他系統性風險逐步化解;三是政策持續釋放托底訊號,有效提振投資者信心。
程彧強調,當前中國股市估值無論與自身歷史區間相比,還是與美國、印度等海外市場相比,均具明顯折價優勢,為新一輪資本回流創造空間。
在政策層面,他認為,「穩」是中國政策主軸,政府重點不在於大水漫灌式刺激,而是強調托底與預期管理,讓市場感受到「不讓它掉下去」的明確決心。當前股市回升並非依賴強刺激,反而彰顯結構轉型紅利逐漸釋放。
就海外投資動能而言,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正在回溫,其背後邏輯包括:中國在新能源、人工智慧、電動車、先進製造等科技領域的快速突破,以及「去美元化」背景下,機構對非美元資產配置需求上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具備成為大類資產配置核心的條件。
對於中美貿易摩擦是否構成風險,程彧直言:「中美關係緊張難以改變中國重估大趨勢。」因為這一輪重估更側重內部改革與企業質量改善,並非依賴對外貿易紅利。他指出,中國政策展現出的穩定性、開放性與互惠性,在全球投資圈已建立起一定信任基礎。
市場表現方面,滬指週四收漲23點或0.65%連六紅,成功升穿3,600點整數關口,報3,605.73點,再創三年半新高,呼應外資重新評估與資金逐步回流的趨勢。未來能否延續此波走勢,將視企業獲利恢復節奏與政策信號強度而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