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晶片教父」黃仁勳權力暴漲,美中科技外交新窗口浮現

2025/7/25 07:58

【財訊快報/陳孟朔】繼陪同川普出訪中東、促成數十萬顆AI晶片軍售大單後,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再度成為中美科技與政策交會的核心人物。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中國有意將黃仁勳視為與美方建立非正式溝通的新橋樑,凸顯在中美高層對話管道受限下,雙方正轉向具備產業與文化雙重資本的企業領袖尋求突破。

分析人士指出,這項動向不僅透露中方對黃仁勳「台裔背景+美國科技圈影響力」的高度評價,更反映中國將AI與半導體視為突破當前外交僵局的潛在切入點。在輝達仍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而美國則借助出口管制推動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黃仁勳成為維繫雙方產業互動的重要調節者。

今年4月,黃仁勳首度公開呼籲放寬對中晶片出口限制,指出「中美AI實力差距微小」的論點引發政策圈高度震動。5月,川普與黃仁勳在白宮5000億美元製造業儀式上並肩而立,被視為華府權力重心轉移象徵。隨後於中東行期間深化與川普關係,市場觀察指出,正是此行促成川普放寬H20晶片對中出口限制,使輝達45億美元庫存壓力大幅緩解,成為近期股價支撐因素之一。

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表示,黃仁勳已成為少數具備實質政策影響力的商業領袖,亦成為輝達股東對中業務前景能否延續的重要觀察變數。

但此一新角色並非毫無風險。DGA-Albright Stonebridge顧問Paul Triolo指出,輝達雖巧妙切合川普重振製造業與美國主導AI戰略的需求,卻仍面臨晶片調查可能引發的新關稅與管制風險,且在美國要求產地轉移下,對台灣代工比重仍居高不下,這種戰略兩難正考驗黃仁勳的平衡能力。

更值得留意的是,當年蘋果執行長庫克曾在中美關係緊張時短暫扮演橋樑角色,最終卻陷入雙邊壓力夾擊。市場普遍認為,黃仁勳未來若持續在北京與華府之間穿梭,將面臨更嚴峻的政治風險管理挑戰。尤其川普「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行事風格,使科技領袖與白宮關係充滿變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