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卓榮泰揭示晶創臺灣方案升級,生醫、農業為發展重點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亞洲生技大會重頭戲-亞洲生技大展今日開幕,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台灣生技產業近幾年大幅成長,並朝向多元化、智慧化發展,去年推出的「晶創臺灣方案」將升級,其中生醫與農業為重要的發展領域,將透過晶片、AI及半導體等關鍵技術,進行更多元整合,尤其在生技技術平台、臨床檢測與醫療系統等領域,均規劃了明確的未來方向。期望透過公私協力,提高國人健康福祉,並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全面提升台灣在生醫與生技領域的競爭力。
亞洲生技大展今日開幕,現場共有超過900家廠商、2200個攤位、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於此,匯聚全球生技界主要產業、學者以及地方精英。卓榮泰表示,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下,台灣生技產業近幾年的營業額大幅成長,創下歷史新高,已突破新台幣7,750億元。此外,台灣新藥在國際市場上市的數量達到15項,每年也有數十項創新醫材獲得國外許可,持續帶動產業成長。在資通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日益進步之下,生技產業也朝向多元化、智慧化發展。
卓榮泰指出,今天早上行政院院會,國科會報告「晶創臺灣方案」方案將進行升級,其中生醫與農業為重要的發展領域,包括健康科技與智慧農業。在生醫方面,透過晶片、AI及半導體等關鍵技術,將進行更多元整合,上游專注於各種試製與研發,中游著重於研發成果的驗證與樣品開發,下游則致力於發揮並建立多樣的應用場域,讓試製與試產能量充分發揮。尤其在生技技術平台、臨床檢測與醫療系統等領域,均規劃了明確的未來方向。
總統賴清德是台灣第一位具醫師背景的總統,上任後成立了「健康台灣委員會」,並推動長照2.0優化,明年將啟動長照3.0計畫;此外,也提升早期癌症篩檢、建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並專注於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加強。此外,今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委員會(BTC)將於8月召開,會議將聚焦於六大議題:AI賦能應用、醫療資訊與健康數據、精準健康與全民健康照護、資金與資材落地發展、市場准入、以及國際鏈結與市場佈局。期望透過公私協力,提高國人健康福祉,並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全面提升台灣在生醫與生技領域的競爭力。
全球生技協會副總裁Kelly Seagraves表示,全球生物技術產業正進入一個快速成長的時期,而台灣正處於塑造這場轉型未來的重要位置。當前醫療保健領域所面臨的挑戰相當複雜,但並非不可克服。今年的主題,涵蓋了從新生物技術前沿的承諾,到全球醫療解決方案的發展,再到創新如何提升台灣公共衛生,這些都彰顯了我們面臨的挑戰與無限的可能性。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臺灣秉持「健康臺灣」的願景,積極推動精神健康與社會醫療,並以長期、長效的創新為核心,將健康視為最重要的發展目標。近年來,臺灣生技產業在細胞治療、再生醫學、智慧醫療器材、疫苗開發、天然組織診斷等領域,持續創新並獲得成功,這些不僅構成產業的活力,也成為國際合作夥伴的重要力量。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臺灣具有半導體優勢,藉助既有的實力與非常優質的生技醫療產業,能夠把科技與醫療產業融合,協助全世界推動生技產業的發展。臺灣的護國產業正協助全球,不斷推進非常創新的AI產業,下一個階段,要協助全世界的IoT、Bio-Technology、Healthcare、Agriculture等產業,利用臺灣現有的優勢,持續推進全球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