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傳統產業
關稅及匯率雙重衝擊,機械公會看今年全年出口值增5%或持平去年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台灣機械產業已飽受匯率升值所苦,美國關稅遲遲未定,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及台灣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伯佳今天都指出,關稅及匯率都是關鍵因素,直接影響台灣業者全球競爭力,盼台灣在關稅政策能低於競爭對手,匯率能在「相對匯率」上,因產業已經低迷一段時間,有些客戶仍需汰換設備,全年機械出口產值希望能成長5%,但也可能持平去年。
莊大立指出,中國大陸在美國市場的進入難度比較高,關稅這件事其實非常現實,台灣若課得高,競爭力就是會下降,特別是跟其他競爭國家相比,他們的稅率條件一旦比較好,我們自然就比較吃虧,未來若關稅真的提高,台灣對美的出貨量可能會下降,這一點我們會擔心的。
莊大立說,之前確實有一些提前拉貨的現象,但那一波目前看起來已經結束了,現在客戶多半轉為觀望。很多國外客戶也在問,但因為國際政經情勢還不是很明朗,他們也無法下明確訂單。
針對匯率影響部分,莊大立認為,對我們出口廠商來說,當然會希望台幣維持相對弱勢,這樣比較有利出口,不過我們也清楚,這些變數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我們最關心的是「相對匯率」,不是台幣強或弱,而是相對於競爭對手,例如韓國、日本等的變化,匯率與關稅一樣,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全球競爭力。
針對今年產值,年初時預估機械業今年整體出口產值標維持年成長5%至10%,不過以現階段關稅及匯率,莊大立坦言,產業已經低迷一段時間,有些客戶還是需要汰換設備,只是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希望能成長5%,但也可能持平去年。
陳伯佳表示,工具機走向國際市場是必要的,畢竟台灣出口佔大約70%的比重,企業發展不一定會只侷限在台灣本地,應該更貼近客戶需求,跟著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策略,就目前來說,關稅仍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期望台灣在關稅政策上,能與國際競爭對手保持公平競爭的環境,這對整體產業都是正面的。
陳伯佳說,業者也應思考如何提升台灣工具機產業的附加價值,不只是價格競爭,而是要更深入了解客戶的實際痛點,透過數位化與AI等先進技術來強化解決方案,進而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服務與產品。
至於匯率風險,雖然無法掌控,但也提醒會員廠商做好風險管理,畢竟每家企業的交易條件都不盡相同,適當的應變策略是必要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