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科技產業
星耀發佈生態白皮書,茂正電廠罕見生態與鳥類共融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響應加速實現2050淨零轉型目標,星耀能源旗下茂正電廠統計,觀測到來訪的候鳥超過120種鳥類,記錄到自開發前、施工中至現今維運階段直線成長趨勢,電廠有「候鳥變留鳥」現象,造就罕見的生態與鳥類共融的電廠,堪稱環境共生、自然共存的最佳實例。
為開啟電力設施生態共融計畫,同時期許調查成果能作為再生能源設施之重要借鏡及參考,委託費思未來公司以「永續、共生」為主軸撰擬生態白皮書。彙整eBird、iNaturalist及TBN等公民科學平台資料,範圍涵蓋案場及周邊500公尺,同時為強化生態棲地營造,保留南側常年積水區,保留27公頃濕地作為「水鳥觀察區」,並擴大植栽木麻黃、海茄苳等樹種,以營造水鳥遮蔭與繁殖環境。
茂正案場以提供鳥類休憩為初衷,研究團隊透過步測加上模擬地形,實地觀察、詳實紀錄每隻水鳥的空間資訊。以2020年至2024年觀測資料為例,調查出36科120種鳥類,包括黑面琵鷺、紅嘴鷗、鸕鶿及琵嘴鴨等14種保育鳥類棲息紀錄,其中「水鳥觀察區」亦為黑面琵鷺、小燕鷗及魚鷹等保育鳥種紀錄熱點。團隊運用科學化管理並結合水位調控技術,同時考量設計水流、流向及連通管等設施為解方,觀察及測試水位變化,讓濕地水鳥數量顯著提升,期許成為水鳥重要中繼站。
雲林口湖因地勢低窪導致海水倒灌,自然形塑為一整片廣闊的濕地。茂正電廠所在地原為台糖公司之(木宜)梧農場,種植大面積甘蔗林,自1986年韋恩、艾貝颱風等天災侵襲,海水倒灌不適續耕,後雖配合造林政策改種樹,但因長期地層下陷、土壤鹽化,樹木生長不佳而閒置。
星耀秉持土地活化為初衷,落實再生能源及環境生態永續,轉型建置太陽光電設施。為確保案場周邊長期之生態穩定,串聯產、官、學、研等單位資源,提出兼具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及環境永續的具體行動方案。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指導,委託田野生態公司啟動為期20年的鳥類監測計畫,同時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廠商漢將農業生技公司合作建置溫網室,進行短中長期之蔬菜栽植試驗,每季收成免費直送口湖地區長青食堂。
秉持深耕雲林、永續口湖的信念,星耀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4項「優質教育」、第13項「氣候行動」、第15項「保育陸域生態」及第17項「夥伴關係」等具體承諾,以永續營運、生態保育兼具在地發展方式逐步優化電廠,將持續整合各單位資源推動生態保育,共同守護美好的自然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