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匯豐投信稱,中國經濟韌性奠基礎,內需潛力繼續釋放

2025/7/15 12:06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回顧2025年上半年,在積極的經濟政策、搶出口以及內需動能修復等因素支撐下,中國經濟在複雜的內外環境中展現出了較強韌性。過去30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佔比,從1995年不到10%,到2025年已達約33%;反觀美國、日本、德國等成熟市場的佔比則是逐年下降。若從貿易量來看,中國的貿易順差處於全球最高水平,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也呈現上升趨勢,顯示中國製造業出口在全球貿易的重要地位。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蕭正義指出,展望第三季,中國將迎來傳統經濟旺季以及公司業績、國家政策重要關鍵期。隨著部分年中業績陸續披露、政治局會議等重要事件臨近,景氣及投資動能有望顯著提升,行情催化預計仍將延續。結構上,中國在科技領域、高端製造如新能源汽車、太陽能等領域競爭力不斷提升,相關產品出口仍可保持快速成長;另一方面,中國對歐盟、東協地區的出口有望維持較高成長速度。整體來看,在政策持續發力、經濟結構優化以及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的背景下,雖然外需環境仍面臨不確定性,但中國市場潛在政策加碼刺激的內需消費板塊,以及新動能潛力有望繼續釋放。

蕭正義表示,中國正在經歷平均物價指數史上最長時間的下降期,消費價格指數疲弱主要是受到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產業拖累,但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相對穩定,預期企業將加快實施調整供給、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尤其是在工業領域。同時在政策面,補足社會保障、穩定就業市場也同樣至關重要,因此中國應不會推出「大水漫灌」 式的刺激政策,政策制定者將更青睞穩健的結構性改革措施。隨著中美貿易談判邁入相對平穩期,及中國經濟活動數據整體表現尚可,穩步推進的政策節奏可望持續。

蕭正義認為,預計在美國聯準會降息後,中國貨幣政策的發力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有望與國際寬鬆趨勢形成共振催化,推動中國國內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投資市場方面,隨著外部擾動整體趨於溫和、聯準會降息時點臨近,加上中國進入政策發力階段,為投資人資產提供良好配置環境。尤其,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不確定性中展現寶貴的確定性,A 股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價值愈發突顯,有望吸引更多資金配置,且A股盈利已呈現穩定復甦態勢,估值水準處於合理區間,將有機會吸引更多全球長線資金流入配置。

至於投資主題,蕭正義則建議有四大面向可關注,包括一、製造業設備更新帶動新需求;二、收入與消費信心復甦,進一步改善零售銷售動能;三、景氣反彈股,如需求強勁且供給有限的工業金屬等;四、大型金融股獲政策面支持,以及AI需求成長帶動家電、消費電子、自駕汽車、半導體等產業。常言道,聰明的資金會尋找性價比高的市場,而當前中國正提供這樣寶貴的機會;因此,隨著全球資金流向出現較大轉變,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將再度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