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澳新銀行等分析師示警中國今年H2出口料續承壓,須發力穩增長

2025/7/15 07:54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海關總署週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6月進出口總值為5,356億美元,年增3.9%,其中出口增長5.8%,優於市場預期的5%;進口轉為正增長1.1%,亦高於預期的0.3%。然而,分析師普遍認為,下半年中國外貿仍面臨壓力,內部穩增長政策將成為支撐經濟的核心工具。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指出,全球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升溫,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上半年中國外貿在重壓下艱難推進,下半年若要穩住外貿基本盤,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多家機構亦認為,6月出口的亮眼表現主要受益於中美關稅暫緩與出口商的「搶出口」行為。

澳新銀行指出,第三季出口仍可能維持一定增速,但至第四季「搶出口」效應逐漸消退,出口下滑風險將顯化。同時,進口雖回升,但其背後主要受到進口價格改善影響,預期下半年進口增長僅能維持在2%至3%之間。

經濟學人智庫認為,6月是中國商品享受美國關稅下調後的首個完整月份,出口增長具有階段性特徵。隨著航運價格在6月下旬回落,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仍存,未來幾個月出口動能難以穩固。

ING則指出,中美關係變化是中國出口能否延續正成長的關鍵變數,而歐美市場對貿易轉移與繞道行為的警惕也將加大政策風險。凱投宏觀預期,美國對華關稅水準將長期維持高點,中國對美出口的彈性將受到壓抑,同時製造商壓價空間收窄,對全球市占率提升難度加劇,未來幾季出口增速恐將明顯放緩。

在進口方面,東方金誠指出,外部需求不確定性仍大,進口年增率或難轉正。但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於第三季底至第四季初逐步發力,特別是內需與基建推動下,可望對進口形成一定托底效果。

保銀資本則認為,對美「搶出口」仍未結束,短期有助支撐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保五的成長目標,但效應終將消退,需警惕下半年內需與外貿同時轉弱的風險。

華創證券表示,若中美關係維持和緩,出口壓力尚可控,但政策與外部需求需同步協調,才能確保全年外貿穩中求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