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大摩上調大中華半導體股評級,補漲行情可期,台積電三大顧慮現曙光

2025/7/14 15:24

【財訊快報/陳孟朔】摩根士丹利(大摩)週一發布最新報告,將大中華半導體產業評級從「與大盤一致」上調至「有吸引力」,認為即便面對關稅與匯率等宏觀雜音,AI需求依然強勁,產業估值有望補漲、追上美國同業。

大摩分析師陳介婷(Charlie Chan)指出,根據台積電( 2330 )2026年初步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規劃,雲端AI晶片出貨將可望年增30%至40%,使得相關個股的本益成長比(PEG)仍低於1,代表評價仍具吸引力。

報告內容提到,先前壓抑台積電股價的「三大關切」已有正向發展,包括與英特爾合資設廠、AI需求明確轉強;而關稅問題也可能在近期獲得解決。

報告同時指出,壓抑台積電與區域半導體股價的「三大關切」正在改善或即將排除:

1.英特爾合資合作:台積電與英特爾在美國合建先進封裝廠,減緩美方對台依賴疑慮,有助化解政治風險。

2.AI需求顯著回溫:隨著輝達訂單回籠、雲端業者再啟資本支出,供應鏈重回擴張軌道。

3.半導體關稅可望解套:雖川普新一輪關稅政策造成壓力,但市場預期8月談判有機會就半導體項目達成例外處理,帶來潛在利多。

值得注意的是,大摩也觀察到除AI之外的多元支撐動能正在形成。例如,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占穩步上升、類比與功率元件出口轉強,而傳統伺服器需求也比市場預期來得穩健,顯示非AI業務的底部已逐漸浮現。

在評價面上,大摩指出,大中華區半導體股目前本益比約為美股同業的七成左右,但兩者在毛利率與技術領先度上的差距逐漸縮小。若地緣政治風險不再進一步惡化,估值修復行情可望啟動,帶動資金回流。

此外,報告亦提及人民幣匯率近期止貶趨穩,有助海外投資人信心回升,而中國本土資金亦開始逢低進場,形成內外資同步加碼的契機。特別是擁有AI先進封裝技術的台廠(如台積電、日月光)、以及具備本土替代實力的中資半導體設計公司(如寒武紀、中芯國際)成為外資關注重點。

整體而言,大摩的這份報告不僅是對短期產業動能的肯定,更透露外資機構對亞洲科技鏈在AI時代重獲定價權的信心。在全球政經風險尚未釐清前,擁有技術壟斷、製程掌控與客戶黏著度高的半導體領導廠商,仍是資金尋求穿越周期震盪的首選。

若8月美中關稅談判能釋出更積極訊號,將有望催化新一波評價修復行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