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大立光Q3新機種推出有利毛利率持穩,估8月前營收逐月成長

2025/7/10 16:10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光學廠大立光( 3008 )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由於第二季新台幣急升,致使單季匯損高達42.2億元,不過毛利率仍維持在53.63%相對高水準;董事長林恩平指出,主要為新機開始拉貨,新機種毛利率會好些,預估7月拉貨動能比6月好,8月又比7月好,預期整體第三季因新機種推出有利於毛利率,但仍有匯率變化的不利因素在。

大立光第二季毛利率為53.63%,為2021年來同期新高,但受到新台幣急升,單季匯損42.2億元,利息收入為10.6億元,折價費用17.7億元,資本支出35.6億元,主要用於新廠房。整體第二季稅後淨利10.32億元,季減84%,年減77%,每股盈餘降至7.73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盈餘56.01元。

針對第二季毛利率及匯損部分,林恩平指出,第二季毛利率維持在高檔主要為新機開始拉貨,因新機種不管哪個規格在模具費攤提下價格會高,若是規格更高的話,價格就又會更高,新機價格「一般都好一點」,產品價格去年就事先談定,中間無法因其他因素進行調整。

展望第三季,林恩平表示,7月拉貨動能比6月好,8月又會比7月好,較往年變動則差不了太多,有某些大機種是獨家供應,今年只是對手慢一些。

針對第三季大立光毛利率有利與不利因素部分,林恩平表示,有利的地方在於有新機種;不利因素則是不知道匯率怎麼變化,對於匯率波動,他也直言「這個會影響蠻大的」。

林恩平指出,新台幣升值10%則影響毛利率4-5%,也就是毛利率受到2-2.5個百分點的影響,第二季台幣升值影響大立光單季毛利率約2%。

林恩平進一步指出,目前現金約以50%的台幣及50%的美金方式配置,至於受到匯損是否影響明年股利政策則「還沒想」。

隨著蘋果新機可望於第三季推出,市場關注的潛望式鏡頭與高畫素鏡頭導入趨勢,下半年相關新機市佔仍需視客戶規劃,除非對手出現變數,否則應照計畫進行,下半年潛望式鏡頭已有部分小案子有,要看客戶訂的規格,目前客戶有但量不大,明年會有可變光圈案子推出,由於可變光圈、潛望鏡頭技術門檻高,新機導入較高單價與高階規格的鏡頭,有利單價與毛利率提升,不過仍須考量後續良率表現。

林恩平表示,鏡頭模組朝更薄方向設計,製造難度提高有助於拉升ASP,但是否能實際反映,仍取決於良率,部分廠商嘗試使用Molding Glass模造玻璃,但改善有限,厚度仍受限制,減少鏡片數則可能需犧牲畫素,設計上須做取捨。

林恩平進一步指出,大立光模造玻璃採取自製及外購雙軌模式,若市場需求成長,才會考慮增設產能與設備。

大立光預期下半年將開始出貨機器人模組產品,初期量體不大,主力產品為5P鏡頭,並同步開發新規格與產品,持續保持彈性與技術更新。

至於關稅部分,林恩平認為,對公司不太會有影響,因大立光沒有直接出貨給美國。

由於大立光目前廠房的產能已經用完,林恩平指出,新廠房已經有規畫中,海外佈局則還在看地點,主要當地勞工素質及土地取得的容易度都是問題,因此要離開台灣去海外設廠較為困難。

對於全球總經變數是否影響終端拉貨力道?林恩平指出,客戶不會與公司討論總體經濟情勢,但確實在新機開賣前備貨動能較積極。若未來市況轉弱,客戶也可能調整出貨節奏,「該下修就會下修」。

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部分,林恩平坦言,影響到第二季VCM的出貨,不過第三季已改善,目前狀況還ok。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