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傳統產業
泓德旗下星星電力攻海外佈局,今年賺一個股本,擬明年登興櫃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泓德能源( 6873 )旗下綠電顧問與儲能資產整合商星星電力今天宣布全新營運模式「Power Bank」,結合AI電力交易技術,將金融市場邏輯導入電力服務,打造電力批發、售電、交易代操一站式解決方案,助企業提升能源資產效益,成為泓德能源拓展海外市場重要推手。目前星星電力已啟動IPO計畫,預計2027年在台掛牌上市。
星星電力已於今年5月31日完成與星佑能源策略合併,並啟動IPO計畫,預計2026年登錄興櫃,2027年掛牌上市。星星電力2024年營收逾10億元,每股盈餘賺逾半個股本,法人估,星星電力今年營收有機會超越20億元,每股盈餘挑戰一個股本。
星星電力董事長暨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指出,全球各產業正迎接轉型浪潮,電力產業也朝向「現代化、自由化、去中心化、金融市場化、國際化」五大趨勢前進,競爭焦點已轉向在價格、服務與效率。
周仕昌表示,星星電力突破傳統能源業者框架,轉型為Power Bank,成為新世代的電力服務與管理商,充分體現泓德集團掌握國際市場脈動,並將持續以創新、彈性的服務模式,為能源產業創造實質效益。
星星電力營運模式轉型為Power Bank,首創融合發電商、售電商、批發商(能源聚合)、與電力交易代操服務四大角色,以一站式服務為既有綠電客戶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其中服務交易是高毛利主要來源,目前收入以售電為主,有來自三個國家併表收入,其次為台灣代操收入及系統服務EMS,這三塊是支撐業績來源。
星星電力自持與外部合作案場持後擴大,可為企業提供綠電轉供服務,今年預估自持總合約容量89MW,外購總合約容量739MW,預估2027年綠電合約容量上看1.5GW,其中自持516MW、外購為1466MW。
此外,導入Star Trade平台後,電力交易代操服務也將成為星星電力主力業務之一,今年預估逾220MW,來自台灣、日本及澳洲,預估至2027年電力交易容量預估達969MW,將大幅提升整體能源資產使用率。
表後儲能部分,星星電力聚焦大型工業園區客戶表後儲能服務,包含儲能系統建置與整合、虛擬電廠平台與調度服務、參與電力市場與收益管理,雖然今年需求規模不高,但看好2028年市占將超過18%。
星星電力市場多元且國際化,海外佈局上,已有來自台灣、日本及澳洲,其中與Brawn Capital合作日本北海道儲能案場,預計第四季正式上線,透過星星電力的電力交易平台運作,電力規模為500MW,預估一天可望帶來600萬日幣,一年將創造20億日圓收益,由於星星電力擁有60%股權,預估每年將可認列12億日圓投資收益。
周仕昌說,Power Bank營運模式具備高度模組化與市場適應性,各角色之間可彈性切換與整合,協助企業與發、儲、售電商等電網參與者靈活投入全球五大電力市場交易:容量市場、現貨市場、調頻市場、電力金融市場與電證市場,並依據不同國家制度快速調整,打造可因地制宜的全新電力服務架構。
作為實現Power Bank營運模式的關鍵引擎,星星電力首度對外公開其技術核心「Star Trade電力交易平台」。該平台導入AI交易預測與資產調度決策模型,能即時反應市場變化,整合儲能、發電、負載與需量反應資源,實現全天候零碳用電匹配。平台亦內建市場風控機制與價差創造邏輯,可簡化參與門檻,協助用戶穩定獲利並靈活管理資產價值。此外,星星電力自持一定比例的發電與儲能資產,進一步強化市場議價能力,降低電價波動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