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新興市場債上半年發行強勁,初現去美元化跡象,短券受青睞

2025/7/3 10:32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儘管全球面臨關稅衝擊、中東局勢動盪與油價劇烈波動,新興市場債券發行今年上半年依然強勁成長,朝全年再創歷史新高邁進,同時出現初步「去美元化」跡象且短券比長券更受市場歡迎。

法巴新興市場主權債與中東歐、中東與非洲(CEEMEA)債券資本市場主管Alexis Taffin de Tilques表示:「今年最驚人的是,即便在全球最艱難的時刻,市場依舊活躍甚至極為熱絡,發行量十分驚人。」

摩根大通銀行(小摩)CEEMEA債市主管Stefan Weiler指出,今年上半年該區域債券發行總額突破1900億美元,若持續此趨勢,將超越去年的2850億美元歷史紀錄。

銀行業者指出,中東尤其活躍,沙烏地阿拉伯主導下,今年已發行約占CEEMEA區域總額40%的債券。

HSBC CEEMEA債市主管Khaled Darwish指出,「今年上半年中東地區發行量已達1060億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1390億美元規模。」

Weiler提到,投資人資金充裕,急於投入高收益的新興市場債,即便在川普總統宣布「解放日」關稅或以色列攻擊伊朗期間,也幾乎未停止買盤。他預期若油價下滑,中東與北非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債發行貨幣結構也正在改變,呈現初步「去美元化」跡象。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今年已以歐元發債,其他國家也積極探索日圓、人民幣熊貓債及瑞士法郎等多元貨幣融資,降低對美元依賴。

Weiler表示,「這是去美元化的早期跡象,我認為這將成為明確趨勢。」

此外,30年期超長債發行趨緩,上半年僅兩宗交易,取而代之的是3年期債券大量湧現。

花旗CEEMEA債務融資聯席主管Victor Mourad指出,全球殖利率曲線變陡,長期融資成本上升,推動發債結構轉變。

花旗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新興市場債券發行總量年增20%,其中企業債發行增長尤為迅速,除再融資外,亦有更多新發行人加入,包括沙國礦業巨擘Maaden發行12.5億美元伊斯蘭債(Sukuk),以及安哥拉Azul Energy發行12億美元首單債券。

市場人士認為,在全球政治與貿易風險持續之際,新興市場債的韌性與去美元化趨勢將成為下半年資本市場布局的關鍵觀察重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