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仲恩生醫小腦萎縮症新藥拚明年拿日本暫時藥證,東南亞授權最快H2拍板

2025/7/1 17:01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仲恩生醫(7729)治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小腦萎縮症;SCA)之幹細胞新藥Stemchymal,日本暫時性藥證送件申請箭在弦上,董事長暨總經理王玲美今(1)日表示,近日已經將相關文件交付給日本合作夥伴REPROCELL,最快2026年就能取證,除了里程碑金,屆時也會有實質銷售分潤貢獻,而東南亞市場授權洽談也如火如荼,有機會下半年拍板,2026年將是營運成長的關鍵年度。

資深副總經理柯景懷指出,新藥Stemchymal台日兩國取證時程原訂於2025年,但日本法規「日藥連發第219、220號」在2024年度有所修訂,公司因應主管機關對臨床治療評估方式的可能變動,即時調整資料內容,已於6月底完成新藥查驗登記CTD文件交付工作,目前已由REPROCELL與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積極溝通中,預計最遲將在今年年底前正式遞件,有望在明年獲得暫時性許可藥證。

仲恩已於去年獲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核發「再生醫療等製品外國製造業者認定證」,一旦日本藥證核發,就有兩大收入來源,一、藥品製造的收入,二、分潤。他透漏,與REPROCELL的合作案有風險分擔的概念,所以分潤比例較高,是銷售淨利潤各半。

同時,台灣方面,儘管「再生醫療雙法」已於去年6月三讀通過,雖子法仍待公布,仲恩已做好準備,隨時可向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遞件申請,期盼讓國內病友盡早受惠,優先享有幹細胞治療用藥機會,緩解疾病發展進程;台日雙證取得後,台灣與日本預料將成為亞洲甚至全球的小腦萎縮證治療中心。

Stemchymal作為罕見疾病領域的幹細胞新藥,已完成台灣與日本的第二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於不同量表評估下皆展現顯著療效,具疾病緩解作用,為藥證申請提供穩固且具說服力的臨床佐證。而另一相同適應症的小分子藥物,在美國遞交之藥證申請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延後審理,在歐盟提出之申請案,也因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認為有效性尚未得到證實而主動撤件。相比之下,無論臨床試驗設計方式或數據表現,Stemchymal皆展現高度的科學可信度與市場競爭力。

除台日兩國取證雙箭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外,目前已有東南亞、中東、美國、韓國等國家與地區細胞治療業者主動接洽技術授權合作可能性,王玲美透露,東南亞市場授權可能跑最快,有機會下半年拍板,2026年將是營運成長的關鍵年度。

此外,仲恩也將同步針對其他潛力適應症展開研發與策略聯盟,積極尋求更多國際合作夥伴,持續拓展產品線與市場覆蓋,不排除將日本已經做出療效產品,透過共同開發合作模式引入。柯景懷指出,日本發展的細胞療法技術,一般多僅符合PMDA要求,但不符合國際規格要求,仲恩在這方面已經累積很多的Knowhow,有能力幫忙從技術轉化變成產品,讓他規格化,有再現性。未來透過合作引入,仲恩將可加速擴張產品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