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內財經
德明科大校長專文稱,樂見年輕族群加入資本市場,為股市注入活力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近年來,「少年股神」一詞屢屢躍上媒體版面,在證交所觀點文章中,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校長李志宏發表專文表示,樂見也歡迎30歲以下年輕族群逐步踏入資本市場,為股市注入活力。
從開戶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3月,全市場自然人共約1,326萬人開戶,其中30歲以下年輕族群共有約220萬人,占總開戶人數約17%,且30歲以下年輕人113全年開戶人數,較前年成長32%,為所有年齡層中增幅最高,顯示年輕人正持續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從交易規模而言,2025年第一季年輕族群雖占交易人數約21%,交易金額僅占約5%,惟以交易標的來看,年輕族群偏向布局具有長期成長潛力與產業競爭優勢的企業,當中不乏台積電、鴻海等大型權值股,或元大台灣50ETF等較穩健的標的。
進一步分析投資方式與樣態,可發現年輕族群小額分散的理財方式,例如,定期定額交易中,年輕族群占交易人數約36%,而交易金額占約21%,2024年度年輕族群定期定額投資金額更較前一年度成長高達73%,展現出穩定且高速的成長動能。盤中零股交易的年輕族群戶數占比約為25%,交易金額則占12%,2025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30歲以下零股交易戶數由70萬戶成長至93萬戶,成長顯著。這類工具門檻低、風險可控,反映年輕小資族傾向「積少成多、紀律投資」的投資哲學,數據顯示,仍有許多年輕人選擇以理性方式累積資產,並投資於大型權值股、ETF等標的,而非僅追求短期暴利。
若觀察較高風險的操作,年輕族群的參與度更低。信用交易中,年輕族群人數與金額占比分別僅約6%與4%;當沖交易戶數占比約為8%,金額占比僅約6%。尤其涉及信用違約的案例中,年輕族群的金額與人數比例均低於7%,遠低於其他年齡層。這些數據顯示多數年輕族群,有相當風險意識與自律能力。
以上統計顯示,30歲以下投資人受制於資金規模與經驗,仍傾向小額、長期理性投資,槓桿操作僅特定少數年輕人行為,多數年輕族群買賣股票仍謹慎、分散、理性。
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有賴年輕族群新血加入,現在各有關單位及學校都舉辦許多投資講座活動與社團活動,培養年輕人正確風險意識、資本配置與理財觀念,熟悉資本市場運作,累積投資經驗,我們樂見年輕人投資股市自律並做好風險管控,透過定期定額、零股交易參與資本市場的成長、累積財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