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估匯率每升值1%衝擊營收3%,今年營益率目標穩守去年2.92%水準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 2317 )今(14)日召開法說會,針對匯率對營運影響預期,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新台幣匯率每升值1%預期將影響鴻海營收3%、毛利率影響0.1%,目前此假設狀況不變。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元計算,去年約32.3元,美元貶值約10%,對第三季毛利率及營益率表現仍會有一定負面影響。
黃德才表示,鴻海對此將透過嚴控費用,致力降低匯率對營益率的負面影響。近期新台幣匯率走勢相對穩定,集團將持續透過規模經濟、優化採購、提升自動化程度等方式優化費用結構,2025年營益率大致持平2024年2.92%的目標不變。
至於上半年資本支出770億元,上半年年增22%,符合預期。2025年一樣維持年增20%以上,2026年先不提供,全球AI雲端需求快速提升,區域生產方興未艾,將持續部署。
鴻海2025年第二季營收1.79兆元,連同營業利益與淨利等都創下歷年來第二季新高,EPS 3.19元。第三季已進入傳統旺季,預期營運將會逐漸加溫。整體而言,第三季在季對季、以及年對年都會有顯著的成長。至於2025全年展望,得益於AI伺服器的需求強勁、量產穩定,將維持顯著成長的展望不變。
鴻海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1.79兆元,年增16%、毛利1,135億元,年增14%、營業利益566億元,年增27%、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為444億元,年增27%;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33%、3.16%、2.47%,相較去年同期6.42%、2.88%、2.26%,呈現三率兩升;EPS達3.19元,較去年同期2.53元、增加0.66元。
黃德才指出,第二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在營業利益率以及淨利率都有成長。雖然受到AI伺服器產品單價高的影響,使得毛利率受到稀釋,但其帶來的成長動能,貢獻營收與毛利各年增16%與14%。毛利的提升,反映了AI伺服器出貨的成長以及營運效率的改善,進一步帶動了整體獲利水準,也使得營業利益率表現符合與去年相近的預期。
上半年營收達3.44兆元,年增20%、毛利2,141億元,年增17%、營業利益1,031億,年增27%、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為865億元,年增52%;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23%、3.00%、2.52%,相較去年同期6.37%、2.83%、1.98%,呈現三率兩升;上半年EPS達6.23元,較去年同期4.12元、增加2.11元。
鴻海推行輪值CEO制度超過一年,整體運作步上軌道,基於集團「分享、合作、共榮」精神,輪值CEO也將參與部分的法說會場次。未來一年四季法說會,董事長將主持每年的3月以及11月場次,回顧過去一整年的成果以及分享下一年度的展望,至於輪值CEO則將會主持5月以及8月兩個場次。因此,現任輪值CEO楊秋瑾也於今日首次參與鴻海的季度法說會。
隨著集團傳統營運旺季的到來,針對第三季度的展望,集團輪值CEO楊秋瑾表示,第三季相較於第二季會有顯著成長的表現;從四大產品類別來看,下半年兩大營運主力,雲端網路產品貢獻會是最大、消費智能產品也將迎來強勁成長。至於全年展望,集團仍維持全年顯著成長的展望不變,但仍需關注地緣政治、關稅以及全球匯率的變化。
談及當前市場最關注的AI伺服器業務,輪值CEO楊秋瑾以「持續強勁」的表現說明之,她表示,今年第二季,集團AI伺服器業務的表現持續強勁,年增幅度超過六成,充分展現出AI運算需求的高速成長與產業動能。
輪值CEO楊秋瑾指出,展望第三季,預期AI伺服器營收將年增超過170%,其中機櫃出貨季對季表現更是高達三倍,反映出客戶拉貨力道持續加溫以及生產的穩定優化。
根據目前掌握的市場需求,全年AI伺服器相關營收將會突破「兆元」的規模。在市佔率方面,鴻海一直都是主要客戶新產品的共同開發夥伴,確保公司能夠參與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新產品的開發,這些客戶每個階段的重要產品我們都不會缺席。而且每一次AI伺服器機櫃的迭代,不論是GPU方案、或是ASIC方案,都提供鴻海機會,可以取得新的客戶、新的訂單。因此,她也預期鴻海在AI伺服器的市占率將可以提升。
綜觀全球幾大CSP客戶對於AI業務的資本支出持續擴大,市場所反映出的訊號印證AI不是一時的熱潮,而是一場真正的產業革命,是結構性、長期性的成長趨勢,預期市場對高效能算力的需求還會持續升溫,鴻海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在這場AI的浪潮中,要幫助客戶掌握這一波快速成長的機會。
公司也將持續擴大AI伺服器的產能以及垂直整合,今年上半年資本支出達到798億元、年增超過25%,也維持全年成長20%以上的目標。
針對近期公布的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案、以及跟軟銀合作進行的Foxconn Ohio資產處分的公告,公司表示為進一步強化AI基礎設施的布局,鴻海結盟東元是一個雙方各自發揮優勢,資源互補的合作,以更快的速度,來打造更完整、更有競爭力的模組化資料中心(MDC)一站式解決方案。而面對美國市場對AI算力快速成長的需求,鴻海會活用在美國Ohio州的廠區,加入雲端網路產品的製造,這是進一步強化在全球AI產業地位的一個重要投資。
結合集團三大戰略平台(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輪值CEO楊秋瑾表示,鴻海將憑藉集團的「AI Factory」來訓練大規模的AI模型,並部署到各個場域,並藉此整合AI平台與 Agent Store,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讓AI的價值在集團內部持續地擴散。
關於鴻海電動車事業方面,目前日本三菱汽車、北美業務皆如期推進中;關鍵零組件方面,集團和發電池廠目前已經全面進入量產階段,並陸續供應給電巴與商用車客戶,預計在今年第三季結束前,應客戶需求,單月電芯產能將可達25,000顆。公司也預告目前MODEL B已進入最後的上市準備、北美款的MODEL C也在進行認證當中。
與會媒體關注鴻海在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布局,輪值CEO楊秋瑾表示,鴻海在機器人領域,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大腦的開發方面,同NVIDIA持續緊密合作,雙方共同進行多技能AI模型的訓練,將多種類型的人形機器人部署於工廠應用。
鴻海表示,位於內湖的Showroom已經完成,並且不斷推陳出新,至於鴻海科技日將會於11/21-11/22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將聚焦三大智慧平台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展示AI Factory、機器人、與FoxBrain等最新成果。
藥華藥PV新藥全球擴張營收拚逐季增,申請納NCCN推薦治療選項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藥華藥( 6446 )治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新藥Ropeg全球銷售持續成長,第二季本業獲利年增147.57%,每股盈餘(EPS)2.5元。經營團隊今(14)日受邀參加法說會指出,下半年營收有望續逐季攀升。Ropeg持續擴大拓展全球市場,今年在PV適應症有機會再拿墨西哥藥證,並提前卡位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市場,已向美國國家綜合癌症資訊網(NCCN)申請納入推薦治療選項,若獲准將提升臨床可及性與覆蓋率,並有助於藥證審查加速。
第二季營收達36.0億元,季增10.60%,年增56.19%,已連續九季度創新高,營業利益11.0億元,年增147.57%。雖然業外認列匯損11.7億元,導致稅前淨利大縮水,但有7.4億元的所得稅利益入帳,單季稅後淨利8.3億元,年增22.42%,EPS達 2.50元。上半年累計營收達68.6億元,年增73.23%;營業利益達22.0億元,年增378.31%;淨利達21.0億元,年增107.46%;EPS達6.30元。
藥華藥指出,公司營收與獲利均維持強勁成長,並持續保持高毛利率。以目前趨勢,營收有望持續維持逐季成長,將持續加速營運成長曲線,再配合適度控管營運支出,在費用控管得當且銷售能力提升下,預期下半年獲利動能將持續增強。
第二季啟動並會持續舉辦多場醫師同儕(peer-to-peer, P2P)會議,會後醫師對Ropeg作為PV首選治療選項的認同與信心顯著大幅提升,有助於擴大Ropeg市場滲透率。美國與日本兩大核心市場已完成計畫性行銷與業務團隊擴編,美國團隊規模較第一季提升65%、日本提升45%,持續推進全通路行銷(Omnichannel)策略,全面提升市場推廣、醫師教育與人員訓練效率,以帶動銷售動能持續攀升。
在PV適應症方面,Ropeg已獲近50國核准並上市,持續擴大拓展全球市場。藥華藥於第二季取得阿根廷藥證,並送件申請越南、加拿大藥證。今年更預計盡快取得墨西哥藥證,加速擴大全球布局。而因競品Pegasys供貨中斷,加拿大已將其列為最高等級的「第3級缺藥情況」(Tier 3 Drug Shortages),在與當地授權經銷商Forus緊密合作下,Ropeg已完成出貨並正式進入加拿大市場,並已挹注營收。
日本團隊於第二季正式申請將Ropeg現行仿單變更為高劑量方案,可望提升出貨量,帶動銷售成長。韓國團隊今年再次申請Ropeg納入當地健保,有望於今年第三季取得健保藥價,預計使用Ropeg的病人數將大幅成長,造福更多韓國PV病患。
此外,也持續推進ET全球藥證申請,目標於2026年陸續取得各市場核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於7月16日正式受理ET藥證申請,美國市場預計於今年底前完成藥證申請的送件程序。目前也已規畫今年盡快向臺灣、日本提出ET藥證申請。
藥華藥亦已向美國國家綜合癌症資訊網(NCCN)提出申請,請求將Ropeg納入NCCN治療指南中針對ET患者的推薦治療選項,預計最快可於今年內納入。NCCN指南為美國保險給付的重要依據,若提前納入,即便尚未獲得FDA核准,仍可能促成特例支付、仿單外(off-label)使用或醫院採購,提升臨床可及性與覆蓋率;並有助於藥證審查加速,正面影響未來在美國ET市場的保險與給付策略,並為國際醫療科技評估(HTA)提供臨床價值的佐證。
此外,董事會通過設立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 BVI)子公司,藥華藥表示,BVI具有免企業所得稅、設立成本低、美元資金流動自由及無外匯管制等優勢。BVI子公司將以美元為功能性貨幣,盈虧亦以美元計算,未來將透過不定期注資該子公司的方式,有效減少新台幣與美元間匯率波動對損益的即時衝擊,進一步提升集團財務穩定性。
美國近期通過「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藥華藥表示,此次稅改對公司美國子公司營運具有正面影響,包含美國境內研發支出可全數認列為當年度稅務費用抵減課稅所得(原先應於5年內攤銷)、恢復製造用設備與廠房的100%獎勵性折舊攤提,以及提高利息費用認列上限等措施,均有助於降低營運成本、提升資金運用彈性。將與會計師合作,評估美國兩家子公司可適用的稅改範圍並辦理相關稅務申報,以有效節省稅務支出。
儒鴻訂單能見度大增至6個月,新品重新報價反應成本,H2毛利率回升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成衣龍頭大廠儒鴻( 1476 )總經理洪廷瑞廷週四(14日)法說會捎佳音,在全球對美關稅大致底定後,訂單能見度從0-3個月拉長至6個月,目前年底感恩節、耶誕節訂單都已敲定,且沒有下修的現象,訂單已在談明年1、2月訂單。
此外,儘管目前在關稅方面仍與客戶分攤約2-3%稅率,但已有些品牌不再談論關稅議題,後續在新產品陸續推出後重新定價,關稅分攤以及新台幣匯率等問題將逐漸淡化,第二季毛利率已經觸底,下半年可望逐步回升,毛利率維持在28-32%區間目標不變。
儒鴻週四召開法說會,說明第二季財報與後市展望。該公司受新台幣匯率以及美國關稅影響,第二季營收雖以97.18億元,呈現季、年雙增格局,但毛利率25.65%創低,營益率也下滑到15.45%,營業利益15.01億元,季減24%,年減28.5%,業外匯損逾7億元,稅後盈餘6.01億元,較上季大減逾64%,較去年同期亦衰退65.4%,EPS 2.19元。
累計上半年,儒鴻合併營收190.9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83%,毛利率27.89%,遜於同期的30.59%,營益率則為18.21%,年減2.54個百分點,營業利益來到34.7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79%,稅後盈餘22.8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7.8%,EPS 8.31元。
針對美國關稅議題,洪瑞廷指出,目前與客戶分攤的機制仍然存在,維持約2-3%的水準,不過,部分品牌客戶已經不再討論關稅議題,而是以重新定價的方式因應。他指出,儒鴻7月開始,針對關稅與匯率等問題,積極與客戶溝通,並已陸續展開新的報價。
至於美國全球關稅陸續底定之後,客戶觀望態度逐漸去化,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從原本的0-3個月拉長到6個月,年底感恩節、耶誕節銷售旺季訂單都已談妥,之前擔心客戶下修訂單數量的狀況並不存在,同時目前已在洽談明年1、2月訂單;不過,洪瑞廷強調,下半年仍然充滿挑戰,客戶年底長假旺季的銷售數據仍待觀察,至於明年則審慎樂觀。
神盾與瑞典Fingerprint Cards簽訂合作協議,深化指紋辨識業務至PC產線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IC設計公司神盾( 6462 )宣布,與瑞典生物辨識領導廠商Fingerprint Cards簽訂專屬合作協議。除了既有的行動裝置市場外,雙方合作範疇正式延伸至PC產品線,涵蓋Fingerprints於PC領域的專利與技術授權。
此次合作結合Fingerprints多年技術與智慧財產權,完成神盾將指紋辨識技術應用於PC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Chromebook等)的關鍵一步。透過整合雙方既有的技術、產品與人力資源,神盾與Fingerprints將推出更多產品線。
神盾董事長羅森洲表示:「 Fingerprints的感測器已在多家國際PC大廠導入指紋辨識服務,其技術與產品獲得筆電及Chromebook品牌的廣泛驗證。整合後的Egis–Fingerprints產品線,將為全球PC客戶提供高價值服務,並藉由規模優勢與神盾長期技術累積(包括自研超聲波技術與其他相關感測技術,如DToF和光感類傳感器),進一步提升神盾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鴻海科技日11/21登場,Q3機櫃營收估增300%、全年AI伺服器營收破兆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 2317 )今(14)日舉行法說會,由輪值CEO楊秋瑾首次主持法說會,楊秋瑾表示,今年第二季雲端網路產品營收首次超越消費智能產品類別,而今年營運展望仍維持全年顯著成長,考量匯率變動和關稅變化也會帶來不確定因素,今年展望會審視態度看待。雲端網路持續是今年成長的主要動力;而關稅整政策雖是挑戰,但鴻海全球布局,有信心轉變為優勢。而鴻海科技日今年將於11月21-22日在南港舉行。
至於AI伺服器第三季營收將年增170%,第三季機櫃營收將年增300%,全年營收超過兆元;AI伺服器進展,鴻海將是引領AI的領導廠商之一。
楊秋瑾表示,對於AI伺服器發展深具信心,第二季AI伺服器營收年增超過60%,預估第三季營收年增超過170%,第三季AI伺服器機櫃將季增300%,全年AI伺服器營收超過兆元,2026年的AI市場需求持續暢旺。
鴻海表示,在AI伺服器進度,首次以增資換股結盟,取得東元10%股份,強化MDC模組化與資料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與合作夥伴共建美國AI基礎設施,打造模組中心,滿足AI擴展需求。
至於ICT產業核心引擎,鴻海表擁有垂直整合能力、研發技術能力、規模經濟、全球布局,以及掌握AI趨勢等五大優勢。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東元( 1504 )下午舉行法說會,展望第三季,預估機電系統營收較上季及去年同期成長,整體單季毛利率會比上季成長,略低於去年同期。總經理高飛鳶指出,馬來西亞資料中心規模不會小於台灣,東元負責機電工程,光儲充設備也會全面導入,至於與鴻海( 2317 )結盟除原先經營台灣及東南亞市場擴大外,亦會合作切入成長快速的美國市場,不過今年不會有財務貢獻,最快明年才會開始發酵。
東元推出四大重點策略中,與鴻海結盟後,將爭取鴻海集團於台灣DataCenter、建廠及節能商機,海外則馬來西亞已取得IDC 11.7億新台幣訂單,未來預期可持續擴大訂單規模,以及因應中東市場商機擴大,規劃啟動中東子公司設立。
高飛鳶強調,與鴻海換股結盟後,因增資新股10%,屆時股本由目前213億元增加至232億元。雙方結盟除原先經營台灣及東南亞市場擴大外,亦積極切入成長快速的美國市場。
不過高飛鳶指出,與鴻海甫於7月30日簽訂合作,至今僅兩週多,雙方高層已會面,團隊正進行Team Building,今年短期內不會有財務貢獻,最快應該要到明年才會開始發酵。
法人提出美國人力配置部分,高飛鳶坦言,東元在美國目前尚無建置人力,主要資源來自台灣及馬來西亞,初期先整合方式,尋求策略夥伴,不一定用併購方式。
高飛鳶進一步指出,東元已經在亞洲建置資料中心超過10年、超過700MW實績及全世界前三大雲端客戶,可提供電力基礎設施產品、機電及核心資訊工程設計及統包等完整機房建置解決方案。
東元今年3月於馬來西亞併購NCL Energy機電工程獲資料中心相關標案,預估建置容量達到178MW,合約總值近馬幣1.7億元(約台幣11.7億),高飛鳶指出,該資料中心未來規模不會小於台灣,東元負責機電工程,機房外空調相關也會建置,尤其綠電要求下,光儲充設備等符合用電大戶需求下,馬來西亞會全面導入,除數位化商機外,也視為能源型商機。
電氣化首台扁線油冷式電驅橋動力系統樣機開始出貨至歐洲,印度EV生產線也已完成首批交貨,另外,因應北美電氣化基礎建設商機,加強變壓器、充電樁、powerhub等電氣化設備取單,並開拓墨西哥EV客戶。目前東元涵蓋EV動力總成、儲能系統、電動車充電系統,目前在台灣電動巴士市場佔有率超過八成。
綠色能源將啟動Busway馬來西亞產能建置,以因應東南亞暢旺接單需求,也搭配台灣儲能需求,建置模塊式PCS電力轉換系統MIT產線,至於CIP台中渢妙風電陸上變電站工程也會啟動。
東元第二季營收156.04億元,年增7.4%,季增14.6%,主因「智慧能源」工程收入增加所致,毛利率23.5%,年減1.7個百分點,季減0.7個百分點,主因台幣升值及「智慧能源」營收占比提高所致,因台幣升值認列兌換損失及金融資產跌價認列損失,每股盈餘為0.69元,較去年同期0.78元下滑。
東元累計上半年營收292.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4%,主因「智慧能源」工程收入增加所致,毛利率23.8%,年減1.8個百分點,主因第二季台幣升值及「機電系統」於北美、歐洲地區第一季營收減少所致,每股盈餘為1.23元。
展望第三季,預估機電系統營收較上季及去年同期成長,智慧能源雖較上季下滑但比去年同期成長,智慧生活則持平去年,較上季則衰退。整體來說,第三季毛利率會比上季成長,略低於去年同期。
鴻海上半年EPS 6.22元,估Q3營運季、年雙增,全年展望看成長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 2317 )今(14)日法說會公布第二季營收1兆6443.16億元,季增9%,年增16%;稅後純益443.61億元,季增5%,年增27%,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EPS)3.19元;累計上半年EPS 6.22元。
鴻海第二季毛利率6.33%,優於第一季的6.11%,去年同期為6.42%。
針對第三季業績展望,鴻海表示,將季增與年增,其中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將季增、年減,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將季增、年增,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將季減、年減,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將季增、年增。
至於全年展望也將成長,其中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將年減,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將年增,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將年減,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將年增。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鋼( 2002 )今日開出9月盤價,熱軋鋼板/捲及冷軋鋼捲均調漲600元/噸,其餘各調整500元/噸。中鋼表示,全球鋼鐵行情穩步向上,然下游加工出口產業仍面臨關稅及匯率壓力,經營環境仍有諸多挑戰,為順應國際鋼市行情並兼顧客戶接單競爭力,9月月盤產品適度調漲,對下游不同產業給予多元支持方案,盼與業者共體時艱。
中鋼9月月盤對熱軋鋼板、鋼捲(一般料)、熱軋鋼捲(軋延料)及冷軋鋼捲(一般料)等各調漲600元/噸;電鍍鋅鋼捲(抗指紋、建材)、熱浸鍍鋅鋼捲(建材、烤漆料)、熱浸鍍鋅鋼捲(家電、電腦、其他料)及電磁鋼捲(中低規、高規)各調整500元/噸。
國際原物料行情部分,煤鐵原物料行情走揚,鐵礦砂價格突破100美元/噸,煉焦煤價格則上升至180美元/噸以上。美國熱軋流通行情持穩在950美元/噸。歐洲鋼廠看好暑休過後需求增溫,熱軋報價調漲20歐元/噸(約22美元/噸)。
中國大陸推動「反內卷」政策並落實環保限產,復以社會庫存處於低位,帶動流通行情上漲,寶鋼9月平板類產品以上漲200至300人民幣/噸(約28至42美元/噸)開出,越南台塑河靜熱軋新盤調漲11美元/噸,國際鋼價有望進入上升通道。
2025/8/14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市場對聯準會下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持續升溫,美股週三(13日)齊揚向上,標普升0.32%,連續第二日創下收盤新高,那斯達克指數微漲0.1%,同樣創下收盤新高,美債殖利率隨美元同步下滑。
早盤電子權值股漲跌互見,加權指數震盪下跌,台積電( 2330 )昨創歷史新高1200元後回測5日線,台達電( 2308 )、智邦( 2345 )、奇鋐( 3017 )走跌;聯發科( 2454 )、鴻海( 2317 )、台光電( 2383 )、世芯-KY( 3661 )則維持平盤之上,金融股方面,富邦金( 2881 )、國泰金( 2882 )、玉山金( 2884 )、台新金( 2887 )、兆豐金( 2886 )、第一金( 2892 )齊漲,目前大盤仍維持5日線之上強勢整理。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31.92點、0.54%,收在24238.1點,成交量為4735.33億元;櫃買指數上漲2.2點、0.9%,收在245.53點,成交量為1545.86億元。
籌碼面方面,8月1日至8月13日期間,外資在集中市場累計買超金額達422.41億元,投信買超67.01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賣超19.4億元。期貨部分,外資8月台指期空單昨日回補1554口,目前淨空單33570口,大盤融資餘額2424億元。
受到台積電7月營收表現亮眼,昨收1200元大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喊話聯準會9月應該降息2碼、PCB族群表現持續亮眼、美國標普及那指續創高、台股成交量放大且技術面維持強勢,眾利多因素有望帶動台股持續朝歷史新高位置挑戰。唯市場傳輝達Rubin晶片可能延後上市,可能稍影響投資人情緒,預估短線上台股指數高檔震盪盤堅。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聚焦AI概念股、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機器人概念、軍工及生技等。
鴻海今法說會,盤中股價登200元大關,11檔高含鴻量ETF出列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台股近期強勢上攻,鴻海( 2317 )強勢上漲,4月低點以來反彈超過75%,鴻海今(14)日下午將舉行法說會,今日盤中股價最高漲至200元。而法人先前也積極布局鴻海,觀察鴻海持股比重超過6%以上的「高含鴻量ETF」共有11檔,其中多數為科技產業型ETF,如國泰台灣科技龍頭( 00881 )、永豐智能車供應鏈( 00901 ) 等。其中僅大華優利高填息30( 00918 ) 一檔高股息ETF ,隨著鴻海股價進攻200元大關,00918近期報酬率也相當亮眼。
鴻海作為美國最大AI 基礎建設「星際之門」(Stargate) 供應商之一,法人看好 Stargate有機會於今年年底至2026年開始挹注貢獻,推動鴻海AI營收逐季向上,並在AI領域持續成長,成為鴻海集團最大的事業體。
除此之外,日前鴻海與東元策略結盟,法人評估亦有利於鴻海拓展AI伺服器市占率。目前鴻海在高階AI伺服器市場約達四成,客戶包含大型CSP及企業客戶,與東元結盟有機會開拓大型雲端客戶之外的市場,法人對於鴻海發展持正向看待。
鴻海持股比重超過6%以上的「高含鴻量ETF」共有11檔,其中多數為科技產業型ETF,截至8月12日,國泰台灣科技龍頭( 00881 ),持股比重12.42%;永豐智能車供應鏈( 00901 ),持股比重10.53%;保德信市值動能50( 009803 ),持股比重9.49%;中信綠能及電動車( 00896 ),持股比重9%;聯邦台精彩50( 009804 ),持股比重8.28%;華南永昌優選50( 009808 ),持股比重8.17%;元大臺灣ESG永續( 00850 ),持股比重6.72%;主動群益台灣強棒( 00982A ) ,持股比重6.63%;大華優利高填息30( 00918 ),持股比重6.33%;國泰臺韓科技( 00735 ),持股比重6.3%;國泰台灣領袖50( 00922 ),持股比重6.02%。
穎崴Q2獲利差,然傳NV大單將啟動,市場解讀利空出盡,股價漲停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穎崴( 6515 )因在7月初因傳出第二季與今年全年財報恐不如預期,致使股價從1300元以上一路走跌到近千元大關守住,而13日公布第二季因匯率衝擊,單季每股淨利只剩下5.76元,加上NVIDIA下世代新款晶片將開始啟動工程作業,致使Test Socket需求大增,穎崴直接受益,為此,獲市場解讀為利空出盡,今日股價表現步步走高,並漲停表態。
穎崴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5.22億元,季減33.74%、年增21.18%;毛利率為49%,較前一季度持平、較去年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05億元;單季每股淨利為5.76元;累計上半年每股淨利22.97元。
公司解釋,由於穎崴產品線大多以美元計價,適逢新台幣於第二季度強升逾一成,使公司第二季營收、毛利、淨利受到侵蝕,然而公司產品策略以大封裝、大功耗、高頻高速等高階、高毛利產品,受惠產品組合,同時嚴控管銷費用,使得第二季單季毛利率仍維持在49%,同時營益率維持於30%,皆為高檔。
觀察上半年的營運表現,受惠AI、HPC應用需求強勁,AI Server及AI GPU相關產品線穩定出貨,同時公司跨足新產品效益顯現,上半年毛利率、營益率、EPS皆為掛牌以來最強。
從產業面向看來,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Hyperscaler)對AI投資有增無減,持續加大AI軟硬體投資,市場對AI模型的需求更同步往AI新創和主權AI延伸,使AI浪潮從商用語言模型逐步發展為基礎設施層級,穎崴的「半導體測試介面AI plus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完整的AI、HPC方案,滿足先進封裝、Chiplet、系統級封裝(SLT)等市場需求,穎崴前景持續樂觀。
旺矽上半年每股賺14.35元,今年營收雙位數增,惟獲利恐受匯率干擾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1200多元股價的探針卡大廠旺矽( 6223 )受惠於AI與HPC需求,今年第二季淨利增加28%,單季每股淨利6.67元,累計上半年每股淨利14.35元,展望後續,公司坦言新台幣強升是挑戰,估整年有機會呈現雙位數以上的營收成長,但獲利恐因匯率的波動而受到短期影響。至於明年與後年,因ASIC市場持續擴張,加上擴產效應,旺矽獲利表現將可再上層樓。
旺矽第二季營收為32.92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38%,較上一季成長16.3%。營業毛利為19.19億元,營業淨利為10.79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成長48%與81%,與今年第一季相比,毛利增加18%、淨利增加28%。單季每股淨利6.67元。
累計旺矽上半年營收61.21億元,營業毛利為35.4億元,營業淨利為19.19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38%、52%、95%,上半年每股淨利到達14.35元,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水準。
隨著人工智慧(AI)、大數據、5G和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興起,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進一步攀升。尤其是高效能運算和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成為推動半導體行業快速成長的核心動力。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的快速擴展,測試方案在高頻、高速要求下,測試精度和速度的提升成為當前測試領域的核心挑戰。
其中,因高階晶片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昂,晶片設計廠商更加仰賴穩定的測試方案確保晶片良率,旺矽超過30年致力在探針卡測試領域發展,能夠提供CPC(懸臂式)、VPC(垂直式)、MEMS(微機電)完整測試方案的探針卡。
目前旺矽在高速與微間距等測試領域技術,成為許多國際客戶供應鏈中的新成員,公司將加速擴產計畫,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客戶在未來各個應用類別的密切合作。
除了提供晶片量產端的測試方案外,半導體工程用測試機台也是旺矽的另一個成長亮點,主攻客戶在開發晶片初期時所需的精密量測設備。另外,在AI浪潮興起,AI與高性能運算帶來的算力,大量的資料運算使得對於資料傳輸的需求大幅提升,為了克服大量傳輸的需求,業者提出了矽光子藉由光的傳輸方式,由光子做為訊號的晶片,此一晶片的量測須結合光與電的訊號整合測試,技術具有高度挑戰性,針對此一測試領域,旺矽也將積極配合客戶需求研發合作。
宏達電攜台灣大發表新品,Q3業外挹注加持全年可望獲利,盤中股價揚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宏達電HTC( 2498 )今(14)日下午將攜手台灣大哥大( 3045 )共同發表新品,市場推估與AI眼鏡等新產品有關,宏達電早盤股價一度達45.5元,漲幅逾6.68%;除了新產品加持外,第三季有機會認列處分桃園廠房給和碩( 4938 ),相關處分利益約39億元,預估將於第三季認列,加上今年上半年獲利,法人預期全年可望獲利。
宏達電今年上半年每股盈餘(EPS)4元,主要是今年第一季受惠於出售部分XR部門給Google,業外認列2.5億美元收益轉虧為盈,並終止連27季虧損;第二季雖每股虧損0.86元,但上半年每股盈餘仍達4元。
而宏達電於今年5月14日公告處分桃園廠房給和碩,相關處分利益約39億元,預估將於第三季認列,宏達電第三季及全年可望獲利,一掃先前陰霾。
至於宏達電HTC Vive官方社群平台日前發布「SEE WHAT’S IN」新品預告訊息,宣今日下午將發表Vive系列新品,台灣大哥大也宣布,今日將在同時間同地點舉辦新品發表會與旗下OP響樂生活嶄新應用服務;雙方將攜手搶攻新品商機。
上詮傳統業務穩健,CPO進展順利,美系外資調升目標價至415元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光通訊廠上詮( 3363 )第二季營收、毛利率同增加,本業轉盈終止連三季虧損,每股盈餘0.16元。最新出爐的美系外資報告指出,上詮的傳統業務受惠於強勁的雲端資本支出循環而穩健成長,CPO(光電共封裝)進展順利,與台積電的合作關係強勁,將是CPO趨勢發展下的主要受惠者,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上調至415元。
美系外資指出,上詮的核心傳統業務在目前雲端基礎設施投資(Cloud Capex)強勁的背景下,依然維持穩健成長。傳統資料通訊業務將隨著超大型雲端服務商(Hyperscalers)資本支出持續強勁而成長,同時受惠於內容不斷增加的趨勢。在電信領域方面,觀察到中國以外地區的基礎建設略有復甦。
CPO部分,美系外資指出,根據其通路查證,1.6T FAU(光引擎)已通過TSMC與NVIDIA認證,量產時程預定於2026年第3季啟動。3.2T FAU產品已完成研發,正在等待晶圓代工認證中。上詮亦已開發1.6T FAU for LPO產品,預計於2025年第4季開始量產。
此外,上詮已在泰國設立新廠,以利更靈活取得供應鏈資源。第一期生產線將聚焦於Patch cord與Jumper光纖產品的生產,CPO與SiPh(矽光)產品仍將維持在台灣生產,以保有技術核心與品質。
第2季營收優於預期,主因來自資料通訊需求強勁;產品組合優化帶動毛利率提升2.5個百分點。鑑於上半年拉貨動能強勁,上詮預期第3季客戶將進行小幅調整,美系外資預估,第3季營收將季減4%。反映第2季實際財報數據、改善的2025年展望,以及匯率可能對盈餘的影響,美系外資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上調至415元。
2025/8/14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市場對聯準會下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持續升溫,美股週三(13日)齊揚向上,標普升0.32%,連續第二日創下收盤新高,那斯達克指數微漲0.1%,同樣創下收盤新高,美債殖利率隨美元同步下滑。
早盤電子權值股漲跌互見,加權指數震盪下跌,台積電( 2330 )昨創歷史新高1200元後回測5日線,智邦( 2345 )、奇鋐( 3017 )跌幅逾1%;聯發科( 2454 )、鴻海( 2317 )、廣達( 2382 )、緯穎( 6669 )、台光電( 2383 )則維持平盤之上,金融股方面,富邦金( 2881 )、國泰金( 2882 )齊漲,目前大盤仍維持5日線之上強勢整理。
台積電7月營收表現亮眼,昨收1200元大關,貝森特喊話聯準會9月應該降息2碼、PCB族群表現持續亮眼、美國標普及那指續創高、台股成交量放大且技術面維持強勢,眾利多因素有望帶動台股持續朝歷史新高位置挑戰。唯市場傳輝達Rubin晶片可能延後上市,可能稍影響投資人情緒,預估短線上台股指數高檔震盪盤堅。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聚焦AI概念股、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機器人概念、軍工及生技等。
大立光不到一分鐘完成填息,早盤最高價達2425元,9/11發放股息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光學廠大立光( 3008 )上半年配發28元現金股利今天除息,參考價為2390元,股價開盤上漲20元,隨即不到一分鐘即完成填息,早盤最高價來到2425元,預計9月11日發放現金股利。
大立光上半年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8元,共計發出37.37億元現金,以上半年每股盈餘56.01元計,盈餘配發率50%。
第三季為大立光傳統旺季,加上毛利率較好的新機種量能放大,大立光7月營收54.13億元,創今年單月高點,月增30.57%,與去年同期相當,僅略減0.1%;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316.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法說會指出,8月也會比7月好,第三季產能處於滿載,依往年營運表現,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但最終還是要看客戶銷售表現,因新機種毛利率會好些,預期整體第三季因新機種推出有利於毛利率,但仍有匯率變化的不利因素在。
神基Q2三率創高,獲利締新猷,完敗關稅匯率利空,股價飆逾7%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神基( 3005 )第二季財報繳出佳績,單季EPS 2.26元創高,較上季成長逾14%,年增12.2%,表現優於預期,累計上半年EPS 4.24元,年增14.6%。
神基股價週四(14日)在財報激勵下,開盤跳空大漲,最高來到123.5元價位,漲幅高達7.4%。
神基的強固電腦品牌業務受惠國防軍工以及產業邊緣AI應用需求,近年蒸蒸日上,綜合機構件業務因AI PC換機潮緩步升溫,成長力道漸強,汽車零組件今年表現也超乎預期。
根據財報,神基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93.61億元,年增11.53%,營業利益31.89億元,年增25.09%,稅後盈餘2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43%,EPS 4.24元,年增率為14.6%。
其中,第二季合併營收98.08億元,季增率2.7%,年增13.4%,毛利率33.58%,營益率18%,雙創新高,營業利益17.67億元,季增24.3%,年增34.9%,刷新紀錄,稅後盈餘14.02億元,季增14.2%,年增21.4%,EPS 2.26元,稅後淨利率為14.3%,同創新高。
2025/8/14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美元走弱、聯準會(Fed)降息預期急升,以及機構(法人)資金持續湧入的多重利多下,比特幣週四早盤衝上123,674.71美元,創下自7月14日以來的新高,也是歷史新高價位。市場人士指出,技術面若突破並穩站125,000美元關卡,目標價將直指150,000美元。
本輪漲勢背景包括交易員押注聯準會將於9月17日啟動新一輪降息,甚至有7%的機率一次降息2碼(0.5個百分點);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主導的一系列加密貨幣監管鬆綁政策,包括簽署行政命令,允許加密資產納入401(k)退休帳戶,提振投資需求。
IG分析師Tony Sycamore指出,「企業資金部位仍在增加,包括MicroStrategy與Block Inc.持續買進比特幣,若價格成功站穩12.5萬美元關口,將吸引更多追價買盤,推升行情挑戰15萬美元。」
今年以來,比特幣走勢持續受機構資金推動,尤其在川普自稱「加密貨幣總統」後,市場對美國加密產業政策轉向寬鬆的信心顯著回升。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在美元偏弱、風險資產吸引力提升的環境下,比特幣有望延續多頭格局。
森崴能源上半年慘虧44億元,股價跳空跌停,永崴及正崴也見重挫
2025/8/14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森崴能源(6806)公布上半年財報,累計上半年稅後淨損44.36億元,每股虧損為17.29元,主要因認列子公司富崴能源替台電代墊近200億元的巨額貨款,董事會決議未定案前,先行認列損失所致。森崴與永崴投控公司( 3712 )今天股價開盤均跳空跌停開出,森崴能源母公司正崴公司( 2392 )則下跌逾7%。
森崴能源上半年營收達125.09億元,營業損失56.57億元,稅前淨損67.50億元,稅後淨損44.36億元,每股虧損為17.29元。
森崴能源因要召開重訊說明會,昨天股價暫停交易,森崴重訊指出,子公司富崴能源因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承擔巨大墊款壓力,同時已經與台電進入爭議協商程序,目前先提列損失認列、上半年虧損44.3億元。
由於正崴、永崴投控等2公司,分別持有森崴能源24.87%與44.16%股權,後續也將認列相應損失,但2公司本業營運不受影響,財報待董事會通過後公布。
森崴今天恢復交易,股價開盤跳空跌停鎖住,掛賣張數逾萬張,永崴投控開盤也跳空跌停,不過隨即打開處於盤下震盪,正崴也呈現重挫,早盤下跌逾7%。
降息預期旺牛氣,道瓊追高464點,標普、那指再寫新猷,台積電ADR翻跌1%
2025/8/14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通膨數據大致符預期、加上連同川普在內的華府官員持續施壓聯準會(Fed)9月大幅降息帶動,美股週三再演「衝衝衝」戲碼,帶旺全球股市全面走強;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再漲約464點或1.04%,與四萬五的峰頂咫尺之遙。標普和那指各漲0.32%和0.14%續破頂、費半再漲0.90%登13個月新高且向峰頂挺進中。
「恐慌指數」VIX一度下滑2.92%,至14.3,為去年12月以來低點。而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一度漲逾0.6%,衝上歷史高位。
紐約股市13日收盤時,道瓊上漲463.66點或1.04%,報44,922.27點為7月23日以來最高,史上收市新高在去年12月4日的45,014.04點;標普500指數漲20.82點或0.32%,收6,466.58點;屢創新高的那指反覆震盪後追高31.24點或0.14%,報21,713.14點。蘋果股價繼上日反彈1.09%後,週三追高1.68美元或1.6%至233.33美元,為3月7日以來的逾五個月新高,是科技七雄唯二紅且為最大贏家,另是一亞馬遜漲1.40%。全球市值一哥的輝達回吐0.86%。
以晶片為主的費城半導體指數,繼上日大漲2.99%後再追高52.53點或0.90%,報5,892.61點為去年7月10日以來最高。30檔成份股漲多跌少,超微和英特爾各漲5.41%和5.15%最旺,台積電ADR翻空跌1.17%是唯六黑之一,美光挫跌2.72%表現墊底。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專訪時再度呼籲聯準會(Fed)應降息1.5至1.75個百分點,並自9月起先降0.5個百分點。
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已完全消化Fed9月降息0.25個百分點的預期,機率達100%。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下挫8.6個基點至4.222%,2年期債息降6.3個基點至3.668%。
瑞士蘇黎世保險首席市場策略員Guy Miller指出,美國經濟韌性超出市場預期,衰退風險持續下降,這為股市進一步上行提供動能。
成分股表現分化,蘋果上漲1.6%,Nike漲3.1%,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勁揚3.9%領漲道瓊;特斯拉回落0.5%,微軟下滑1.6%,思科跌1.4%,沃爾瑪則回吐2.5%為道瓊最大魯蛇。AI雲端供應商CoreWeave單季虧損比預期差,股價急瀉20.8%;穩定幣發行商Circle遭投資者配售1,000萬股,股價跌6.2%;Hanesbrands獲加拿大Gildan收購,股價飆3.8%。
川普炮轟高盛預測!梅里科示警關稅恐轉嫁消費者,市場警告通膨升溫
2025/8/14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猛烈抨擊高盛經濟團隊,但高盛經濟學家梅里科(David Mericle)週三仍堅持其具爭議性的預測,即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開始衝擊消費者錢包。
川普先前在社交媒體點名高盛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建議他撤換一位經濟學家,甚至暗示應考慮辭職,並嘲諷他或許應該專心當DJ。高盛則回應,將維持研究立場不變。高盛分析師梅里科(David Mericle)在接受CNBC專訪時強調,如果最近實施的關稅措施沿用今年2月的模式,到秋季時,估計消費者將承擔約三分之二的關稅成本。
高盛經濟學家Elsie Peng上週末的報告指出,雖然出口商和企業至今吸收川普關稅的大部分衝擊,但未來幾個月負擔將轉嫁至消費者,並可能推升年底的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至3.2%,高於6月核心PCE的2.8%,且遠高於Fed的2%目標。
市場觀察人士與部分投資機構認同此觀點,認為隨關稅影響滲透,物價壓力將加大,聯準會(Fed)在降息節奏上或需權衡物價風險與經濟疲態。週二公布的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僅小幅上漲,但疲弱的7月非農就業數據,以及前兩個月數據大幅下修,已使市場完全消化Fed在今年剩餘三次會議均會降息的預期。
2025/8/14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亞洲股市方面,日本股市持續創下歷史新高,韓國股市維持高檔震盪,中國上證指數突破去年高點,持續盤堅向上,香港恆生指數突破短期均線糾結,將挑戰前波高點。
加權指數開高走穩,終場上漲211.66點、0.88%,收在24370.02點,成交量為5582.23億元,指數持穩向上創高,成交量能明顯放大,突破歷史新高已是近在咫尺,均線維持多頭發散,多方維持強勢,20日均線上升至23555點,為短線支撐力道,日KD指標在高檔區,日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增加。三大法人集中市場買超88.81億元,其中外資買超70.92億元、投信賣超10.88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賣超0.47億元。期貨方面,外資8月台指期空單回補1554口,目前淨空單33570口。
櫃檯指數盤中出現震盪,不過終場仍上漲0.97點、0.4%,收在243.33點,成交量為1856.14億元,在突破短中期均線糾結後,均線向上翻揚,整體維持盤堅向上,成交量能明顯放大,向上挑戰波段高點,已逼近240日均線反壓,日KD指標來到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增加,目前呈現攻擊型態。三大法人櫃買市場買超38.1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28.11億元、投信買超7.74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買超1.73億元。
隨著美國7月通膨數據放緩,根據CME數據顯示,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的機率升至94%,激勵S&P 500與那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AI概念股在財報季後啟動新一輪獲利上修,推升相關AI族群股價表現強勢。台股目前技術面強勢,有利於台股指數挑戰新高,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推薦族群聚焦AI概念股、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機器人概念、軍工及生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