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日系及美系外資同步喊買緯穎並調高目標價,上看4000元、4608元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緯穎( 6669 )上半年財報及7月營收交出漂亮成績,包含日系外資及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同步調高目標價,其中日系外資將目標價由3130元調高至4000元,重申「買進」評等;美系外資將目標價由4078元調高至4608元,重申「買進」評等。



    日系外資看好緯穎營收動能,雖然一般伺服器因關稅提前拉貨放緩,不過亞馬遜ASIC AI伺服器下半年將啟動營收增溫。

    隨著亞馬遜升級Graviton4晶片並推出100萬顆Trainium自研晶片,搭載在AI 伺服器中,且在第二供應商Jabil加入,預估明年整體以亞馬遜晶片將有年增67%至200萬顆,預估將貢獻緯穎營收上看5000億元水準。

    除GPU AI伺服器,緯創( 3231 )和緯穎等泛緯創集團下半年從二線CSP獲得約 1000台NVL72 GB200訂單,將於下半年交貨。

    日系外資調高2025-2027年每股盈餘預估25-33%,每股盈餘分別上看216元、242元、287元。

    美系外資看好緯穎第三季受惠ASIC AI 伺服器帶動下,預估第三季營收將達2220億元,季增1%,年增127%;反映第二季財報及7月營收強勁,美系外資調高2025-2027年獲利預估,幅度分別為5%、3%/及2%,每股盈餘(EPS)分別由原先預估的194元、204元及229元分別調高至203元、209元及234元,目標價調高至4608元,重申「買進」評等。



  • GB300平台轉換,廣達H2 AI伺服器先蹲後跳,切入ASIC市場,明年量產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廣達( 2382 )週二(12日)召開線上法說會,針對下半年展望提出說明。該公司指出,AI伺服器出貨將續旺,但受GB300平台轉換影響,第三季動能稍受壓抑,第四季表現會更好,全年AI伺服器業績維持較去年倍增的目標並未改變。



    此外,廣達也切入ASIC伺服器市場,並已完成首個開發專案,預計明年量產貢獻營收動能。

    廣達第二季毛利率、營益率雙雙下滑,導致單季營收雖刷新紀錄,但獲利僅創次高,主因為產品組合以高單價AI機櫃為主,因採Buy-and-Sell模式,內含GPU價值所致,預估GB300較GB200進一步稀釋毛利率,但公司將透過經濟規模與成本控制改善獲利狀況。

    由於受到GB300平台轉換影響,第三季業績動能受壓抑,7月該公司合併營收1583.42億元,月減16.6%,即受此影響,出貨略顯疲軟,但年增率仍逾27%,預計第三季AI伺服器金額與第二季接近,由於通用型伺服器業務上揚,整體伺服器營收占比仍將略增。

    此外,在筆電業務方面,目前業績佔比約20-25%,因上半年提前拉貨效應過去,第三季估計約低個位數季減,但仍優於預期,上下半年出貨比例約五五波,保持平穩格局。



  • 匯損影響,宣德Q2轉虧,H1 EPS 0.48元,美系客戶Q3拉貨助營運逐季走高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宣德( 5457 )第二季毛利率17.3%,較上季減少0.7個百分點,每股虧損0.6元,上半年每股盈餘則為0.48元。公司解釋,單季虧損主要是匯損嚴重,若還原業外匯損,本業仍然穩健獲利。展望下半年,宣德看好,美國手機客戶自第三季起顯著拉貨,加上越南、墨西哥兩新廠加入,預估今年營運逐季升高,最高點將落在第四季。



    值得注意的是,大股東香港商聯滔電子陸續申報減少持股,截至目前已申報轉讓之張數為8,000張;而在大股東香港商聯滔電子出售8,000張後,整體董監事及內部人的持股都相較去年同期增加,營運團隊持續看好投資台灣、全球布局。

    宣德近期傳出接單好消息,首先是拿下北美最大行動支付業者機台約15億元訂單,明年第一季起開始交貨。其次,北美智慧門禁系統、馬來西亞廠則有消費電子組裝訂單亦將陸續交貨。至於美國手機客戶,美國大型客戶所有產品均改為TYPE C,加上有新款耳機問世,今年該客戶訂單穩定成長。

    宣德7月營收20.8億元,年減約6%,短期仍有匯率因素干擾。雖有部分子公司不再合併營收改權益法,影響部分7月營收,但累計前七月營收仍達129億元、年增約15.25%,公司認為新台幣走勢與關稅議題,是所有出口業者面臨的課題,非單一廠商能改變,集團將致力應對相關衝擊。

    集團含子公司在全球管理共六地、11個廠區,橫跨中國、東南亞及墨西哥,以搭配客戶群之生產及分散規劃,針對個別客戶的需求做調配,可以提供生產基地的彈性的優勢有機會爭取到轉單紅利,下半年看旺新產能加入的疊加效果。





  • 半導體客戶訂單回流,上品訂單回升10-15%,估H2營運優於H1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半導體氟素材料供應商上品( 4770 )今日舉行法說會,展望下半年營運,董事長侯嘉生表示,最近1、2個月在手訂單回升約10%至15%,陸續接獲一些新訂單,目前在手訂單金額約40餘億元,預期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不過,因受上半年業績拖累,預期2025年營收將較去年衰退約10%左右,而2026年營運展望則相對今年樂觀許多。



    他解釋,中國大陸半導體建廠自2024年下半年需求出現反轉,時至今年第一季需求仍不佳,拖累上品上半年業績表現,而美國市場除了T公司客戶持續擴產以外,其他相對少了許多。預估2025全年營收較去年減少約10%,其中台灣、中國大陸減少8%至10%,而美國區域因少了I公司訂單,預估美國營收約減少30%至40%。

    不過,對於2026年營運展望相對樂觀,侯嘉生說,目前許多在手訂單將在明年開始貢獻營收,像是T客戶美國廠P2預期在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交貨貢獻營收,另也正與其他客戶討論新案中,會在明年慢慢實現。其中美系客戶除了在美國建廠之外,也在新加坡建廠,上品均有參與,另外,中國大陸晶圓廠較具規模位於華東、華北案子也正在接洽,客戶在美國建置太陽能案場,也配合客戶進行中,明年展望相對樂觀許多。

    根據Semi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金額1100億美元,僅年增2%,而2026年金額則進一步成長至1300億美元、年增18%,針對半導體設備快速成長,上品是否將同步擴產?他表示,由於目前稼動率尚未滿載,彰濱廠稼動率約70%至75%,因此,短期上品不會有擴廠計畫,不過,為了強化競爭力,會將部分產品移轉至中國大陸生產,藉此強化毛利率表現,另外,有些新品進入量產階段,可望為未來營運增添成長動能。

    由於設備關稅問題可由客戶吸收,上品對關稅影響較不擔心,但對於未來晶片關稅法案, 營運執行長李遠忠表示,比較關心後續發展,這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負面衝擊。另外,面對中國大陸市場包括本土、日韓競爭對手出現,他不諱言,目前一些較具規模半導體廠都有在洽談,但也免不了承受一定市場競爭壓力,今年競爭態勢較去年更為嚴峻,期望市占率可維持一定水準 ,未來中國大陸新承接案子毛利率下降則無可避免。



  • 伺服器需求佳,信驊今年下半年營運將逐季走揚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遠端伺服器控制晶片大廠信驊( 5274 )董座林鴻明透露,目前客戶依然強勁,訂單能見度達到年底,今年下半年營收可望逐季向上走揚。



    就市場與前景展望,信驊表示,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伺服器與消費性電子在上半年都有提前拉貨,第三季部分,伺服器端的需求還是還強勁,而且第四季也是,訂單能見度已經直達今年底。

    而就營運績效來看,信驊認為,下半年拉貨是逐季成長的,第三季也比先前看得好,第三季比第二季好,第四季也會比第三季好,但在匯率波動的干擾下,預估今年全年營收將會年增雙位數百分比。

    再就關稅問題,信驊因晶片直接銷往美國少,預期關稅對營運影響不大,且要課稅在半導體在計算上,包括通關和申報都很複雜。最後就市場傳出NVIDIA的Rubin平台軟體開發來的不及,NVIDIA的Rubin平台將是會退回採用信驊BMC AST2600系列,信驊透露,NVIDIA是希望導入BMC AST2700系列,明年首季會大量產。



  • 臻鼎-KY上半年每股賺1.30元,宣布擴大資本支出,今明年均超過300億元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PCB大廠臻鼎-KY( 4958 )今日宣布,2025年與2026年均擴大資本支出,兩年都將超過300億元,當中五成以上主要用於擴充AI相關產線,以淮安和泰國廠的擴充為主。而臻鼎2025年上半年每股淨利1.30元。



    因應客戶對高階AI產品的未來訂單需求明顯成長,臻鼎董事長沈慶芳表示,確定會提高今、明兩年的資本支出金額至300億以上,其中近50%資本支出將用於擴大高階HDI和HLC產能,以淮安廠和泰國廠的擴充為主。

    臻鼎提到,以全球產能布局而言,今年大陸廠區將擴建AI產品用高階HDI、HLC產能,以及去瓶頸高階軟板產能。泰國一廠自8月5日試產以來,已有伺服器及光通訊領域重要客戶通過認證,預期今年第四季將進入小量產;泰國二廠亦積極建設中。另外高雄AI園區之高階ABF載板與HLC+HDI產能陸續裝機,將於年底進入試產。台灣高雄廠部分,以擴充ABF載板為主,第一個廠設備投資金額會達到80億元,第一期設備陸續已經裝機,今年第四季試營運,該廠區滿載時一年可以帶入65-70億元營收。

    此外,臻鼎也公布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第二季營收382.03億元,年增17.9%,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稅後淨利為13.87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為6.05億元,每股淨利0.63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782.85億元,年增20.6%,亦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稅後淨利為24.13億元,年增14.7%,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2.37億元,每股淨利1.30元。

    沈慶芳表示,今年上半年月營收連續六個月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四大應用領域包含行動通訊、電腦消費、伺服器/車載/光通訊以及IC載板皆締造年增表現,其中以IC 載板年增幅度最高,符合公司先前預期。

    在產能利用率提升與營運費用控制得宜下,即便上半年折舊及攤銷較去年同期增加新台幣6.78億元,上半年毛利率仍較去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至16.5%,營業利益率較去年同期回升4.3個百分點至4.4%,營運效率持續優化。業外部分,今年上半年匯兌損失為6.39億元,相較去年上半年匯兌利益11.95億元,兩者相差18.34億元,縱然有匯兌因素干擾,臻鼎稅後淨利24.13億元,年增14.7%。

    展望未來,沈董事長表示,下半年客戶新品備貨節奏正常,下半年營運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同時,若以美元計價,2025年全年營收增速保持優於產業平均水準。此外,2026年將是臻鼎成長關鍵年,不僅在AI手機、折疊機與AI眼鏡將有明顯成長機會,加上高階AI伺服器取得重要客戶訂單、IC載板需求升溫,預期四大應用營收將全面加速成長。

    沈慶芳強調,AI所驅動的高階性能要求與產品創新浪潮仍將是PCB產業未來數年的核心成長動能。因應高階AI伺服器技術快速演進,臻鼎是少數能夠提供客戶OAM/UBB技術整合方案的廠商。公司在MSAP、HDI及HLC等領域擁有成熟技術與量產實績,並可配合客戶前瞻設計需求,結合高階載板技術及對半導體產業趨勢的了解,與客戶共同開發未來世代高階產品。臻鼎強調,同步布局GPU與ASIC平台,更策略聚焦Advanced HDI與HLC產品,新客戶與新訂單貢獻會在明年開始放大,未來AI伺服器營收佔比將逐步提升。

    在IC載板方面,沈慶芳指出,臻鼎繼去年營收締造逾75%的高成長動能後,2025年上半年仍繳出近35%年增幅度。隨著產業供需結構逐步改善,公司預期今年IC載板仍將是臻鼎四大產品應用中成長最快的業務部門,全年營收成長目標超過四成。ABF載板方面,來自AI資料中心應用的客戶打樣需求明顯增加。臻鼎已具備高階應用所需的技術能力(尺寸超過120mm、層數達26至28層),可滿足客戶對先進ABF載板的要求。BT載板方面,邊緣AI的產品升級帶動高階BT載板需求提升,目前產能利用率達90%,營收穩健成長。



  •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二以30.026元作收,貶值1.10角,聚焦美CPI數據

    2025/8/12

    【財訊快報/劉敏夫】台北外匯市場週二新台幣兌美元匯價走跌,在市場緊盯即將公佈的美國關鍵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之際,週二亞洲主要貨幣升貶互見,台幣表現相對落後。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二以30.026元作收,與前一交易日比較,台幣匯率貶值1.10角。銀行間新台幣兌美元最高成交價為29.900元,最低成交價為30.026元,成交量為10億4,600萬美元。

    有分析指稱,台幣有可能會在美元反彈潮之下測試跌回30元關卡,並在本季於該價位附近震盪。

    行業研究亞洲外匯與利率策略師趙志軒接受採訪時表示,美中貿易休戰的延長似乎對市場影響不大,且早已被市場預期,焦點已轉向稍晚即將公布的美國CPI數據。展望後市,仍偏向美元進一步回升的看法,預計美元/台幣將測試30元整數關卡,並在第三季於該水準附近震盪整理。







  • 台塑集團領軍,中小型記憶體、CPO、PCB、軍工輪流出頭

    2025/8/12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股週一沒有太多總體經濟數據,依然維持在關稅以及俄烏戰事談判持,四大指數漲多拉回震盪,美光季報展望佳大漲,台股記憶體上漲,PCB族群漲多開始震盪,CPO族群業績公布逆勢轉強,集團股台塑四寶及台玻領軍繼續滾量反彈;電子權值股及高價股小漲小跌;金融股小幅盤堅,週二指數在平盤上下震盪,收盤指數上漲22.86點,收在24158.36點,成交量4200.44億元,指數在接近歷史高點下量增,但還未大幅震盪,市場還是相當小心。



    台股近期也開始盤堅跟上國際股市,至少上市指數今年累計已上漲約4%,較上半年大跌好得多,上櫃指數則還是下跌。重點是前次外資期貨空單一度超過5萬口,如今降至3.6萬口附近,目前季線已穿越年線,22327點附近維中期支撐,尤其還有金融股未大動,短線10日線不破持續向歷史高點24416點挺升,成交量超過5000-5500億元時要小心。

    美國對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關稅底定,後續仍需談判,主要還是要達到增稅彌補貿易逆差。而重中之重川普週一已簽行政令,將原定於12日生效的對中國額外關稅再延90天至11月9日,美中將有更多時間磋商貿易協議。川普推文稱,他希望中國能大幅增加對美國黃豆的採購,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是否已同意加大黃豆採購規模,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黃豆期貨價格週一上漲。至於川普將於15日在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討論俄烏戰爭,歐盟領導人將在此前與川普就烏克蘭問題進行磋商,油價走勢平穩,會談焦點在停戰以及俄烏邊界土地確定,但烏克蘭顯然較不願意割讓土地。

    另一方面,美國銀行8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創紀錄的91%受訪者認為美國股市估值過高,意味基金經理人普遍認為,目前購買公司股票的價格與其獲利潛力不符。7月時持相同看法的比例為87%。再者,市場預測7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0%,月增0.3%,為今年以來最大增幅,此與關稅有關。一旦大幅上升,市場又擔心原本預計9月可能降息1碼又將落空。不過四大指數及個股從4月中旬開始反彈至今已有4個月,彈幅不小,除道瓊外其他三大指數也陸續創今年新高。短線上包括博通、輝達、微軟等股價都有創新高。又只要跟政府妥協公司幾乎股價都會大漲,從輝達、超微、波音再到國防公司PLTR,當然現階段當紅的就是已輸誠的蘋果、輝達、博通、超微、美光以及半導體設備股科磊、LRCX以及戴爾,在川普誓言要將美國建設成最先進AI國家,AI基礎建設包括網路、電力股價姿態都很高;金融股亦同。只要四大指數維持在月線上就屬強勢。

    全球股市上,中、韓、日依舊維持盤堅創高模式,歐洲則維持高檔震盪,東南亞表現較弱勢。

    電子權值股前陣子扮演重任上漲推升指數,包括以AI為主的台積電( 2330 )、台達電( 2308 )、鴻海( 2317 )短線有休息味道。而千金股矽智財的世芯-KY( 3661 )週二再創新高價,帶動高價股盤堅包括台光電( 2383 )、緯穎( 6669 )、聯發科( 2454 )、印能( 7734 ),不過千金股來到千元之上,可能要整理一下消化賣壓。倒是半導體CPO族群包括光聖( 6442 )、聯鈞( 3450 )、眾達-KY( 4977 )、訊芯-KY( 6451 )、上詮( 3363 )、華星光( 4979 )、波若威( 3163 )、光環( 3234 )、聯亞( 3081 )在業績不太出色中,預期未來會好,股價表現相對強勢。半導體設備股漢唐( 2404 )、帆宣( 6196 )、聖暉*( 5536 )、牧德( 3563 )緩慢走揚。

    震盪較大當屬近三週表現最強的PCB族群,尤其是上游原料玻纖砂富喬( 1815 )、台玻( 1802 )、建榮( 5340 )、德宏( 5475 )、定穎( 3715 )表現強且整齊。其他如尖點( 8021 )、楠梓電( 2316 )、臻鼎-KY( 4958 )、金像電( 2368 )、金居( 8358 )等等,由於部分個股已滾量上升,跌破10日線可先減碼。

    軍工股有美國推促及要求各國提高國防預算,台灣無人機、無人船、飛彈以及飛機維修等等個股也陸續有表現,包括包括雷虎( 8033 )、國精化( 4722 )、中光電( 5371 )、亞航( 2630 )、長榮航太( 2645 )、龍德造船( 6753 )、漢翔( 2634 )、寶一( 8222 )、千附精密( 6829 )、全訊( 5222 )正輪漲中。機器人股廣明( 6188 )、佳能( 2374 )、和大( 1536 )、鈞興-KY( 4571 )盤堅。記憶體大摩看好DDR4缺貨加上美光財報看好,南亞科( 2408 )、創見( 2451 )、威剛( 3260 )、宇瞻( 8271 )、十銓( 4967 )續漲。

    台塑四寶持續向淨值反彈,轉眼間成人氣指標。



  • 新代聚焦AI與機器人啟動下一個5年計畫,今年營收及獲利再創高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新代科技(7750)預計最快9月底掛牌上市,新代科技集團總監黃芳芷指出,積極海外設廠佈局,包括中國蘇州廠及馬來西亞新廠,2026年將進入第五個5年計畫,目標2030年海外佔比可達10%,以子公司聯達智能代表的機器人將挑戰5倍成長,營收佔比從目前不到5%提升至10%。法人估,新代第二季獲利比首季好,整體上半年優於去年同期,全年營收及獲利都將再創新高。



    新代科技自結7月營收為9.48億元,年增7.98%;累計前7月營收81.85億元,年增25.72%;法人估,第二季獲利可望優於第一季每股盈餘7.68元,整體上半年營收及獲利都會比去年同期成長,以往年上下半年相當來看,今年全年業績將再寫新高。

    新代科技為台灣工具機控制器領頭羊,投入高精密控制器與自動化產品,與世界知名品牌Fanuc、Siemens及Mitsubish並駕齊驅,是全球智慧製造重要企業,以兩岸工具機來看,全球有35-40%市占率,新代與Fanuc及陸廠在控制器領域各持有20%的市場份額。

    新代目前海外子公司包括越南、泰國、印度、馬來西亞、美國及土耳其,投資8000萬元於馬來西亞興建新廠,主要面向東協、印度及土耳其市場,是南向策略推展暨運營中心,預計兩年後正式生產。至於斥資近11億元蘇州新代二廠預計2025年底完工,2026年第二季啟用,承接中國市場替代進口。

    黃芳芷進一步指出,中國大陸聚焦重點客戶與重點產業,雖競爭激烈,但AI與智慧製造獲政府支持,成長潛力高;印度市場目前控制器市場像早期台灣市場,現在是最佳切入時機;馬來西亞布局則支援印度及周邊市場,同時符合全球在地製造趨勢,減少關稅影響。新代科技從傳統「全球化製造」轉向「全球在地製造」,以降低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並提供智慧供應鏈與智慧機器,協助台商全球布局。

    黃芳芷表示,2026年將進入第五個5年計畫,聚焦AI與機器人,目前海外營收占比僅1-2%,目標2030年海外比重可望有5倍成長、佔比達10%,以子公司聯達智能代表的機器人可望打入國內機器人供應鏈體系,2030年將挑戰5倍成長,營收佔比從目前不到5%提升至10%。



  • 電子權值股休息,台塑四寶及中小型記憶體、CPO、PCB、軍工輪流出頭

    2025/8/12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股週一沒有太多總體經濟數據,依然維持在關稅以及俄烏戰事談判,四大指數漲多拉回震盪,美光季報展望佳大漲,台股記憶體上漲,PCB族群漲多開始震盪,COP族群業績公布逆勢轉強,集團股台塑四寶及台玻( 1802 )繼續滾量反彈;電子權值股及高價股小漲小跌;金融股小幅盤堅,週二指數在平盤上下震盪,指數在接近歷史高點下量增,市場還是相當小心。



    台股近期也開始盤堅跟上國際股市,至少上市指數今年累計已上漲約4%,較上半年大跌好得多,上櫃指數則還是下跌。重點是前次外資期貨空單一度超過5萬口,如今降至3.6萬口附近,目前季線已穿越年線,22327點附近為中期支撐,尤其還有金融股未大動,短線10日線不破持續向歷史高點24416點挺升。成交量超過5000-5500億元時要小心。

    電子權值股前一陣子扮演重任上漲推升指數,包括以AI為主的台積電( 2330 )、台達電( 2308 )、鴻海( 2317 )短線有休息味道。而千金股矽智財的世芯-KY( 3661 )週二再創新高價,帶動高價股盤堅,包括台光電( 2383 )、緯穎( 6669 )、聯發科( 2454 )、印能科技( 7734 ),不過千金股來到千元之上,可能要整理一下消化賣壓。倒是半導體CPO族群包括光聖( 6442 )、聯鈞( 3450 )、眾達-KY( 4977 )、訊芯-KY( 3661 )、上詮( 3363 )、華星光( 4979 )、波若威( 3163 )、光環( 3234 )、聯亞( 3081 )在業績不太出色中,預期未來會好,股價表現相對強勢。半導體設備股漢唐( 2404 )、帆宣( 6196 )、聖暉*( 5536 )、牧德( 3563 )緩慢走揚。

    震盪較大當屬近三週表現最強的PCB族群,尤其是上游原料玻纖砂富喬( 1815 )、台玻( 1802 )、建榮( 5340 )、德宏( 5475 )、定穎投控( 3715 )表現強且整齊。其他如尖點( 8021 )、楠梓電( 2316 )、臻鼎-KY( 4958 )、金像電( 2368 )、金居( 8358 )等等,由於部分個股已滾量上升,跌破10日線可先減碼。

    軍工股有美國催促,即要求各國提高國防預算,台灣無人機、無人船、飛彈以及飛機維修8033等個股也陸續有表現,包括包括雷虎( 8033 )、國精化( 4722 )、中光電( 5371 )、亞航( 2630 )、長榮航太( 2645 )、龍德造船( 6753 )、漢翔( 2634 )、寶一( 8222 )、千附精密( 6829 )、全訊( 5222 )正輪漲中。機器人股廣明( 6188 )、佳能( 2374 )、和大( 1536 )、鈞興-KY( 4571 )盤堅。記憶體大摩看好DDR4缺貨,加上美光財報看好,南亞科( 2408 )、創見( 2451 )、威剛( 3260 )、宇瞻( 8271 )、十銓( 4967 )續漲。

    台塑四寶持續向淨值反彈,轉眼間成人氣指標。



  • 電力事業群貢獻,大同Q2財報亮眼,股價走揚,公司擬3策略因應關稅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大同( 2371 )因電力事業挹注,且產品組合優化,第二季營收130億元,季增23.35%,年增2.66%,隨著同期工程案成本追加影響降低,本業獲利7.99億元,季增逾倍,同比轉盈,稅後盈餘4.69億元,季增逾5成,EPS 0.22元。



    累計上半年營收235.52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營業淨利11.94億元,同比轉盈,稅後盈餘7.74億元,EPS 0.36元。因財報繳出佳績,週二(12日)股價開高走高,大漲逾6%。

    此外,大同7月營收42.8億元,較同期成長2.65%,創7年來同期新高,電子代工事業群持續受惠美國關稅政策,客戶拉貨訂單暢旺,累計前7月營收278.36億元,年增率0.62%。

    其中,電力事業群7月營收亦穩定維持雙位數年成長率,在手訂單能見度上看至2027年。

    展望未來,由於面臨美國對等關稅,大同擬定積極策略,將移轉業務重心至海外市場及民間企業商機。該公司擬定三大方向:一,與美國在地實力經銷商進行策略聯盟,鎖定連續性訂單來源,並加快美國重電廠併購腳步;二,深耕日本市場,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分散風險;三,區域化全球市場,避免類似突發性關稅議題造成不確定性。

    大同目前於台灣已有5座重電生產基地及觀音新廠,並於泰國擁有馬達及智慧電表生產基地,於中東也有Voltamp策略合作夥伴,依電力需求程度及未來AI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在美國及東南亞結盟重電合作夥伴,形成大同電力設備全球產銷網絡,可在必要時互相支援產能,以達區域市場直接零關稅供貨目標,並大幅降低成本及縮短生產時間。



  • 藍天Q2轉虧,惟筆電出貨季增56%,本業獲利穩健,H2拼季季高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藍天( 2362 )公告第二季財報,因台幣遽升衝擊,單季轉虧,稅後虧損達2.3億元,每股虧損0.4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0.2億元,EPS 0.03元。



    首季藍天筆電業務面臨缺料,出貨量僅26.2萬台,第二季雖缺料緩解,出貨量季增達56%、41萬台,卻面臨台幣升值衝擊。不過,第二季本業獲利仍達5.63億元,季增約27%。

    公司指出,在台幣升值衝擊下,上半年毛利率仍達24%,較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營益率10.4%,再度站穩雙位數,營業利益為10.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3%,表現穩健。

    累計上半年筆電出貨量67.2萬台,雖年減21%,但高價藍海機種佔比增至66%,使筆電營業利益仍年增2%;下半年AI PC新機推出,訂單能見度佳,力拼營收獲利季季增目標。

    隨著下半年傳統旺季來臨,微軟Win 10停止支援時程進入倒數,商用客戶將持續加速汰換設備,藍天強化高階電競機種接單出貨,並擴大布局AI PC新品,帶動產品組合優化。

    7月該公司筆電出貨16萬台,為今年度新高,月增13%,筆電營收達17.4億元,月增率19%,帶動7月合併營收以19.77億元,較上月成長15.39%,累計前7月117.27億元,年減18%,在AI PC效益發酵及換機潮的需求下,第三季可望續創佳績,實現季季成長目標。



  • 工業富聯早盤大漲4.5%破頂,今年來飆逾76%,市值突破7,500億人民幣

    2025/8/12

    【財訊快報/陳孟朔】鴻海( 2317 )旗下的工業富聯(601138.SS)股價繼上日回吐0.66%後,週二早盤抽高4.5%至人民幣38元(下同)的日高暨史上新高,今年漲幅擴大到76.23%,遠優於同期滬指9.16%的漲幅,總市值突破7,500億元。市場買盤集中於智慧製造與AI伺服器業務前景,帶動成交量顯著放大。



    分析師指出,工業富聯受惠於AI運算、雲端伺服器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需求持續攀升,第二季營收與淨利均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此外,公司積極推動自動化與數位化生產線布局,提升毛利率與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鞏固在全球電子製造服務(EMS)產業的競爭優勢。

    資金面上,近期北向資金連續多日淨流入工業富聯,反映外資對其長期成長動能的看好。隨著AI與高性能運算需求有望延續至明年,市場普遍預期工業富聯全年業績有望創下新高,股價短期仍具上行空間。









  • 東捷資訊H1每股盈餘1.84元,7月打入半導體封裝業客戶ERP升級建置專案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東捷資訊( 6697 )第二季新增上市櫃製藥公司客戶SAP軟體授權方案,有效挹注營運表現,單季營收達3.01億元、年增20.0%,稅後淨利0.2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1.3%,毛利率21.6%、年增4.5個百分點,EPS 0.98元。累計上半年營收為6.89億元、稅後淨利0.5億元、EPS 1.84元,均創同期新高。



    東捷資訊7月合併營收達1.43億元,年增70.6%;累計1-7月合併營收達8.33億元,年增18.3%。7月營收大躍進主因成功打入上市櫃半導體封裝業新客戶,承接其ERP升級建置專案,帶動營收大幅成長,為第三季營運挹注強勁動能。

    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鋼鐵製造大廠、電動車零組件製造大廠與AI技術軟體公司等多項SAP雲端ERP建置專案;在智慧製造部分,則協助化學濾網廠導入智慧製造執行系統(MES),有效提升產能與品質管理效率。更成功將業務拓展至醫療產業,為國內知名醫療院所導入供應商交期管理系統。

    東捷資訊董事長謝穎昇表示,面對數位浪潮與產業變革,公司結合專業顧問服務與技術優勢在資服領域持續創新,協助客戶創造更高效益,相關成果已逐步反映於營運表現。未來,將持續推動「ACE王牌計畫」(AI、Cloud、Cybersecurity、ESG),以Accelerate Cloud Empowerment — 加速雲端賦能,啟動企業成長引擎為發展主軸,全面布局AI加值服務、ERP上雲解決方案、企業資安防護規劃、ESG 永續供應鏈及人力資本管理等領域,攜手更多企業邁向高效、智慧營運的永續未來。



  • 眾達-KY Q2業外大補,EPS衝上3.8元,上半年每股賺2.5元同轉盈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光通訊廠眾達-KY( 4977 )上半年財報出爐,第二季雖面新台幣急升壓力,毛利率仍守在與前一季相當的23%之上水準,營業利益較上季小降5.7%,加上業外有金融評價利益回沖,抵銷匯損影響,一舉推升單季稅後淨利衝上3億元,每股盈餘(EPS)3.8元,也拉動上半年營運轉盈,EPS 2.51元。



    在第二季獲利跳高的利多激勵下,眾達今日開高後急拉漲停,股價重新站回百元大關達101元。

    受惠資料中心在提升內部傳輸速率的趨勢,持續帶動光通訊模組與相關元件的產業需求,眾達的主力32G產品出貨持穩,今年營收維持穩健成長步伐。不過,新台幣兌美元急速升值,也影響營運表現,根據公司內部估算,台幣兌美元升值1%,可能導致毛利受到1%到2%的影響。

    眾達第二季營收2.7億元,與前一季持穩,毛利率守穩23%大關達23.17%,則略低於前一季的23.72%。營業利益1.14億元,較上季小降5.7%,營益率則季減0.2個百分點至4.2%。不過,業外認列1.9億元的收益,法人推估,主要是金融評價利益的認列,此也抵消匯兌損失。稅後淨利衝上3億元,較前一季虧損1.02億元大躍進,EPS 3.8元,也較上季每股虧損1.29元轉虧為盈。

    累計上半年營5.43億元,年成長59.24%,主要是光纖通道模組第三代32G產品需求加溫,業績落底回升。營業利益2356萬元,較去年轉虧為盈。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98億元,EPS 2.51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好轉。



  • 汽零廠7月營收,橙的雙增,劍麟與智伸科較上月成長,H2估穩定回升

    2025/8/12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汽車零組件廠已公布7月營收,包括橙的( 4554 )單月營收不僅呈現雙增,同時創近4年同期新高,廣華-KY( 1338 )、巧新( 1563 )營收則較去年同期成長,但比上月下滑,至於劍麟( 2228 )與智伸科( 4551 )則較上月成長。展望第三季及下半年,巧新認為有望與上半年持平,廣華出貨動能可望於暑休後持續回升,橙的美洲、歐洲及日本市場客戶需求有機會穩定提升,智伸科預期在多項新專案進入量產期,將成為帶動成長。



    橙的7月合併營收達4258萬元,月增20%,較去年同期成長21.97%,並改寫近4年同期新高。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達2.77億元,年增21.14%,創近8年同期新高。

    橙的表示,歐洲市場持續推動經銷與直營並行的雙軌銷售策略模式,有效提升區域市場滲透率,加上美洲市場主力客戶拉貨逐步回復過往正常水準,拓展台灣地區訂單成效逐步顯現,帶動7月AM業務銷售年增31.08%,其中,以美洲、台灣地區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39.86%、122.14%最為顯著。

    廣華-KY 7月合併營收為4.45億元,受惠於美墨市場拉貨動能持續升溫,逐步消化第二季初受關稅政策干擾所形成的庫存與遞延訂單,帶動出貨逐步回穩,單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4.84%,月減3.8%;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29.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7%。

    廣華表示,儘管第二季開始美國針對從中國及墨西哥輸入的商品加徵關稅,短期對當地客戶造成備貨遞延與觀望態勢,但隨著市場對於政策方向逐步明確,自6月開始美墨市場皆有陸續回補的情形,帶動廣華在傳統汽車暑休淡季期間仍繳出單月及前7月均呈現年增表現。

    伴隨地緣政治變動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明確,廣華配合主要車廠客戶在地化生產的需求,也加速推進「北美-亞太雙基地」的全球市場佈局策略。在北美市場方面,強化與墨西哥及美國在地客戶的合作關係,導入高附加價值的模組化整合解決方案,提升產品技術門檻與接單競爭力;亞太市場則聚焦深化大陸、日系、歐系並進一步拓展韓系等供應鏈網絡,配合客戶平台升級與區域轉單需求,靈活調配區域產能與優化供應鏈彈性,降低單一市場波動風險。

    巧新7月合併營收5.81億元,月減5.84%,年成長6.12%;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42.14億元,較去年同期43.75億元減少3.68%。劍麟7月合併營收為4.35億元,較上月成長8.66%,年減0.74%。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29.5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94%。

    劍麟表示,北美、歐洲與亞洲等地區客戶出貨持穩,且波蘭廠安全帶出貨量也持續穩定成長,推升前7月合併營收登歷年同期新高水準。

    智伸科7月合併營收為6.7億元,雖有部分訂單出貨時程跨月而遞延認列,但受惠於其他事業部(含AI伺服器、半導體)之業績貢獻,整體7月營收較上月成長16.74%,年減11.88%;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45.05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42.52億元增加5.96%。

    智伸科表示,7月營收成長主要來自於AI伺服器高速運算市場對於次世代散熱模組金屬關鍵零組件的出貨量較上月成長396%。

    麗清( 3346 )7月合併營收達7億元,與上月持平,年減11.81%;累計前7月營收為50.2億元,年減1.58%。展望2025年下半年,麗清表示,下半年為汽車市場旺季,隨著中國政府持續推出的汽車銷售刺激政策,有望帶動新車市場表現,進一步帶動旗下LED車燈模組產品需求攀升,其中暢銷車款TESLA新改款MODEL-Y的前燈模組已穩定出貨,以及比亞迪海洋系列車款之車燈控制器新案出貨,中國地區銷售表現可望逐步成長。

    展望2025年第三季,劍麟表示,持續深化與全球Tier 1客戶的業務合作,目前旗下汽車事業訂單拉貨需求穩定,集團在中國、台灣與波蘭等地的產能布局亦可靈活呼應全球汽車供應鏈重組趨勢。橙的則指出,旗下美洲、歐洲及日本市場客戶需求穩定提升,帶動整體在手訂單持穩,仍持續強化胎壓監測系統於歐洲、美洲等售後服務市場的競爭優勢,擴大滿足當地大型連鎖通路門市的需求。

    巧新表示,下半年營收有望與上半年持平。廣華指出,下半年美墨地區的拉貨正逐步走出關稅帶來的陰霾,加上去年新接訂單產品陸續加入量產隊列,第三季起出貨動能可望於暑休後持續回升。但整體市場仍受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及中國價格競爭內捲影響,墨西哥披索對美元的持續性升值以及台幣不斷走強,也都為接下來的營運帶來諸多變數。

    智伸科指出,下半年在AI伺服器散熱模組、精密醫材、半導體關鍵零組件與新能源車安全系統等四大高毛利事業動能同步發酵下,能見度優於往年同期,隨著下半年多項新專案進入量產期,將成為帶動成長,其中在醫療領域,因應全球微創手術與AI智慧醫療技術的持續精進,骨科植入物、微創手術與內視鏡設備等關鍵零組件出貨持續增加,加上智伸科將啟動與主要客戶合作的多項新案,有助於進一步擴大營收規模。





  • 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一先盛後衰收跌0.06%,觀望俄烏和談及美政策動向

    2025/8/12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股週一呈現先盛後衰表現,道瓊歐洲600指數一度漲0.39%至549.20點的日高,終場倒吐0.32點或0.06%,收報546點,近日低的546.21點,為三個交易日首黑,前兩個交易日收高1.11%。



    主要國家股市表現分化,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7%為表現較佳的股指、德國DAX指數跌0.34%、法國CAC 40指數挫0.57%、義大利富時MIB指數小跌0.1%、西班牙IBEX 35指數升0.21%。

    投資人聚焦本週的美國通膨數據與俄烏和談進展。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估聯準會(Fed)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超過80%,並預測週二公布的7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3%。ING外匯策略師Pesole表示,若數據符合預期,或足以促使Fed啟動降息。

    美國政策面上,官員證實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將向華府繳交15%對華先進晶片銷售收入,換取出口許可,產品包括輝達的H20與超微的MI308晶片。總統川普則在社交媒體表示,希望中國將美國黃豆採購量提高四倍,以縮減雙邊貿易逆差。

    地緣政治上,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將於週五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就烏克蘭戰爭進行會談,市場正觀望會否釋出降溫信號,影響避險情緒與能源市場走向。

    二十大類股只有七類上漲,電信股漲1.06%最旺,包括精品在內的零售股硪.39%墊底,體育用品供應商彪馬挫4.7%為類股中最大魯蛇。



  • 觀望通膨與美俄峰會,道瓊回吐201點,那指創高回落0.3%,特斯拉漲近3%

    2025/8/12

    【財訊快報/陳孟朔】投資人觀望美國週二將公布的通膨數據及本週稍後登場的美俄領袖峰會,美股四大股指週一齊步翻空收小黑,跌幅皆在0.3%以內。其中,上週五締造今年來第18次破頂的那指,午間一度登新峰後,終場倒吐0.30%。科技七雄唯特斯拉一活口,逆勢抽高2.84%。上週週線飆漲13.3%寫五年最旺的蘋果回吐0.83%,淪為道瓊弱十之列、輝達回吐0.35%。



    政策面上,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對中國的關稅休戰延長90天,並在自家媒體平台「真實社交」(Truth Social)發文稱黃金不會被徵稅,觸發金價急挫。美元指數上漲0.3%至98.49,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收報4.279%。

    市場情緒方面,花旗上調標普500年底目標價至6,600點,意味較上週五收盤仍有約3%上行空間。美銀調查顯示,91%基金經理認為美股估值過高,創2001年統計以來新高,但68%受訪者預期全球經濟將軟著陸,僅5%認為會硬著陸。

    Fed理事鮑蔓(Michelle Bowman)則重申支持今年降息三次,並指出近期疲弱的就業數據已加強其立場,認為應在9月會議開始降息,以防勞動力市場惡化,且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不太可能造成持續性通膨壓力。

    紐約股市11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終場跌200.52點或或0.45%,收報43,975,09點;標普500指數跌16.00點或0.25%,報6,373.45點;那斯達克指數早盤創下21,549.73點新高後,收盤回落64.62點或0.30%,收報21,385.4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開高走低,小跌7.65點或0.13%,報5,670.37點,台積電ADR小彈0.11%、泰瑞達跌2.6%墊底。

    盤中重磅股表現分化,蘋果下跌0.8%,特斯拉勁揚2.9%,傳已向英國能源監管機構申請家庭用電供應許可。晶片股方面,輝達與超微同意將15%對中國AI晶片銷售收入繳交美國政府,股價分別下滑0.4%及0.3%;美光上調本季收入與獲利預測,股價收高4.1%為費半最旺個股。

    比特幣一度上漲3.33%至122,305美元,逼近上月紀錄新高,帶動Coinbase漲2.9%、Strategy漲1.3%。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擬放寬大麻管制,激勵Tilray Brands飆升41.8%、Cronos Group漲16.1%。另有消息指川普政府考慮於年底前讓房利美及房貸美重新上市,兩檔股票繼上日大漲超過兩成後,週一再追高15.1%及13.2%。



    美股盤後小黑

    美國股市週一盤後下跌,工程產品及技術供應商斯必克科技公司(SPXC US)盤後股價下跌,因該公司計畫釋股募資的消息,壓抑了買盤人氣。

    道瓊指數期指下滑10.00點或0.02%,報44,074.00點。

    斯必克科技公司盤後股價下跌3.2%。該公司表示,將委由美銀證券等金融機構代為釋出新股,藉此募集5億美元的資金。

    提供金融服務的Green Dot Corp(GDOT US)盤後股價大漲20.8%。股價的上揚,主要因為該公司第二季經調整後的營運收入為5.0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金額也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4.933億美元。





  • 台股利空中持續盤堅,PCB、軍工、台塑四寶加速衝鋒

    2025/8/12

    【財訊快報/方亞申】就在台灣面臨疊加稅率壓力下,台股週一開低走高,在台積電( 2330 )創高、台達電( 2308 )、鴻海( 2317 )、智邦( 2345 )、緯穎( 6669 )、緯創( 3231 )、台光電( 2383 )等AI相關股持續創歷史新高或波段新高下,指數又慢慢拉升;配PCB族群中低價股、軍工股、台塑四寶、部分金融股等拉升,終場上漲114.24點,收在24135.5點,成交量放大至4274.56億元。指數在面臨歷史新高不遠下,放量有其必要。只不過這次趁這第二季季報公布,不少公司因匯率轉盈為虧下,利空拉升,似乎已資金行情為主,這是要注意的。



    美股上週在蘋果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總計將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股價大漲超過10%下,帶領科技股上漲,包括博通、輝達、微軟等股價都有創新高。又只要跟政府妥協公司幾乎股價都會大漲,從輝達、超微、波音再到國防AI公司PLTR、當然現階段當紅的就是輝達、博通、超微、美光等,聯設備股科磊、LRCX、戴爾,川普誓言要將美國建設最先進AI國家,AI基礎建設包括網路、電力都是受惠者。領近期零售沃爾瑪、CSCO股價也高姿態向上。

    大摩和德意志銀行等投行策略師警告,過去4個月美股漲勢未減弱,將股票估值推向歷史高點,隨著季節性疲軟時節到來,市場將出現一定程度的拉回。只不過全球資金源源不絕流進美國,對股房市都將是利多。

    台股在台積電暫避關稅壓力後股價盤堅,而AI相關股受輝達GB200以及GB300將陸續出貨,對於下游代工鴻海、緯穎、緯創、廣達( 2382 )出貨都具有加分作用。而零組件第一線主要供應商台達電、光寶( 2301 )、奇鈜( 3017 )、智邦( 2345 )、台光電、勤誠( 8210 )、高力( 8996 )、順達( 3211 )、AES-KY( 6781 )等,加上台積電大聯盟價紛紛登上千元越來越多,包括漢唐( 2404 )、旺矽( 6223 )、富世達( 6805 )、貿聯-KY( 3665 )、穎崴( 6515 )、川湖( 2059 )、光聖( 6442 )等等,如此回頭看台積電股價反而不貴了。

    而電子股這次最整齊是PCB,從CCL及玻纖砂帶起的台光電、台燿( 6274 )、聯茂( 6213 )、金像電( 2368 )、健鼎( 3044 )、金居( 8358 )、欣興( 3037 )、南電( 8046 )、臻鼎-KY( 4958 )、建榮( 5340 )、騰輝電子-KY( 6672 )等幾乎輪動上漲,是人氣指標。記憶體大婆看好DDR4缺貨,南亞科( 2408 )、創見( 2451 )續漲。

    機器人相關股似乎不怕疊加關稅影響,包括佳能( 2374 )、直得( 1597 )、和大( 1536 )、鴻準( 2354 )、德律( 3030 )、鈞興-KY( 4571 )、和椿( 6215 )、達明(4585)、彬台( 3379 )震盪盤堅。軍工股受美國要求同盟國提高軍費至5%以上,台灣至少也上看3%,包括雷虎( 8033 )、國精化( 4722 )、中光電( 5371 )、亞航( 2630 )、長榮航太( 2645 )、龍德造船( 6753 )、漢翔( 2634 )、晟田( 4541 )、寶一( 8222 )、千附精密( 6829 )、全訊( 5222 )幾乎全面上揚。其他如京元電子( 2449 )、訊芯-KY( 6451 )、上品( 4770 )等表現也不錯。

    台塑四寶持續向淨值反彈。製鞋及成衣相對較弱勢。

    台股季線已穿越年線而上。22327點附近是中期支撐,尤其還有金融股未大動,短線10日線不破持續向歷史高點24416點挺升。成交量超過5000-5500億元時要小心。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