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巨幅升值,豐興、威致下調鋼筋報價400元/噸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鋼筋大廠豐興( 2015 )、威致( 2028 )今日開出本週盤價,因近日新台幣巨幅升值使得進口廢鋼原料成本下降,豐興、威致在反映原料成本下跌之下,順勢調降鋼筋報價,豐興鋼筋盤價下跌400元/噸,廢鋼收購價亦調降300元/噸(4月30日已先行下跌300元/噸),型鋼產品基價下跌600元/噸。南部鋼筋大廠威致鋼筋報價亦下跌400元/噸。
近期新台幣大幅升值,進口廢鋼原料成本下跌,國內廢鋼貿易商及盤商下調廢鋼價格,鋼筋電爐廠順勢調降鋼筋報價,刺激盤商及營造廠直客進場回補庫存,業者預料電爐廠可望收穫一波新接單。豐興表示,新台幣匯率大升,使得進口廢鋼原料相對成本下降,因此調降國內廢鋼,而鋼筋價格亦順勢調降,型鋼上月並未反映原料下跌,本週開始反映。
豐興本週廢鋼收購價維持在8,200元/噸,鋼筋牌價至17,400元/噸,型鋼基價維持在24,100元/噸,鋼筋、廢鋼利差在9,200元。威致本週鋼筋(竹節鋼筋SD280)牌價維持在17,200元/噸。
國際原料行情,美國大船廢鋼本週無報價,日本2H廢鋼本週無報價,美國貨櫃廢鋼本週報價下跌至288美元/噸,澳洲鐵礦砂由98.75美元/噸下跌至96.75美元/噸。
富邦金股利創新高,惟不敵大盤重挫壓力,盤中股價跌逾7.29%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富邦金控( 2881 )2日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4.25元及股票股利0.25元,合計總股利配發4.5元,總股利暨現金股利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總股利配發率41.8%,維持長期穩定平衡股利發放目標。儘管股利創新高,不過今(5)日盤中受到台股重挫衝擊,富邦金一度跌至78.8元,跌幅逾7.29%。
富邦金控2024年稅後淨利為1,508.2億元,每股盈餘(EPS)10.77元,為金控業獲利雙冠王,並連續16年榮登金控每股盈餘獲利王。富邦金控現金股利發放係綜合考量整體獲利及子公司上繳盈餘情況。子公司富邦人壽2024年稅後獲利1,026.6億元、淨值6,138.5億元,均創歷年新高,在各項指標皆符合法令規範下,已於4月29日董事會通過盈餘分派,待主管機關同意後,預計上繳現金210億元。富邦人壽上繳現金股利後,2024年底資本適足率仍維持350%以上,顯示富邦人壽財務業務健全、資本水準充裕。
除現金股利之外,富邦金控此次同時配發股票股利每股0.25元,提供股東繼續持有股票或轉換為現金的選擇。富邦金控表示,發放股票股利雖然短期會造成小幅的稀釋情形,但也代表對未來經營績效的信心,整體而言,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之組合可望提供股東更好的實質收益。此次配發股票股利為資本公積配股,對股東而言,取得股利時,依台灣稅法規定,毋需繳納所得稅。
杏一近期新醫院、院內型門市有斬獲,正向看2025年營運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杏一醫療( 4175 )2024年下半年轉盈,並一舉彌平上半年虧損,全年每股盈餘(EPS)1.6元。經營階層指出,下半年營運轉好代表公司調整方向正確,2025年營運策略調整會持續,落實以客為中心的營運策略,但展店腳步也不會停,近期在新醫院及院內型門市都有斬獲。
杏一近年順應商場與醫院統包的發展趨勢,藉由經營商場,持續取得院內展店的優勢,並延伸至院外與社區型門市,完整串聯急性、慢性、長期居家保健與補助器具等需求,形成涵蓋醫院診療至居家照護的全域服務模式。截至2024年底,台灣共設有226家醫院型門市、87家社區型門市,另有27座營運中的商場,其中台灣23座,大陸4座。2024年會員總數達到424萬人,創下新高。門市分佈以醫院的院內外與社區型據點為主,三者大致平均。
2024年合併營收為77.34億元,年成長3.87%。因應少子化與缺工帶來的影響,杏一積極在人才培育、商品政策與行銷策略調整,下半年效益顯現重回成長軌道,不僅彌補上半年虧損,第三季EPS為0.48元,第四季提升至1.41元,有效收斂上半年虧損,全年累計EPS為1.6元。針對產品組合與行銷策略進行修正後,第三季毛利率回升至31.95%,第四季(周年慶期間)仍能維持在31.63%,全年平均毛利率為30.81%,顯示調整方向正確,未來將持續執行相同策略。
大陸地區2024年營收為1.983億元,雖恢復成長但尚未回到往年水準。當地經濟未見明顯復甦,消費亦持續緊縮,加上中美關稅戰爭帶來影響,目前仍維持保守經營態勢。未來仍將關注適合的展店與展場機會。
展望2025年,杏一表示,持續強化商品核心競爭力,持續進行商品優化升級,提供完整的廣告商品與自有商品組合,滿足不同客層需求,以及全面升級通路與會員服務。而數位整合與會員商機方面,也會逐步推出新功能提升服務便利性,深化與會員連結。內部調整會持續推進,但展店計畫仍為今年推動重點之一,針對優質標的仍會積極尋覓,近期已在部分新醫院與院內型門市取得成果。
近年藥局整併趨勢明顯,總經理蔡德忠表示,連鎖化比例提升使整併趨勢更加顯著,但市場持續擴展新店之際,也面臨缺工挑戰。若未來有合適機會,公司樂觀看待並會審慎評估參與,藉此提升產業競爭力與服務品質。
劉克振看旺AI未來十年大成長,研華重磅回歸COMPUTEX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IPC龍頭大廠研華( 2395 )週一(5日)宣布,將以「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為主軸,重磅登場2025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看好未來十年AI大成長,積極佈局相關商機。這次COMPUTEX將透過一系列主題論壇、展覽與線上直播活動,攜手全球客戶及夥伴共同探索AI邊緣運算潛能。
此外,研華亦將於5/19率先舉辦年度論壇,廣邀全球科技領袖齊聚,前瞻探討AI與邊緣運算的未來趨勢。緊接著於COMPUTEX展期分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及二館盛大展出,全面展示AI邊緣運算多元解決方案,現場同步舉辦超過20場以上的主題座談直播節目。
研華亦獲邀於本屆COMPUTEX Forum:Robotics and Edge AI發表專題演講,擘劃AI機器人與邊緣運算應用藍圖,共同打造生態系聯盟,以期賦能下一代邊緣AI機器人技術。
劉克振表示,在AI與邊緣運算快速發展的浪潮下,研華將持續精進技術能力並落實多元產業應用。今年研華以「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為主軸,貫穿COMPUTEX系列活動,期透過WISE-Edge平台實現邊緣端軟硬體整合,助客戶掌握先機。
順應邊緣AI蓬勃發展的趨勢,研華於相隔12年後強勢回歸COMPUTEX南港展覽館主會場,於一館及二館同步設立展區,一館設立品牌館,以「邊緣智慧系統」、「邊緣協同與 AI Agent」和「關鍵產業應用」三大展示主軸,橫跨十大應用主題,從平台整合、邊緣運算到Edge AI服務,積極拓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自主系統及機器人、視覺智慧、能源、環境及農業等重點領域,全面推動各產業的安全性、效率與智慧化升級。
二館展區則聚焦智慧零售、智慧城市等智能服務領域,並首次在亞洲亮相Advantech-AURES解方,展示源自歐洲知名POS與自助服務產品,為零售及服務業注入智慧新動能。
研華週一(5日)舉辦2025 COMPUTEX展前媒體說明會,劉克振偕同四大事業群最高主管-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智能系統事業群總經理蔡淑妍、智能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江明志、物聯網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林清波共同出席,說明COMPUTEX的佈局。
廣運結盟嘉實多擴大AI液冷解決方案合作,台美墨日等地齊佈局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廣運( 6125 )集團旗下子公司金運科技今天與英國石油(BP)旗下嘉實多熱管理事業部宣布液冷策略聯盟並簽約,攜手推動全球AI資料中心市場水冷解決方案。廣運執行長謝明凱指出,目前雙方已在台灣、美國、墨西哥、日本、東南亞包括新加坡與巴拿馬等地布局,美國已有兩個案例成功落地,並進行三個與AI資料中心相關案子,台灣也與伺服器廠合作。
謝明凱指出,此次合作不僅限於現階段的資料中心應用,雙方亦看準未來更大的發展格局,計劃拓展至CDU水冷數據中心與5G基地台等領域。
金運科技營運長高丁賀表示,過去專注於電子代工服務領域,亦曾經為蘋果MFi認證合格生產廠商,金運科技2025年3月完成集團內部熱傳事業群的分割合併,布局資料中心水冷解決方案,並運用數位孿生平台,進行先進的AI資料中心(AIDC)設計模擬,這次與加嘉實合作及整合是全球性。
謝明凱指出,目前雙方已在台灣、美國、墨西哥、日本、東南亞包括新加坡與巴拿馬等地布局,美國已有兩個案子落地,也有3個與AI資料中心相關案子進行中,台灣也與伺服器廠合作,未來雙方會有更多合作機會,數據中心到5G機台都是會發展。
嘉實多熱管理事業部全球負責人黃建棠指出,AI發展是資料中心主軸,擁有散熱技術及熱管理,液冷是唯一核心管理技術,公司拓展台灣以外商機及市場,努力深耕在地服務並尋求全球不同機會。他說,AI數據資料中心及技術是一個生態圈的形成,與金運攜手尋求商機。
黃建棠指出,金運科技憑藉其水冷CPU技術與電子代工實力,加上與英國石油旗下水冷領導品牌加嘉實多熱管理事業部的合作,將能提供具競爭力的高效能、永續型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強化全球市場佈局與技術領導。
黃建棠進一步指出,雙方將共同推動高效水冷CPU系統與先進冷卻液技術,為全球市場提供具競爭力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實現效能、可靠性與永續發展的目標。
嘉實多以直接晶片冷卻液PG25等創新技術,為資料中心、能源儲存系統提供先進熱管理解方。此次與金運科技結盟,雙方盼能打造一站式液冷生態圈,從AI、機器學習到雲端運算全面支持未來基礎設施升級。
LEO衛星發射加速受惠大,美系外資調高昇達科目標價至626元、喊買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亞馬遜(Amazon)啟動低軌道(LEO)衛星星鏈部署計畫,首批衛星中的27顆在4月28日成功進入LEO軌道。最新出爐美系外資報告指出,2025–2030年更是太空基礎建設加速建置期,隨著越來越多科技巨頭投入LEO衛星建置,昇達科( 3491 )將成為早期受惠者。昇達科首季LEO營收占比已過半,預估2028年攀升至76%,以2028 EPS的本益比20倍預估,將目標價由588元調升至626元,維持「買進」評等。
Amazon啟動LEO衛星星鏈部署計畫,4月28日首批3,236顆衛星中的27顆已成功進入LEO軌道。美系外資指出,與Starlink相比,Amazon在Project Kuiper中更依賴外部供應鏈進行製造與設計,這也為供應商創造更多參與機會與更高的獲利空間。
LEO衛星將在6G時代成為標準服務,預計於2030年商轉,而2025–2030年將是太空基礎建設加速建置期。隨著越來越多科技巨頭投入LEO衛星建置,預期昇達科將成為早期受惠者。
2025年第1季,LEO衛星收入已佔昇達科總營收超過50%,預估至2028年此比重將達76%。全球LEO衛星產業報告中所提,2025年將是快速佈建的一年,美國、歐洲與中國的主要業者(包含 Landspace 與其他參訪對象)正積極爭取最有利的軌道與頻譜。
昇達科第一季財報符合預期,因LEO衛星營收占比提高,有助支撐獲利能力,美系外資微調升毛利率預估,也調高營業費用(opex)預估約2%–5%,以2028 EPS的本益比20倍預估,將目標價由588元調升至626元,維持「買進」評等。
新台幣持續高速升值,指數回測5日均線
2025/5/5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國股市延續彈升,道瓊上漲1.39%、S&P500上漲1.47%、Nasdaq上漲1.51%、費城半導體上漲3.52%。美國第一季GDP萎縮0.3%,較去年第四季2.4%增速放緩,也是2022年以來首見負成長,主要架構在進口大幅增加與消費者支出放緩,應是與川普關稅帶來不確定性預期心理有關。聯準會將在台灣時間週四凌晨宣布決議,一般預估按兵不動的機率高,然而面臨通膨再起與經濟衰退兩邊拉扯,加上川普不斷要求降息,國際政經局勢仍備受考驗。此外,半導體關稅決議或將於本週出爐,對台灣影響相當重大。
日本股市休市一天,上週已站回到60日均線之上,日KD指標來到80以上高檔區,韓國股市今日也是休市一天,近期持續在60日均線附近震盪,中國上證與深證指數休市,目前都是維持在20日均線之上震盪,香港恆生指數休市,近日反彈已逼近60日均線。新台幣繼上週五單日升值1角後,今日早盤直接升破30元整數關卡,幅度突破4個百分點,美元指數仍在100附近,過於快速的升值,除了留意外資籌碼動向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出現回貶,將會衝擊出口產業,包含毛利率、獲利與美元資產的部分,金融股則要留意美債。
加權指數受到匯市影響,尤其電子與金融權值股表現弱勢,櫃檯指數也隨加權指數走低,匯率惟短線觀察重點。第一季財報與4月營收陸續出爐,高毛利公司相對有機會對抗匯率變動。
網通廠Q1財報陸續出爐,中磊、正文毛利率有守,明泰、仲琦小虧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網通廠首季財報陸續出爐,中磊( 5388 )、正文( 4906 )、明泰( 3380 )、仲琦( 2419 )單季營收都呈現年減,中磊、正文毛利率逆勢提升,EPS分別為1.02元、0.15元。明泰在毛利率降、營業費用增雙夾擊下,營運轉虧,每股虧損0.2元,同集團的仲琦毛利率小增,虧損收斂,每股虧損0.05元。
中磊第一季持續受市場調整影響,單季營收113.54億元,年減近3成,惟產品組合轉佳帶動單季毛利率提升至19.1%,營益率因營收規模縮而減至3.2%,較去年同期的5.3%下滑2.1個百分點,稅後淨利3.05億元,年減54.7%,每股盈餘1.02元。
正文首季營收51.54億元,年減10.52%,毛利率小增至12.11%,相較前一季度以及去年同期皆為正成長,主要是商業模式調整、直接供貨比例逐漸提高的帶動;稅後淨利6178萬元,年下滑12.93%,每股盈餘為0.15元。正文表示,高規格新產品即將導入市場,將為整合型產品帶來營收動能,亦是直供業務拓展上的一大步,未來搭配產品組合以及營運策略的調整,毛利率有望持續改善。
明泰首季營收45.2億元,年減12.66%,持續受到客戶庫存調整影響;毛利率下降1.11個百分點至18.35%,營業淨損1.08億元,歸屬母公司淨損1.06億元,每股淨損0.2元。
仲琦首季營收18.95億元,年減10.14%;毛利率19.34%,優於去年同期18.97%;稅後淨損1,760萬元,較去年同期稅後淨損2,939.8億元收斂,每股虧損0.05元。
新台幣強升+迎旅遊旺季,旅行社類股歡慶,族群股價同步勁揚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即將迎來端午連假及暑假出國旺季,加上台幣升值效應,有利旅行社成本結構,激勵今日旅行社類股股價同步勁揚,其中,易飛網( 2734 )、燦星旅( 2719 )攻上漲停鎖死,雄獅( 2731 )、鳳凰( 5706 )、五福( 2745 )、山富( 2743 )、旅天下(6961)早盤股價也大漲逾半根,為台幣強升下的受惠概念股。
台幣今日再度強升,早盤兌美元匯率再見2字頭,最高觸及29.925元,在台幣升值下,不僅有利旅行社採購國外旅遊元件,可望降低營運成本,優化毛利率水準,在需求面而言,隨台幣升值放大購買力,也可望帶動民眾出國意願提升。
此外,6月底開始將步入暑假旅遊旺季,雄獅觀察,今年旅遊市場熱度持續升溫,不僅短線需求強勁,長程旅遊方面,今年暑期訂單成長超過2成,奧捷經典行程更是搶手,已銷售超過6成,普遍呈現「超前部署」趨勢。
旅天下則表示,2025年第一季出團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20%,除了暑假買氣旺,訂單能見度更已達第四季。由於2025年國人最愛旅遊的國家仍以日本居冠,今年將持續擴張日本包機佈局,長程線方面也將強化歐洲旅遊網。
與德國藥廠Aristo簽訂合作意向書,懷特止痛新藥進軍德國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懷特新藥( 4108 )今(5)日宣布,與德國知名藥廠 Aristo Pharma完成簽署合作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 LOI),雙方就懷特旗下新藥「懷特痛寶」展開德國查驗登記,攜手推進產品於德國及歐洲多國上市,懷特也將收取授權金。
懷特新藥總經理李伊伶指出,Aristo為德國極具規模的知名藥廠,在德國與西班牙擁有五座生產基地,據點橫跨歐洲近20國。2022年營收超過5億歐元,產品涵蓋處方藥、非處方藥、植物藥和醫療器材,擁有豐富且強大的研發、生產製造與銷售能力。
統計顯示,2023年德國止痛藥市場規模達1.86億美元,預計至2033年將成長至3.05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達5.07%;隨著歐洲人口老化與慢性疾病比例攀升,對安全性高、高效的術後疼痛管理藥物需求漸增,特別在門診手術比例提升、住院日數縮短的趨勢下,患者更需要安全、便於攜帶出院使用的止痛方案。
懷特新藥指出,「懷特痛寶」為口服劑型的中重度疼痛止痛藥,具低成癮性、低呼吸抑制等安全優勢,有效成分非管制藥品,使用受限較少,口服劑型也大幅提升用藥便利性與病患依從性。目前在台已進入台灣多家指標醫學中心,包括三總、高榮、振興、新光、中榮及中山附醫等,業績穩定成長。
李伊伶表示,Aristo Pharma在止痛領域具備豐富市場經驗,於德國、西班牙與葡萄牙等地建立穩定業務基礎,長年深耕當地醫療與藥局通路,推廣動能強勁。此次雙方合作,將借重其通路優勢,協助「懷特痛寶」加速打入歐洲市場,擴大全球業務布局。
達發首季EPS 4.36元,估Q2營收季、年雙增,全年維持年增論調
2025/5/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IC設計業者達發( 6526 ),第一季每股淨利4.36元,第二季部分預估營收可季增與年增,而今年全年則維持原訂的年增論調,毛利率部分,排除存貨跌價與呆滯損失回沖利益影響,毛利率約目標48-50%。此外公司也提到,股利配發率維持在8成,目前沒有啟用庫藏股的規劃。
達發受惠於寬頻在歐洲運營商的耕耘發酵、BTA和GNSS受惠客戶為因應關稅不確定性而提前備貨,第一季營收52.2億元,季增8.1%,年增36.5%,至於第一季的毛利率為51.7%,季減2.0個百分點,單季營業費用為19.6億元,第一季稅後獲利7.3億元,單季每股淨利4.36元。
展望第二季,單季營收將可季增以及年增,主因,第一,寬頻專案持續落地,尤其在歐洲市場;第二,乙太網16/24ports交換器出貨增加,以及低軌衛星需求。全年展望部分,維持原先的年增論調,動能取自,BTA新客戶、商務耳機布局發酵,部分客戶提前備貨,以及九暘和STB貢獻等。
此外,達發也揭露,公司在光通訊方面有所斬獲,包括,今年首季已量產新的模組廠客戶,將有望打進新的雲端服務提供商;第二,隨著新的LLM推出,公司50G SerDes的需求較先前強勁;第三,今年將量產TIA。
科技股領漲,道瓊歐洲600指數上週五上揚1.67%,連九升,週線連三紅
2025/5/5
【財訊快報/陳孟朔】科技股領漲下,歐股週五締造連九紅,幾乎收復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公告引發的全部失地,且創下一年來最長長紅紀錄,就業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市場降溫但仍堅韌之後,上漲動能進一步提升。
道瓊歐洲600指數2日收高8.83點或1.67%,收在536.43點,為4月2日以來最高,與川普4月2日宣布徵收美國百年來最高關稅收在536.92點相差不到0.5點。此後他暫停有些關稅,投資人押注美國會跟主要合作夥伴進行貿易談判。該指數目前比3月創下的紀錄高點低約5%。道瓊歐洲600指數週線再漲3.07%,連三紅,前兩週大漲了6.8%。最新收盤價若與4月7日觸及的波段低點464.26點相比,不到四週,急彈72.17點或15.5%。
Ecofi駐巴黎的股票基金經理Karen Georges表示,「這些數據乍一看令人安心,因為它顯示經濟衰退可能並非近在眼前,短期來看,對於仍然脆弱的市場來說,這些都是不錯的數字。」
Carmignac投資委員會成員Kevin Thozet提到,「政策不確定性似乎已見頂,如果再加上財報相當樂觀的話,整體背景沒那麼糟。」
美國就業數據優於預期,加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降溫,投資人再度吸納風險資產,帶動歐美股市上週五急升,科技股急飆3.4%,為二十到大類股買氣中心所在,BE半導體大漲5.79%最旺,騰訊大股東、南非Naspers 旗下Prosus漲6.6%稱后。
二十大類股只有電信和公用事業股示弱,各跌0.14%和0.89%。
英股連15紅創歷來最長長紅紀錄,富時100指數收盤攀升1.17%或99.55點,收在8596.35點,為4月1日以來最高;德國DAX指數急漲2.62%或589.67點;法國CAC40指數上揚2.33%或176.61點;義大利富時MIB指數收高1.92%或723.12點;西班牙IBEX35指數收高1.2%或158.90點。
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非農業職位增加17.7萬個,市場預期增加13萬個;失業率為4.2%,符合預期。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在其社交平臺TruthSocial發文,呼籲Fed降息,強調物價已回穩,應盡快降息。投資人則押注局方今年將有約4次降息的機會。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近期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訊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此正在進行評估。
非農報告等傳佳音,美股指數齊揚,道瓊、標普連九紅收復對等關稅後失地
2025/5/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4月非農業就業報告優於預期,紓緩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加上媒體報導美中或很快就貿易問題展開磋商,有利投資氣氛,淡化蘋果和亞馬遜財報公布後股價連袂下挫的利空;道瓊工業指數2日午間一度大漲633點,終場收高約564點或1.39%,與標普同創連九紅佳績。標普漲1.47%,連九揚,則為2004年來最長升浪且完全收復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後的所有失地。
晶片股為買氣中心,費半急彈3.52%,台積電ADR抽高3.8%;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漲1.51%,科技七雄只有蘋果和亞馬遜吃癟各跌3.74%和0.12%。Meta大漲4.34%最旺,谷歌漲1.86%,輝達、微軟和特斯拉依序漲2.59%、2.32%和2.38%。
經濟數據上,美國4月非農業職位增幅從3月向下修訂後的18.5萬個,放慢至17.7萬個,但遠高多過預期的13.8萬個,顯示華府關稅政策對企業招聘計劃暫未造成重大影響,而3月職位主要由醫療護理行業帶動,運輸和倉庫職位增幅升至去年12月以來最多,反映關稅實施前進口活動增加,但製造業職位減少1,000個。失業率維持於4.2%,符合預期;就業參與率為62.6%,相較3月及預期高0.1百分點;平均時薪年增幅維持3.8%,略低過估算的3.9%。
數據公布後,川普再次於社交媒體呼籲Fed調低利率,並提到美國經濟處於「過渡階段」,關稅正帶來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收入,同時,汽油價格降至多年低位,雜貨和能源價格,以及抵押貸款利率均向下,而且就業市場強勁,並將有更多利好消息。
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美國經濟研究主管Olu Sonola表示,最新就業報告所顯示的「R」字,代表強韌(resilience),而肯定並非衰退(recession),惟基於貿易政策勢拖慢經濟,未來前景不能太過樂觀。
紐約股市2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收在41,317.43點,為4月2日以來最高,大漲564.47點或1.39%;標普500指數漲82.53點或1.47%,報5,686.67點為3月27日以來的高點;那指漲266.99點或1.51%,報17,977.73點為3月25日以來最高;費城半導體指數急漲149.39點或3.52%,報4,397.05點為3月27日以來的高位。
週線而言,道瓊攀升3%、標普上揚2.92%、那指漲3.42%、費半也漲3.42%,四大指數週線同步連二紅。
題材股上,蘋果及亞馬遜均警告今季財報將受關稅影響,股價分別逆市挫3.74%及0.12%,亞馬遜一度挫2%,盤中一度大跌逾5%的蘋果則是表現最差道瓊成份股;支付公司Block調低全年獲利指引,股價急瀉20.4%,為5年來單日最殺;Airbnb唱淡前景,股價仍上揚1%。
據美國銀行引述EPFRGlobal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為止一週,全球股票基金吸資83億美元,但美股基金失血89億美元,連續3週出現贖回;美債基金現45億美元資金流出,為2023年12月以來最大;黃金基金淨流出15億美元,為1月以來首次出現贖回。
紐油與布油上週五回吐逾1%,週線急跌7%連二黑,近兩個月來最弱
2025/5/5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憂慮石油出口國組織及盟友(OPEC+)下個月將進一步保持較快增產速度,供過於求情況或變得嚴峻,消息牽動國際油價週五跨步下跌,兩大期油週線急跌約8%創下3月以來最大。
紐約6月期油急跌2.5%,失守58美元關口,至每桶57.74美元日低後,終場收在58.29美元,跌1.6%,週線急吐7.5%連二黑;布蘭特6月期油跌1.4%,收報61.29美元,週線急挫6.9%連二黑。兩者同創3月初以來單週最殺紀錄。
OPEC+較早時公布,將提前在最近一週六舉行網上會議,討論6月產量事宜,會議原定下週一召開,暫時不清楚提前召開會議的原因。市場近日傳聞,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兩大產油國,支持6月繼續每日增加41.1萬桶原油產量,增幅與5月相同,高於原定的13萬桶水準。消息牽動油價下滑。
United ICA Penergy的Scott Shelton表示,受到增產消息及環球經濟可能放緩的憂慮拖累,油價最近一週持續偏軟。
另一方面,中國商務部表示可能與美國談判關稅問題。Onyx Capital的Harry Tchilinguirian指出,市場揣測貿易爭拗有望緩和,經濟衝擊較預期小,有助原油需求維持平穩增長,雖然這種假設只屬初步,仍足以限制油價跌勢。
瑞銀分析員Giovanni Staunovo表示,美國就業數據較預期佳,刺激美股上升,也對商品價格有利。
美國油田服務商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最近一週鑽油井數量下降,是三週來首見。消息對油價影響有限。
美國3月份工廠訂單月增4.3%,增幅創去年7月來最大
2025/5/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工廠訂單表現強勢,月比值創去年7月份以來最大增幅。
美國普查局數據上週五發布的顯示,3月份工廠訂單較前月成長4.3%。此前34位受訪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成長4.5%,預估區間介於成長0.1%至成長8%。
2月份工廠訂單數據由初報的成長0.6%,修正為成長0.5%。
不含運輸的新訂單3月份下降0.2%,2月份數據為成長0.3%;不含國防設備的新訂單3月份成長4.8%,2月份數據為成長0.4%。
3月份不含飛機的非國防資本品新訂單成長0.1%,2月份數據為下降0.4%;3月份耐久財訂單成長9.2%,此前為成長0.8%。
香港金管局上週五買入創紀錄規模美元,以捍衛聯繫匯率制
2025/5/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在港幣升至交易區間上限後,香港為捍衛聯繫匯率制進行了干預,買入創紀錄規模的美元。
香港金管局上週五賣出約465.39億港幣(60億美元),根據金融媒體可回溯至2004年的數據,買入美元規模創單日最高紀錄。
香港金管局紐約代表處官員在電話中證實了交易,這是2020年以來首次進行此類干預。
在金管局採取最新行動之際,美元走軟,推動港幣逼近1美元兌7.75-7.85港幣的交易區間強方。當局最近也曾進場干預,但是是賣出美元,包括在2022年和2023年,這些時候港幣面臨的是突破交易區間弱方的風險。
香港金管局出手干預以限制港幣漲勢,正逢地區其他貨幣當局在因應匯率波動。地區貨幣走強是因為對中美或將貿易談判的樂觀預期推動,自川普上個月大幅對中國加徵關稅以來中國首次透露出或與華府磋商的口風。
川普的貿易政策衝擊了金融市場,並引發一些人質疑美元的避險地位。交易員們做空美元,並在多年增持之後紛紛將資金撤出美國資產。
一項衡量美元兌換10種主要貨幣的即期指數4月份創下2022年以來最差月度表現,今年迄今已下跌6.5%。
美國4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17.7萬人,高於預期,失業率持平4.2%
2025/5/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引發不確定性,但是美國4月份就業成長強勁,失業率保持穩定,然而經濟專家預計美國貿易政策將在未來幾個月衝擊企業招聘計畫。
美國勞工統計局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7萬人,增加人數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13.8萬人,此前兩個月的數據則有所下修。
4月份失業率保持在4.2%不變,表現符合預期。
這份報告顯示,勞動力市場繼續緩慢降溫,表明面臨關稅的高度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的動盪,企業尚未顯著調整招聘計畫。大多數經濟專家預計,高額關稅的最大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顯現。
信評機構惠譽評級美國經濟研究主管Olu Sonola在報告中表示,這是一份整體不錯的就業報告。但是在貿易政策可能對經濟構成拖累的背景下,應暫且抑制對未來前景的過度樂觀情緒。
4月份的非農就業成長較為廣泛,主要由醫療行業引領。運輸及倉儲行業就業人數創去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暗示在企業抓緊搶跑關稅之際,進口激增,相關企業活動提振了對勞動力的需求。與此同時,製造業就業職位則有所減少,該行業產出出現自2020年以來的最嚴重萎縮。
聯邦政府連續第三個月裁員,這是自2022年以來的最長裁員週期,反映了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門縮減聯邦人力和減少政府支出的行動。
經濟專家還密切關注勞動力供需動態對工資成長的影響,尤其是通膨風險再次升溫的背景下。報告顯示,4月份平均時薪成長0.2%,較3月放緩。與去年同期相較,平均時薪成長3.8%。
經濟專家普遍預計,未來數月裁員潮將加速,因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擴張計畫擱置。聯合包裹預計將裁員2萬人,因其預計線上購物需求將走弱。富豪集團和Cleveland-Cliffs Inc等其他企業也在採取措施裁減職位。
年底交棒阿貝爾,巴菲特稱未來50年不賣日股,惟擔心美元貶值效應
2025/5/5
【財訊快報/陳孟朔】目前高齡94歲的投資大亨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結束個人作為全球最著名、最受尊敬的投資家的職業生涯,他表示將於2025年底卸任波克夏海瑟威執行長一職,並將權力移交給副董事長阿貝爾(Greg Abel)。
巴菲特執掌波克夏長達60年之久,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億萬富翁以及美國的成功典範。上週六(3日)舉行的波克夏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在大會結尾時說:「我認為時機已經到,阿貝爾應該在今年年底成為公司的執行長。但個人還會『閒晃一下,可以想見在一些情況下發揮作用』,但『最終決定權』將在阿貝爾手中。」
阿貝爾是加拿大人,在波克夏2000年收購MidAmerican Energy時,跟進加入波克夏,迄今任職25年。
在資本配置方面,阿貝爾表示,他將繼承巴菲特耐心的價值投資風格,並隨時準備在良好的機會出現時,部署波克夏逾3000億美元的現金。
巴菲特最初以輕鬆的語氣感謝蘋果執行長庫克,「在蘋果發布最新財報後,我收聽庫克5月1日下午的電話會議,這是我聽的唯一季度投資電話會議,我有點不好意思說,庫克為波克夏賺的錢,比我為波克夏賺的多得多」。
他也指出,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選擇庫克作為繼任者時,確實做出正確的決定。「我曾短暫認識賈伯斯,他英年早逝,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夠創造蘋果;而除了庫克之外,也沒有人能將蘋果發展到如今的水準。」
感性過後,開始進行提問階段,被問到有關貿易現況,巴菲特批評關稅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想法,重申貿易不應該成為武器的想法。「在美國,我們應該尋求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我們應該做我們最擅長的事,他們也應該做他們最擅長的事」。「如果全球有75億人不太喜歡你,但有3億人卻自認表現很好,我認為這是巨大的錯誤。」不過,巴菲特自始自終並未直接提到川普。
而被問及如果日銀未來升息,巴菲特是否會停止投資日本股票時,這位「奧馬哈先知」堅定地說,他不會出售股票。「在未來50年內,我們不會考慮出售這些資產,日本的紀錄非凡,蘋果、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在日本的業務也一直表現良好」。
巴菲特說,他投資日本五大商社,包括三菱商事、丸紅株式會社、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和住友商事,給他極好的待遇,並表示與這些公司建立的關係是「超長期的」。
截至去年年底,波克夏對這五大商社投資額已達235億美元。
當被問及波克夏的貨幣考量和潛在對沖措施時,巴菲特表示,他擔心政府傾向於做出導致貨幣貶值的決策。 「美國的財政政策讓我感到害怕,因為制定的方式和所有動機,都是為做很多可能用錢製造麻煩的事情,但這不僅限於美國,而是全世界都存在。」
他提到,貨幣的價值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們沒有任何很好的系統可以克服它」。巴菲特的說法,呼應其年度報告的內容,「如果財政愚蠢行為盛行,紙幣的價值就會蒸發。在一些國家,這種不計後果的做法已經習以為常,而美國在短短的歷史上就曾瀕臨崩潰。固定息票債券無法抵禦貨幣失控的衝擊。」
不過,巴菲特對過去幾週令投資人感到不安的股市波動不以為然。「過去30到45天發生的事情,真的不算什麼,在過去60年裡,波克夏海瑟威的股價曾三度腰斬,但這些期間公司並沒有出現任何根本性問題」。美股近期的走勢不應被描述為「巨大」的波動,「這並不是一場劇烈的熊市或類似的情況」。
巴菲特認為,其他時期與投資人目前面臨的時期「截然不同」,「如果你的股票下跌15%,對你來說很重要,那麼你需要採取一些不同的投資理念,因為世界不會適應你,你必須去適應世界」。
在美國總統川普暫停對其他國家徵收最嚴厲的關稅之前,標準普爾500指數在4月及波段低點時,自峰頂回落近20%,如今較歷史高點下跌約8%。
中國傳對131項美國進口商品豁免關稅,進口總值約400億美元
2025/5/5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中國已悄然開始對部分美國商品豁免關稅,相關商品的進口總額可能達到約400億美元,占去年中國來自美國進口商品總額約24%,反映中國在緩解中美貿易戰對本土經濟的衝擊。
報導內容提到,過去一週,一份包含131項美國商品的豁免清單在貿易商和企業當中流傳,當中包括藥品和工業化學品等。目前尚不清楚該清單的來源,也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6家在華企業已在未繳納關稅的情況下,進口清單上的商品。中國此舉是呼應美國總統川普早前豁免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包括對華145%關稅的舉措。
據蘭德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估算,美國這些豁免措施適用於價值約1020億美元的商品,占去年美國自華進口總額約22%。
中國關稅豁免力度與美國大致相若,顯示此舉更多出於戰略考量,旨在與美國行動保持一致,而非單純釋出善意。
另路透引述兩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已經制定一份獲豁免125%關稅的美國製造產品清單,包括部分藥品、晶片及飛機引擎,並且正低調通知相關公司有關的政策。
中國當局尚未公開這份白名單的具體內容,亦不清楚名單中有多少商品。據悉,一家美國製藥業者已獲上海浦東政府通報有關白名單的消息,亦有些公司被要求私下聯繫當局,自行查詢其進口產品是否符合豁免條件。
此外,兩個其他消息來源透露,中國還在對企業進行調查,以評估關稅戰的影響。
台股將挑戰回補缺口,留意快速升值的影響性
2025/5/5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國股市延續彈升,道瓊上漲1.39%、S&P500上漲1.47%、Nasdaq上漲1.51%、費城半導體上漲3.52%。個股方面,蘋果下跌3.74%、NVIDIA上漲2.59%、微軟上漲2.32%、Google上漲1.86%、Amazon下跌0.12%、Meta上漲4.34%、Tesla上漲2.38%、AMD上漲2.22%、ARM上漲6.82%、高通上漲3.4%、Broadcom上漲3.2%、美光上漲3.79%、Intel上漲3.2%、台積電ADR上漲3.8%、聯電ADR上漲4.85%、日月光ADR上漲4.6%,台指期貨夜盤上漲158點。
美國第一季GDP萎縮0.3%,相較去年第四季2.4%增速放緩,也是2022年以來首見負成長,不過主要是架構在進口大幅增加,與消費者支出放緩,都可能與川普關稅帶來不確定感的預期心理有關。聯準會將在台灣時間週四凌晨宣布決議,雖然一般預估按兵不動的機率高,不過面臨通膨再起與經濟衰退兩邊拉扯,加上川普不斷要求降息,備受考驗。此外,半導體關稅決議或將於本週出爐,對台灣影響相當重大。
德國股市上漲2.62%、法國股市上漲2.33%。上週五的亞洲股市,日本股市延續反彈,站回到60日均線之上,日KD指標來到80以上的高檔區,韓國股市持續在60日均線附近震盪,中國上證與深證指數休市,目前都是維持在20日均線之上震盪,香港恆生指數延續反彈,朝向60日均線靠攏。美元指數在100附近,日圓貶值回到145円,新台幣持續升值,且速度加快,盤中甚至一度來到30.765元,最終收在30.96元,單日升值1.03角、3.22%,過於快速的升值,要留意外資籌碼的動向,以及對產業的影響性。
加權指數上週五在台積電( 2330 )搭配AI相關權值股的強勢帶動之下,開高且收在最高,終場上漲552.61點、2.73%,收在20787.64點,成交量為3273.11億元,指數站上20000點整數後,睽違11個交易日量能終於突破3000億元,雖然相對落後於日韓等市場已完全回補缺口,不過也收復對等關稅所產生跳空缺口一半的跌幅,5日與10日均線轉為上彎,20日均線即將扣抵最低值,也代表將有高機率轉為上彎,有助挑戰60日均線與完全回補跳空缺口,日KD指標交叉向上後延伸,進入80以上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增加,越靠近60日均線則壓力越大。
櫃檯指數則屬開高走平格局,終場上漲3.91點、1.78%,收在223.89點,成交量為1030.77億元,整個4月僅有4月9日一個交易日成交量能高於1000億元,5月第一個交易日量能回溫,維持緩步增溫則局,將持續挑戰4月7日長黑K棒,短期均線上彎,日KD指標進入80以上的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增加,中長期均線下彎壓力雖不易化解,不過仍可望隨國際股市朝60日均線靠攏。
台積電上漲4.63%,帶動台股今日強勢表態,電子權值股包含鴻海( 2317 )、廣達( 2382 )、台達電( 2308 )、緯穎( 6669 )、智邦( 2345 )等,漲幅都是超過4個百分點,次族群也呈現普遍上漲。傳產股方面,貨櫃航運、散裝航運、能源、重電與電線電纜,也都出現較為明顯的漲勢。至5月中旬將是第一季財報密集公告期,也有不少法說會,可留意展望較佳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