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公布,7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持平29分
2025/8/28
【財訊快報/編輯部】國發會今日公布,114年7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9分,與上月持平,燈號續呈綠燈,各構成項目分數均無變化。雖然領先指標持續下滑,但同時指標仍維持上升,顯示國內景氣整體穩定,但後續走勢仍需密切關注。
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與應用快速擴展,主要國家積極布建相關基礎設施,加以上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預期將帶動電子與資通訊產品需求,進而挹注出口動能。在投資方面,AI需求推升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封測廠商擴大資本支出,國際大廠也加快在台設立研發與資料中心;同時,政府積極推動數位化與低碳化轉型,預料可進一步增添投資力道。
在消費方面,股市回升帶來財富效果,加上上市櫃公司獲利提升,有助於調薪與發放獎金意願增加,再加上政府持續減輕民眾稅負,可望提升家戶可支配所得,支撐內需消費成長。然而,美國關稅政策變化、美中科技競爭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可能牽動全球經貿局勢,對台灣景氣發展帶來挑戰。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隨著國籍航空陸續開航米蘭、慕尼黑、布拉格等歐洲直飛航點,中東三大航空阿提哈德、土耳其與阿聯酋航空也積極布局台灣轉機市場,進一步推升台灣赴歐旅遊熱度。雄獅( 2731 )發言人賴一青表示,上半年歐洲線是黑馬,12日以上的歐洲旅遊行程出團佔比,在疫後成長超過3倍,目前營收比重已達兩成以上,且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6月。
據雄獅觀察,目前熱門地區依序為東歐(奧捷斯匈)、西歐(荷比法)、中歐(德瑞)、南歐(西葡義希)及北歐;旅客需求也正朝「長天數、慢旅行、深主題」的模式發展,同時,具備深度、主題性的產品也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力道,例如,受惠於極光爆發週期,北歐四國1月至7月出團人數較去年成長7成5;西班牙朝聖之路的出團人數呈現倍數成長,這些數據都顯示市場對特色旅遊的需求持續升溫。
雄獅憑藉多年累積的議價優勢、採購能力與通路網絡,出團量穩居市場龍頭,成為年度最主要的成長動能之一。歐洲產品線涵蓋高CP值的「特選」行程、深度「經典」系列,以及專為中高端客群打造的「旗艦」路線,其中「經典」與「旗艦」合計佔比超過7成,顯示旅客對高品質旅遊的需求持續提升。針對金字塔頂端市場,雄獅更以高端品牌「璽品假期」提供尊榮專屬體驗。
雄獅提到,以往歐洲團體旅遊天數約為10天左右,觀察疫後國際旅遊恢復,旅客希望能夠一次玩得盡興,傾向拉長旅程天數,12天以上行程日益受到青睞,因此行程規劃上採雙點進出航班,或以鐵路銜接,不僅提升行程效率也增添豐富性。
針對二訪或追求深度體驗的旅客而言,傳統頻繁拉車換宿、走馬看花的行程已無法滿足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在單一城市或國家停留更久的慢遊。隨著直飛航點不斷增加,此類行程的規劃也更具可行性。特別是在捷克、義大利以及法國等熱門目的地,這股趨勢更為明顯,顯示旅客已從單純的打卡觀光,逐步轉向重視深度體驗的旅遊型態。
AI+國防訂單加持,IET-KY磷化銦、銻化鎵出貨旺,下半年營運成長可期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化合物磊晶廠IET-KY( 4971 )今日舉行法說會暨公布第二季財報,第二季轉虧為盈,單季稅後淨利0.33億元,每股盈餘0.84元。展望下半年營運,董事長高永中表示,目前磷化銦基板供給已逐漸舒緩,出貨量持續增加,100G產品穩定成長,預期未來在1.6T市場逐步放大之下,200G產品亦將隨之快速成長,預期今年磷化銦將佔公司營收五成以上。另外,國防應用的銻化鎵及氮化鎵機台出貨量下半年預期皆可成長,該兩產品線均有較高毛利率,有利產品組合優化,在各產品線皆有成長動能之下,下半年營運成長可期。
IET-KY第二季營收2.39億元、季減11.73%、年增54.14%,毛利率34.45%、稅後淨利0.33億元,每股盈餘0.84元。營收成長主要受惠AI、5G、國防訂單皆有成長所致。毛利率則受惠產品組合持續改善,維持30%以上,匯兌損益方面,因營運在美國,成本支出、收入皆用美元計算,故未列匯損,匯率對毛利率亦無影響,使得今年第二季轉虧為盈,終結前數季虧損。不過,上半年業績仍受第一季虧損拖累,稅後淨損0.26億元,每股淨損0.67元,虧損已較去年同期大幅收斂。
IET-KY今年營運成長動能主要聚焦於磷化銦部分,高永中指出,磷化銦PIN磊晶片受AI科技發展與大型資料庫擴增的強勁需求,大廠持續追加量產訂單,而先前中國大陸對銦出口管制,導致全球基板供應吃緊,IET-KY已導入新的供應商並已陸續到貨,正與客戶進行認證。另外,也重啟磷化銦晶片研磨計畫,自行研磨基板,目前基板吃緊狀況將略為舒緩,預期今年第四季可進一步緩解吃緊狀況。
高端砷化鎵pHEMT與高速VCSEL磊晶片訂單需求穩定成長,截至今年7月底止累記銷貨金額已超越去年同期。另外,IET-KY正在建置量子點雷射磊晶片的生產機台,瞄準高潛力矽光利基市場。
銻化鎵產品受地緣政治衝突持續推動全球軍備支出上升,帶動銻化鎵材料需求持續增溫,IET-KY已於今年第三季初接獲美國空軍的二期國防合約訂單,預估今年度國防相關合約收入有機會創下新高水準。
氮化鎵產品線方面,氮化鎵二次長晶已有穩定訂單需求,新增機台即將完成,正與客人討論量產報價。此外,今年第三季接獲台灣氮化鎵二次生長MBE專用機台訂單,以及美洲客戶MBE 系统原位氫表面清淨磊晶腔硬體改造訂單,將依工程裝配進度認列收入,並將於2026年第三季左右完工交貨。
另外,美國新廠二期擴建已於今年7月開始動工,預期2026年完工,預計可以放置12台機器,大部分是做機台硬體構造組件。美國法案方面,晶片法案現金補助款有異動,目前積極修正條款中,部分改成稅務折抵,而在補助範圍增加之下,補助總額也有提高。另外,在美國大而美法案方面,因IET-KY生產都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二客戶也在美國,該法案對公司亦是正面影響。
受惠出貨量大增,NAND Flash業者Q2營收季增逾20%,估Q3幅度收斂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受惠於出貨量大增,今年第二季NAND Flash業者營收季增逾20%,其中,SK Group市占大躍進至21%。展望第三季,雖然需求平穩、價格微幅上揚,遂產業營收仍會小幅季增。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NAND Flash產業雖面臨平均銷售價格(ASP)小幅下滑,所幸原廠減產改善供需失衡,加乘中、美兩大市場政策推動,整體出貨位元大幅成長,前五大品牌廠合計營收季增22%,達146.7億美元。
第三季隨著中國補貼政策效應與美國關稅備貨潮減弱,需求趨於平穩。儘管預期ASP可望小幅回升,但消費性需求持續疲軟,且前期備貨透支,預料第三季NAND Flash產業營收雖能維持成長,但幅度將會收斂。
分析第二季前五大NAND Flash供應商營收情況,Samsung營收季增23.8%,達52億美元。主要成長來源為AI server帶動的強勁enterprise SSD需求,助益出貨表現大幅優於預期,並透過調整產品組合降低庫存,Samsung市占率微幅成長至32.9%,穩居營收第一。
SK Group(SK hynix和Solidigm)第二季受惠於Solidigm enterprise SSD出貨暴增,以及SK hynix 321L NAND Flash量產導入,營收攀升至近33.4億美元的新高紀錄,季增達52.5%,排名第二,市占率更從前一季的16.6%成長至21.1%,也是集團歷史新高。
Kioxia第二季營收近21.4億美元,較前一季成長11.4%,排名第三。主要受惠於AI server需求旺盛,以及PC和智慧手機客戶庫存恢復正常水準,帶動對記憶體的需求穩定增長。
Micron受制於ASP下跌,第二季營收僅季增3.7%,為21億美元。然其單季出貨量大幅成長,營收表現已優於預期,即便整體市占率微幅下滑至13.3%、排名往後至第四位,Micron第二季在client SSD和data center SSD的市占率皆創歷史紀錄。
SanDisk第二季受惠於通路價格回升,和client SSD、零售產品庫存回補,營收季增12.2%,達19億美元。但SanDisk與Kioxia合資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仍未完全恢復,加上在enterprise SSD領域的滲透率有限,於AI server、data center應用上皆落後主要競爭對手。
2025/8/28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昨日美國科技股領軍上漲,市場焦點轉向AI巨頭輝達盤後公布的財報,標普500指數再創收盤新高,道瓊指數上漲147.16點,距離上週五創下的歷史收盤高點45,631.74點僅差不到0.2%,那斯達克指數小漲約0.2%。
輝達盤後預估的2025財年第三季(8~10月)營收約540億美元,與華爾街整體預期相符,但低於部分分析師先前預測的600億美元以上水準,且此次預測未納入中國資料中心業務的貢獻。由於輝達股價已被市場高度定價,這樣的財測不足以完全滿足投資人期待,盤後股價下跌逾3%。
回歸台股,台積電( 2330 )今日盤中皆於平盤下震盪,收盤跌破短期均線,收1,160元。鴻海( 2317 )、廣達( 2382 )、台達電( 2308 )、日月光投控( 3711 )、台光電( 2383 )、奇鋐( 3017 )等呈現下跌,終場加權指數下挫283.45點或1.16%,收在24,236.45點,成交量為4,397.72億元,回測5日線支撐;櫃買指數盤中走勢受大盤拖累,終場小漲0.16點、漲幅0.06%,收在253.99點,成交量為1,578.53億元。
在小型股方面,ABF的南電( 8046 )股價續強,再度攻上漲停價226元,精成科( 6191 )、華通( 2313 )、敬鵬( 2355 )、台燿( 6274 )等股價也走強;機器人概念的和大( 1536 )、全球傳動( 4540 )鎖漲停;軍工、無人機與航太零組件的漢翔( 2634 )、台船( 2208 )、邑錡( 7402 )、晟田( 4541 )開高衝漲停,攸泰科技( 6928 )、佳世達( 2352 )、精剛( 1584 )、豐達科( 3004 )、駐龍( 4572 )、寶一( 8222 )等同步上漲。
由於輝達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但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加上川普課印度50%關稅上路、美國抗腐蝕鋼品反傾銷裁定,台灣在名單之中,恐影響台股向上攻堅力道,惟蘋果新機發表會在即,台積電中科1.4奈米提前動工,半導體與國防展都將在9月開展等利多因素,第三季仍看好指數有機會再創新高。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推薦族群聚焦AI伺服器、蘋概股、高速傳輸、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概念股、機器人、軍工及生技等。
匯率波動、車電低迷等四大利空夾擊,燿華估今年營收個位數百分比年減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老字號PCB廠燿華( 2367 )針對後續營運展望,坦言第三季表現因美系筆電客戶拉貨放慢無法優於預期,至於今年全年,因車電低迷、衛星(LEO)大客戶要求產地移轉、匯率波動等四大利空夾擊下,全年營收恐呈現個位數百分比的年減。
燿華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減7%,毛利率19.69%,優於去年同期18.87%。然台幣強升,第二季匯損近3億元,今年上半年累計匯損2500萬元。整體來看,燿華今年第一季每股淨利0.61元,第二季每股淨利0.08元。
產線部分,燿華是低軌衛星用板的主要台系供應商,然因LEO第一大客戶要求第三地生產,台灣接單下降,影響第二季表現,而燿華的第二大LEO客戶則是7 月開始出貨,預計今年第四季會明顯放量,2026年有機會倍數成長,而2026年,燿華的LEO產線佔比可從15%回升至20%。
展望第三季,燿華提及,因美系客戶筆電拉貨速度放緩,境外倉庫存去化影響出貨,致使單季表現將無法優於預期,不過,可以期待9月有機會恢復正常。而今年全年,第二季受到匯率波動與LEO訂單不如預期影響、第三季也因筆電客戶而無法優於預期,全年則依舊處於車電市場不佳的狀態下,因此,2025年全年營收與去年相比,預估將會有個位數百分比的衰退,但2026年,因泰國廠與低軌及AI伺服器放量,有望恢復明顯成長力道。
至於燿華其他幾項受關注的焦點,在AI Server端,從去年開始投入,可望在今年第四季開始小量出貨,待客戶認證後擴大設備投資。泰國廠部分,已建廠完成,設備進駐,9月底前量試,10月開始測試與驗證,年底小量出貨。2026年到2027年規劃月營收可達1.5億元到3億元,產品包括LEO、Server、車用板。
BDI指數續揚,北美穀物9月出口旺季及西非礦區Q4出貨,有利散裝後市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昨(27)日上漲5點,收作2046點,漲幅0.2%,指數續揚逾2週以來新高。隨著北美穀物9月出口旺季在即,加上美國施壓多國加購美國穀物藉以降低關稅,加上西非幾內亞西芒杜礦區將於2025年11月啟動出貨,有利海岬型船(Capesize)與超大型礦砂船(VLOC)市場需求。法人點名看好裕民( 2606 )、慧洋-KY( 2637 )等;此外,正德( 2641 )將於明(29)日舉行法說會,正德對於散裝市場也正面看待。
隨著西非幾內亞西芒杜礦區將於2025年11月啟動出貨,西非至中國運距約11,000海浬,相對澳洲至中國運距約3,500海浬,在減碳與成本驅動下,高品位礦(巴西/西非)占比有望提升,而長航程可推升全球延噸海浬需求,法人認為將海岬型船(Capesize)與超大型礦砂船(VLOC)市場需求。而海岬型航商裕民有望受惠,裕民上半年每股盈餘(EPS)1.04元。
裕民日前表示,船噸供給方面,Clarksons估計2025年散裝船總運力成長3.1%。目前新船訂單占現有船比率僅10.4%,處於歷史低檔,加上主要造船廠塢檔有限,新船造價維持高檔,2025上半年散裝船新船合約較去年同期減少73%,平均交船期長達3.87年,預期未來散裝船供給增幅有限,加上國際船舶環保法規日趨嚴格,將促使更多老舊船舶減速航行甚至提前拆解,壓縮市場有效運力,有利於支撐運價走勢。
此外,正德將於明(29)日召開法說會,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93億元,年增8.53%,每股純益(EPS)0.93元。
正德日前董事會通過訂造5艘1.75萬噸多用途(MPP)船型船舶,多用途(MPP)船型作為可載運多樣化物品的靈活船型,受益於全球重件物流需求回溫,自2021年起租金走勢呈顯明顯上揚。隨著風電與油氣建設逐步恢復,並受IMO碳排規範驅動,具備節能與吊裝能力的多用途(MPP)船型將受青睞,這批船舶預計2027年開始交船,且已洽妥租家長期租約。
正德日前指出,美國對等關稅議題隨著8月1日起美國與各國對等關稅談判陸續底定激勵,乾散貨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下降,貿易壁壘的增加可能導致全球航運流向調整,同時推高供應鏈成本,供應鏈的重新調整可能會增加航運需求,幹散貨市場的核心驅動因素仍然是整體經濟和消費需求,有助活絡全球運輸貿易。
紅海繞道情況還在持續;今年南美地區穀物豐收,產量創新高,受美國政策與關稅影響,中國繼續加大對巴西採購以降低對美依賴,航程增加將有助於推升運價,加上巴西今年收成時程較往年延後,有助延長出貨周期,可望支撐暑假傳統淡季行情;西非新礦場的鐵礦砂預計下半年開始量產,市況有望轉佳,中國兩大礦商與礦場有長期合作基礎;加上中國於7月宣布正式啟動5兆元西藏高原東緣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力發電工程計畫」,建設全球最大水壩,有激勵市場對原物料需求的信心,整體市況可正面看待。
不只中國拚建全球最大水壩的需求加入,未來還有一直未能停戰的俄烏戰爭停戰需求,未來如果停戰,因為戰爭期間拉長,烏克蘭重建對於原物料的需求龐大,散裝船業者增加和平商機,初期需求量會集中在承載貨物種類多元中、小型散裝船,船舶有裝卸機械散裝船更搶手,推動小型船淡季不淡。
除需求端轉強外,供給面也面臨結構性瓶頸,推估全球約有25%的散裝船齡超過15年,在全球新海洋環保法規影響下,推動船舶降速或退役致使散裝運力供給的逐漸減少,這類老舊船舶將逐漸退出市場,反觀新船交付因產能與經濟不確定性而延遲,導致市場進入「高需求×低供給×搶艙戰」的結構性緊俏。
2025/8/28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昨日美國科技股領軍上漲,市場焦點轉向AI巨頭輝達盤後公布的財報,標普500指數再創收盤新高,道瓊指數上漲147.16點,距離上週五創下的歷史收盤高點45,631.74點僅差不到0.2%,那斯達克指數小漲約0.2%。
輝達盤後預估的2025財年第三季(8~10月)營收約540億美元,與華爾街整體預期相符,但低於部分分析師先前預測的600億美元以上水準,且此次預測未納入中國資料中心業務的貢獻。由於輝達股價已被市場高度定價,這樣的財測不足以完全滿足投資人期待,盤後股價下跌逾3%。
回歸台股,台積電( 2330 )盤中皆於平盤下震盪,回測5日均線。鴻海( 2317 )、廣達( 2382 )、台達電( 2308 )、日月光投控( 3711 )、奇鋐( 3017 )等盤中股價也同樣在平盤下震盪,加權指數盤中跌破昨日低點24410.08點位置。
在小型股方面,ABF的南電( 8046 )股價續強,盤中再度攻上漲停價,精成科( 6191 )、華通( 2313 )、敬鵬( 2355 )、台燿( 6274 )股價也走強;機器人概念的和大( 1536 )、全球傳動( 4540 )盤中鎖漲停。
行政院拍板明年度國防預算創新高,達9495億元,占明年GDP約3.32%,持續帶動軍工、無人機概念股,漢翔( 2634 )、台船( 2208 )開高衝漲停;航太零組件的晟田( 4541 )早盤也攻上漲停,精剛( 1584 )、豐達科( 3004 )、駐龍( 4572 )、寶一( 8222 )盤中漲幅皆逾4%。
由於輝達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但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加上川普課印度50%關稅上路、美國抗腐蝕鋼品反傾銷裁定,台灣在名單之中,恐影響台股向上攻堅力道,惟蘋果新機發表會在即,台積電中科1.4奈米提前動工,半導體與國防展都將在9月開展等利多因素,第三季仍看好指數有機會再創新高。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推薦族群聚焦AI伺服器、蘋概股、高速傳輸、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概念股、機器人、軍工及生技等。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全球傳動( 4540 )目前在手訂單逾10億元,轉型聚焦半導體及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其中半導體切入後段封裝設備廠已獲台灣、中國多家客戶訂單,人形機器人則將明年首季小批量生產,看好下半年營運及明年展望,今天股價盤中急拉漲停,創下波段新高價。
全球傳動日前參展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公司指出,2024年啟動銷售模式轉型,聚焦半導體、汽車、醫療、人形機器人四大產業應用,半導體切入後段封裝設備廠,台灣有兩家廠商訂單,第一家已經在小批量交貨,第二家送樣測試中,中國客戶預計9月送樣測試。
人形機器人已接獲中國4個客戶,台灣2個客戶,預計8月底陸續送樣,第四季局部修正後,明年第一季就可小批量生產。
全球傳動切入轉向機構核心零組件,目前台灣、 中國大陸都有Tier1廠在合作,9月交付第二批小批量測試,若順利通過,明年上半年有望與客戶簽訂3至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醫療產業部分則持續送樣測試,預期明年下半年才會逐步發酵。
全球傳動目前在手訂單逾10億元,預期第三季營收會比第二季好,下半年也會優於上半年。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在客戶提前拉貨下,凱美( 2375 )第二季營收站上季近12季以來高點,然對於下半年展望,凱美表示,受到上半年提前拉貨影響,下半年旺季效應相對看淡,加上美國關稅政策恐衝擊消費市場信心,因此將審慎保守看待下半年營運。
凱美第二季營收14.76億元,年增1.7%,為近12季以來高點,營業利益達1.53億元,惟在業外匯損影響下,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112萬元,年減近九成,單季EPS 0.19元,累計上半年EPS則為1.42元。三大產品營收比重為電阻47%、電容43%、風扇 10%。
凱美指出,美國對各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目前雖大致底定,但也導致通膨疑慮再起,恐將衝擊消費市場信心,加上上半年有提前拉貨挹注營收,因此認為第三、四季傳統旺季恐受影響,對於下半年整體營運審慎保守看待。
但凱美仍看好,在高算力需求下,電力及規格升級將帶動主、被動元器件需求,而公司的產品開發方向也符合產業趨勢,至於超級電容部分,由於跟既有製程還是有差異,因此短期內未有佈局規劃。
而在轉投資方面,凱美則提到,目前已全數出清對金山電( 8042 )持股,主要轉投資為同樣是泛國巨集團的同欣電( 6271 ),持股比例約6.7%,以權益法認列轉投資收益。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隨著政府積極增加國防預算,具有國機國造及國艦國造的漢翔( 2634 )及台船( 2208 )在今(28)日及昨(27)日都分別公告原任董事長將下台訊息,漢翔今日公告原董事長胡開宏任期屆滿將異動,而台船昨日則是公告董事長黃正弘借調期滿請辭獲准將歸建成大,漢翔今日早盤搭軍工股題材,盤中攻上60元漲停價位並鎖住,上漲5.4元;至於台船盤中股價一度達19.8元,漲幅逾9.69%。
隨著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9月18日到20日登場,軍工股近期表現強勁,由漢翔領軍「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也是台灣積極赴海外搶攻無人機商機的主要聯盟。
漢翔表示,董事長胡開宏自2019年3月18日接任以來,領導公司逾六年,任內歷經波音停產、全球疫情等重大挑戰,仍能帶領團隊完成各項任務。此期間,漢翔營收由200餘億元成長至將近400億元,股價曾締造倍數成長的歷史紀錄。
胡開宏去( 2024 )年屆滿65歲,曾向行政院提出屆齡辭任請求,惟行政院基於其專業長才,予以留任一年,任期至今( 2025 )年8月27日屆滿,8月28日解除職務生效,由漢翔總經理曹進平代理董事長職務。
漢翔指出,胡開宏已於今年8月上旬正式向經濟部表達不再續任之意願。在任期最後階段,仍親自率隊遠赴海外拓展業務,並已取得具體成果,後續相關進展,將適時向社會各界報告。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興電( 1513 )配發4.6元現金股利今天除息,創下史上最高,參考價為163.5元,早盤最高來到167.5元,差一檔完成填息,預計9月24日發放現金股息。
中興電累計前7月營收為158.73億元,年增10.55%。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18.2億元,較2024年同期18.5億元微減,每股盈餘3.68元,創歷史同期次高。
中興電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出161kV以及345kV等高壓氣體絕緣變電站(GIS)設備需求,隨著重電產業邁入第三季出貨旺季,再加上台電計畫持續推進,中興電下半年營收將逐季增溫。
此外,晶圓代工廠擴廠也帶動高壓GIS設備拉貨,中興電受惠訂單成長,法人估,今年全年營收成長有望雙位數成長。
美股四大指數週三漲逾0.2%,輝達盤後急挫3%市場憂AI熱潮遇考驗
2025/8/28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股主要股指週三呈現開黑收紅表現,市場聚焦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在收市後公布的財報;標普早盤一度下滑0.13%,但最終逆轉收高0.24%破頂;道瓊工業指數低開後翻翻紅,收盤前一度漲203點,終場漲約147點或0.32%;那指早盤一度跌0.32%,終場漲0.21%;以晶片為主的費半追高0.29%連四紅,來到兩週高點。
媒體報導,歐盟尋求於本週內加快立法程序,取消部分美國工業品關稅,以換取美國總統川普降低對歐盟汽車出口的關稅。另一方面,華府正式對大部分印度輸美商品徵收50%關稅,以懲罰該國繼續採購俄羅斯石油。
聯準會(Fed)第三把交椅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則表示,每一次會議都是「現場會場」,暗示9月例會利率可能變動,但未透露具體方向,稱由數據決定。
紐約股市17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漲147.16點或0.32%,報45,565.23點,8月22日收在45,631.74點為史上新高;標普漲15.46點或0.24%,收在6,481.40點為史上新高;那指漲45.87點或0.21%,報21,590.1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再漲16.69點或0.29%,報5,824.61點為8月14日以來最高。連兩天回吐1.82%的英特爾反彈2.05%最旺,英特格下跌1.90%墊底,台積電ADR追漲0.24%連四紅至239.29美元,為8月18日以來最高。
道瓊成份股中,賽富時大漲2.63%最旺,默克跌1.08%墊底。同為道瓊成份股的微軟、蘋果和亞馬遜依序漲0.94%、0.51%和0.18%。
市值約4.4兆美元的輝達股價,盤中一度下滑1.5%,收市小跌0.1%。期權交易員預期,輝達財報公布後股價或將出現約6%的波動。
Sevens Report總裁Tom Essaye表示,若輝達財報不如預期,恐引發市場震盪;但若表現優於預期,美股主要指數有望再創高峰。Bellwether Wealth主席Clark Bellin則稱,輝達是AI投資的終極指標,投資人將細看其各業務表現以確認增長趨勢。同時,市場亦關注輝達在中國的業務,雖然華府近期放寬出口管制,但中國政府據報要求國企避免採購H20晶片。
值得注意的是,輝達在公布財報後,盤後急跌約3%,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營收指引仍存疑慮,且明顯對AI熱潮降溫疑慮升溫。分析人士認為,若輝達股價進一步走弱,恐對整體科技股後市帶來壓力,特別是高本益比的AI相關概念股,短線波動可能加劇。
個股方面,加拿大羽絨品牌Canada Goose因大股東持股獲洽購,在倫多股價勁升15.9%;美國鷹牌服飾(American Eagle)宣布與泰勒絲未婚夫、美式足球明星凱爾斯(Travis Kelce)合作推出聯名系列,激勵股價大漲8.5%。
美股盤後小黑
美國股市週三盤後下跌,隱形眼鏡製造大廠The Cooper Co(COO US)股價下跌,跌勢相對醒目,因該公司下調全年度營收預估區間的消息,打壓了股價行情。
道瓊指數期指下跌24.00點或0.05%,報45,618.00點。
The Cooper Co盤後股價下跌11%。該公司將全年度營收預估區間由41.1億美元至41.5億美元,下調至40.8億美元至41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1.2億美元。
提供企業倉儲解決方案PureStorage Inc(PSTG US)盤後股價上漲15%。股價的揚升,主要因為該公司第二季營收8.61億美元、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0.43美元,雙雙表現優於預期。
靜待輝達財報揭曉,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三小漲0.1%,三大股市僅法股收紅
2025/8/28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洲股市週三窄幅波動,投資人聚焦美股收盤後將公布的輝達財報,藉以判斷科技股漲勢能否延續;連續兩天急吐1.27%的道瓊歐洲600指數一度追低0.15%至553.35點的日低,終場翻揚小漲0.56點或0.1%,報554.76點,日高則在.24點。市場情緒謹慎,等待AI龍頭釋出營運訊號。
主要股指表現分歧;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1%、德國DAX指數下滑0.44%或106點,受金融股拖累、連續兩天急挫逾3%的法國CAC 40指數漲0.44%,在精品及能源股推動下表現相對亮眼。
南歐股市普遍走弱;義大利富時MIB指數跌0.72%、西班牙IBEX 35指數挫0.65%。
個股方面,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遭高盛下調投資評級至「賣出」,導致股價急跌5%,成為歐股當日表現最差的主要金融股。分析人士指出,德商銀獲利成長動能偏弱,資產品質與資本結構持續受壓,是評級遭調降的主因。該股的殺氣令銀行股挫跌1.30%,為二十大類股最大賣壓中心,包括精品在內的零售股漲1.85%最旺。
市場焦點集中在輝達財報能否再度超越預期。市場人士表示,若表現亮眼,料有助支撐全球科技股情緒,進而提振歐洲半導體與相關供應鏈表現;反之,若營收或展望不及預期,恐加重市場波動。分析人士認為,歐股短線仍將隨美股科技股走勢而起伏。
2025/8/28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盟將尋求於本週末前加速推動立法程序,取消對美國工業產品的關稅。這是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要求,唯有滿足這一條件,美國才會降低對歐盟汽車出口的關稅。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負責處理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委員會還將對部分海產品和農產品給予優惠關稅稅率。
歐盟承認與川普達成的貿易安排對美方有利,但強調該協議對保障企業穩定性與確定性非常關鍵。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此前稱其為「一項強有力的協議,儘管並非完美」。
在此之際,川普威脅對向線上服務徵稅的國家加徵關稅及其他懲罰性措施,但未明確具體目標國及歐盟是否在列。川普長期抨擊歐盟針對谷歌和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技術及反托辣斯監管政策。
歐盟汽車及零組件目前出口美國面臨27.5%的關稅。儘管美歐已達成貿易協議,將美國對幾乎所有歐洲產品的關稅降至15%,但川普表示,在提出取消工業及其他關稅的立法前,該協議不適用於汽車。
若歐盟在月底前提出立法提案,則對歐洲汽車徵收的15%關稅將追溯至8月1日生效。汽車是歐盟對美出口的最重要商品之一,僅德國2024年就向美國出口了價值349億美元的新車及零組件。
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委員會將跳過影響評估環節,此類提案通常需經此程序,以加速推動該提案。
再融資貸款需求降溫,美國上週MBA貸款申請指數下滑0.5%,連二跌
2025/8/28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最新一週衡量美國抵押貸款申請的指標下跌,連續第二週下跌,主要因為再融資貸款需求下跌。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 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公佈的數據顯示,衡量截至8月22止當週再融資與購屋抵押貸款需求的MBA貸款申請指數較前一週下滑0.5%,報275.8點。
根據MBA數據,上週再融資抵押貸款申請分項指數下跌3.5%,報894.1點;購屋抵押貸款申請分項指數則是上漲2.2%,報163.8點。
上週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由前一週的6.68%,向上升至6.69%的水準。
15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平均利率則是由前一週的5.96%,向上升至6.03%的水準。
上週再融資貸款申請占總申請的比例為45.3%,前一週為46.1%。
MBA自1990年以來按週進行該項調查,調查涵蓋了美國逾75%的零售住宅抵押貸款申請。
中鼎得標近300億元洲際接收站站區興建統包案,預計2030年完工
2025/8/28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中鼎( 9933 )成功取得中油公司「洲際LNG接收站(簡稱七接)站區興建統包工程」,此案為去年底得標「洲際LNG接收站儲槽興建統包工程」後的接續建設,本興建統包案合約金額約296億元,預計於2030年完工。
中鼎表示,本站區共有4座18萬公秉儲槽,屆時天然氣輸出量可達每小時1,600噸,將有效提升全台供氣韌性,並進一步強化能源供應穩定性。中鼎楊宗興董事長表示:「高雄港洲際LNG接收站儲槽工程正全力推進,感謝中油公司的信任,將氣化設施等工程持續託付中鼎執行。我們將運用發展多年的『綠色工程』及先進的智慧化技術,提升節能減碳效益,加速工程效率,協助中油達成國家能源安全目標。」
隨著經濟成長、產業轉型、AI與電動車等新興需求帶動電力消耗,以及國際間「以氣代煤」的減碳趨勢日益顯著,推升LNG接收站建設與擴建需求。根據預估,至2040年全球對LNG的需求將增加約60%,為因應此趨勢,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天然氣接收站新建及擴建計畫,以降低發電碳排放。
在本項國家能源轉型的重要工程中,中鼎不僅採用環保節能工法降低碳排、將冷能回收供應廠區空調使用,更導入自主研發並屢獲國際大獎的創新技術,包括:「管線清潔機器人」及「法蘭螺栓智慧鎖固機器人」,有效解決管線施工中最繁複且具高風險的挑戰,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品質與安全性。
在LNG接收站領域,中鼎承攬了台灣所有營運中接收站的相關工程,成為國內唯一具備興建LNG接收站,包括:氣化設施、儲槽、碼頭及長途輸氣管線等完整專業能力的統包工程公司,並將實績拓展至海外,成功完成中國大陸、印度及泰國等地多項接收站工程。
截至目前,中鼎已在全球完成11項LNG接收站新建與擴建工程,年供氣總量達4,000萬噸。此外,近年積極拓展太陽光電、生質能、風電等再生能源領域,並投入儲能、氫能以及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等前瞻性技術,期以全方位布局,協助各國政府與企業建構穩定、低碳、永續的能源體系。
2025/8/28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投資人擺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開除聯準會(Fed)理事庫克(Lisa Cook)的陰霾,靜待輝達(Nvidia Corp.)財報結果出爐。亞洲股市方面,跟隨美股走揚腳步,日本半導體相關股上漲、Nikon狂飆漲停,帶動日經225指數反彈、收漲0.30%;韓國投資者在輝達第二季度財報公布前選擇觀望,KOSPI收漲0.25%。
昨日加權指數開高走穩,終場上漲214.8點、0.88%,收在24519.9點,成交量為4546.5億元,三大法人集中市場買超76.09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9.48億元、投信賣超15.09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買超28.15億元。期貨方面,外資9月台指期空單回補2196口,目前淨空單24771口。
Fed主席Powell在央行年會演說中強調重視就業大於通膨,9月降息大勢已定,第二次輪降息將降低經濟不確定性,並提振經濟與就業,資金可能更偏好交易相對低位階、受益於降息的消費耐久財或重投資產業或景氣循環產業。
台股加權指數重返所有均線之上,近日輝達發表新機器人大腦產品,帶動機器人概念股表現強勢,另外9月尚有半導體展及台北航太暨國防展,相關題材有助類股良性輪動,台股指數維持高檔震盪盤堅,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推薦族群聚焦:AI伺服器、蘋果概念股、高速傳輸、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概念股、機器人、軍工及生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