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財訊快報/黃輝明】台股的姿態之高,其實已經從這幾天的走勢一目了然,最有意思的是14日加權指數放量收了長黑K,恐慌的情緒透過小作文四處傳遞,而今天再看,加權指數終場上漲372.16點,收27647.87點,成交量5465.58億元,黑K已經被化解,先前的驚嚇只能說白擔心了,至於接下來的行情最關鍵,就落在即將而來台積電( 2330 )法說身上,關注的焦點除了擺在資本支出的進度、2奈米、COWOS之外,客戶端有沒有泡沫訊號相信也是必考題。
而就台股的行情判斷,可以先從大環境來看,過去對於景氣的觀察,不外乎B2B、B2C,而前幾年科技主軸在消費性電子、智慧型手機等,簡單來說就是建立在B2C這條主線上,但現在不一樣了,AI的基礎建設如火如荼起造,除了大家一定會去推論的B2B大好外,別忘了主權AI會是另一個新崛起的關鍵,所以B2G成了一個過去沒有的新動能,這或許是投資人可以去關注的地方。
回頭看盤面上個股的變化,OCP2025變成一個最新帶出AI風向的議題農場,接著月底輝達的華盛頓特區GTC大會又會是另一個製造話題高潮的會展,或許可以這樣解釋,當市場多頭需要更多信心的同時,AI比起其他族群或者類股似乎仍是最有創造議題的實力,當然反應在今天的盤面,記憶體類股熱度高,雖然盤中震盪不小,但要理解的是供需缺口不會只因為一兩天的股價漲跌就改變,所以拉長時間來看記憶體產業會比較適合;再來,電力相關的議題也是資金關注的地方,輝達點名800VDC的未來性,而外資機構也同步出具相關研究報告,燒起了市場對800V大電壓的興趣,從電源的台達電( 2308 )、光寶科( 2301 );電容的國巨( 2327 )、鈺邦( 6449 );BBU的台達電、AES( 6781 );散熱的健策( 3653 )、雙鴻( 3324 )、奇鋐( 3017 );線材的貿聯( 3665 );市電傳輸與機電設備的東元( 1504 )、華城( 1519 )都將會是未來行情的重心。
至於非AI方面,大毅( 2478 )、順德( 2351 )、聯鈞( 3450 )、東捷( 8064 )、明基材( 8215 )、麗臺( 2465 )、新巨( 2420 )、達方( 8163 )都是短線熱門,非電子則以無人機的漢翔( 2634 )、銘旺科( 2429 )、中光電( 5371 )最搶鋒頭。
2025/10/16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華城( 1519 )繼去年第四季取得美國星際之門 (Stargate)計畫第一期電力變壓器訂單後,總經理許逸德透露,可望再度獲得第二期變壓器訂單,激勵華城今天股價大漲,盤中一度站回600元關卡。
華城去年第四季獲120億元新訂單,其中60億來自美國的AIDC,星際之門的訂單約20億元,華城為第一期指定使用的變壓器廠商,今年底至明年上、下半年分三期交貨,許逸德透露,目前正在洽談星際之門第二期變壓器的訂單,雙方尚未簽約,預計12月明朗。
華城自結9月合併營收18.93億元,月增11.1%,年增7.17%;累計第三季合併營收58.31億元,年增8.87%,前三季合併營收163.26億元,年成長25.2%。第三季及前三季營收均寫同期歷史新高。
華城第三季為美國出貨旺季,在客戶拉貨需求下,預期營運將逐步攀升,看好今年全年營運,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年下半年。
致伸攜日Vieureka合作,開發新一代邊緣AI攝影機,將提前量產加速導入
2025/10/16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致伸( 4915 )週四(16日)宣布與日本新創公司Vieureka Inc.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邊緣AI攝影機。致伸指出,此合作結合該公司高效能AI攝影機與Vieureka軟體平台,提供具備進階影像處理與遠端管理能力的完整解決方案。
該公司進一步表示,此項合作案將強化邊緣AI攝影機效能,同時建立遠端管理與標準化機制,可廣泛應用於醫療照護、智慧製造等多元場域,協助客戶提升現場運作效率。
Vieureka平台內建神經運算單元(NPU),具低功耗、高效能的電腦視覺處理能力,並支援安全遠端管理與AI模型更新、訓練與參數調整;Vieureka代表取締役社長宮崎秋弘(Akihiro Miyazaki)表示,與致伸合作,讓其能以日本為起點,推動邊緣AI解方全球落地。
雙方將結合致伸全球製造與品管體系,預計提前量產並穩定供應,以加速邊緣AI全球導入。
AI伺服器、折疊手機+全球布局,美外資喊買鴻海,目標價飆400元
2025/10/16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報告中表示,在這個充滿變化、持續演進的科技產業中,基礎建設、資本支出與產品週期皆高度波動,但鴻海( 2317 )再次證明其「全球生產佈局與垂直整合」策略的正確性,成功將第二條事業主軸─AI伺服器──擴展至超過1,500億美元營收規模;看好鴻海搭上AI趨勢、折疊手機及全球布局,美系外資決定調高鴻海目標價,由原先的263元大幅調高至400元,維持「買進」評等。
美系外資表示,鴻海的策略涵蓋了長期可持續地獲取業務訂單所需的基本要素,包含一、全球化生產模式,可有效分散關稅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二、系統與零組件的垂直整合,提升效率並提供完整解決方案;三、全球大型製造基地(而非僅設維修據點),使客戶能享有地理多元化的供應保障。
美系外資更加看好鴻海快速成長的人工智慧伺服器營收以及可折疊手機的新興趨勢。美系外資分析表示,鴻海的營運利潤率(OPM)正在持續改善,從產品組合向高平均售價的人工智慧伺服器的有利轉變,這將推動營運槓桿率的提升。
美系外資將目標價上調52%至400元,美系外資認為這一調整是合理的,主要因為:一、AI伺服器帶來的毛利率持續改善具可持續性,即使資本支出波動仍能維持成長;二、鴻海經多年競爭後已在全球iPhone業務中穩居領導地位,市場在上行週期中願意給予更高評價水準。
2025/10/16
【財訊快報/黃輝明】美國科技股走揚,帶動今天的台北股市氣氛熱絡,特別是TSM ADR以上漲作為領頭羊,台股早盤同樣也是氣勢如虹,台積電( 2330 )開平走高,記憶體更是一鼓作氣向上衝刺,從群聯( 8299 )、南亞科( 2408 )、華邦電( 2344 )接連漲停,帶動加權指數也下盤中27657點的新高。
就整個盤面的節奏而言,AI與半導體依然是主旋律,除了下午台積電的法說具有動見觀瞻的作用之外,其他圍繞在OCP 2025會展發表新題材的族群都是今天盤面上的熱區,比方說,記憶體的缺貨潮還再延燒,市場擔心消費電子不好,所以記憶體漲價是假議題,但問題是記憶體的景氣循環是來自於AI需求拉動,又加上業者擴廠增加產能的態度曖昧不明,領頭羊的海力士、三星、美光都把重心擺在HBM,而DRAM的部分則是關注DDR7這一類高規格的產品,這就給台灣的DRAM記憶體產業搶占中低階市場的好機會,至於快閃記憶體的部分,同樣也是HDD大廠沒有擴廠意願,這使得AI伺服器與運算中心對於資料儲存的需求轉往SSD,這讓NAND的景氣也瞬間好轉,這一連串供需之間的不平衡,推升了整個記憶體產業的話題與實質業績,整體來看,要看DRAM不妨先以南亞科、華邦電為主,快閃記憶體則以庫存高的威剛( 3260 )、量體大的群聯優先,其他二線的個股一樣也會有表現機會包括宜鼎( 5289 )、商丞( 8277 )、擎亞( 8096 )、宇瞻( 8271 )、品安( 8088 )都是亮點,只是領漲的個股仍以業績明確、市占高、量體大為優先選擇。
其他包括光通訊的環宇-KY( 4991 )、聯亞( 3081 )、華星光( 4979 )、上詮( 3363 )、波若威( 3163 )、IET-KY( 4971 )也算強勢,而展望Q4進入AI另一個產業旺季,鴻海( 2317 )、緯穎( 6669 )、緯創( 3231 )、廣達( 2382 )長線一樣看好。
焦點股:生華科新藥CX-5461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MSS,獲FDA核准臨床
2025/10/16
【財訊快報/徐玉君】生華科( 6492 )今年旗下新藥全面動起來,特別是Pidnarulex(CX-5461)跨足免疫療法領域後,15日公告,獲得美國NCI-NExT計畫贊助並策略合作,將CX-5461聯合使用由國際製藥大廠賽諾菲與再生元製藥提供其已上市的PD-1抑制劑Cemiplimab(商品名 Libtayo),針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難治性微衛星穩定型結直腸癌(MSS CRC)進行第1/2期安全性及療效性的試驗探索。由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近年快速崛起,但是除了黑色素細胞瘤以外的實體腫瘤整體反應率依然偏低,僅約20%至30%。不過,CX-5461根據研究顯示,可改變腫瘤免疫微環境,促使樹突細胞、自然殺手細胞與殺手T細胞浸潤腫瘤,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並建立長期免疫記憶,使腫瘤消失且避免復發,突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瓶頸。更重要的是,CX-5461在先前臨床試驗使用的劑量均未觀察到骨髓毒性,因此能安全結合免疫療法,進而提升實體腫瘤免疫治療反應率,擴增現有PD-1抑制劑適應症,並跨越MSS CRC與其他低免疫反應腫瘤的治療瓶頸,進一步改寫癌症治療格局的新契機。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herent Market Insights報告指出,全球癌症免疫療法市場規模在2025年估計超過1500億美元,並預期將以每年雙位數的成長率持續擴大,2035年市場規模可望突破3000億美元。特別是在「組合療法」領域,已成為產業研發與投資的重點方向。生華科具備差異化創新產品線、並已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及國際藥廠建立合作關係,有機會成為跨國製藥巨擘關鍵合作夥伴,並在亞洲方興未艾的創新藥跨境授權與併購浪潮中脫穎而出,為投資人帶來成長與價值雙贏的契機。
股價今日跳空向上攻擊,觀察缺口低點位置38.2元是否回補,及能否朝壓力42.3元方向邁進,支撐37.3元。
AI與財報利多,費半週三抽高2.99%、羅素2000破頂,道瓊小跌17點
2025/10/16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美企業財報相繼報喜,一度淡化市場對美中貿易戰升級的擔憂,美股三大指數週三開高走低後再度回升收高。道瓊工業指數盤中一度上漲422點,但因買氣不繼,終場反轉小跌17點或0.04%,成為主要股指中唯一收黑者。與此同時,超微(AMD)股價飆漲9.4%,激勵晶片股全面上攻,標普500、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上漲0.4%、0.66%及2.99%。同日,以小型股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也跳漲近1%,創下歷史收盤新高。
儘管企業財報亮眼,中美貿易戰陰霾仍揮之不去。美國前總統川普表示,美國目前正與中國處於貿易戰之中,此言重挫市場信心,導致道瓊超過400點的漲幅瞬間蒸發。美國財長貝森特則指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措施將遭到「全面且集體的回應」,並透露美方正與歐洲盟國、澳洲、加拿大、印度及其他亞洲民主國家協調對策。他同時強調,對中美關係仍持樂觀態度,目前雙方保持溝通,川普仍計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自己也可能提前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見面。
紐約股市15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小跌17.15點或0.04%,報46,253.31點,盤中高低點分別為46,693.34點與46,027.23點,震幅達約666點;標普500指數上漲26.75點或0.40%,收6,671.0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48.38點或0.66%,報22,670.08點;羅素2000指數勁升24.26點或0.97%,首次突破2,500點關卡,收於2,519.75點,再創歷史新高。
晶片股全面走強,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196.73點或2.99%,報6,767.06點,一舉收復前一日回吐的153.14點或2.28%跌幅,並創一週新高。台積電ADR同步收漲2.96%。
盤面結構上,AI與大型科技股表現分歧。輝達(Nvidia)早盤一度上漲2.7%,但終場翻黑小跌0.1%,與下跌0.1%的格羅方德並列費半最弱個股。相對地,超微半導體(AMD)飆升9.4%改寫新高,特斯拉與Meta漲幅均逾1%。金融股受企業財報激勵走強,美國銀行與摩根士丹利(大摩)分別勁揚4.4%與4.7%。
美股盤後小紅
美國股市週三盤後上揚,提供物流服務的J.B. Hunt運輸服務公司(JBHT US)股價上揚,漲勢相對醒目,因該公司第三季業績表現優於預期的消息,催化了買盤人氣。
道瓊指數期指上揚8.00點或0.02%,報46,500.00點。
J.B. Hunt運輸服務公司盤後股價上漲12%。該公司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營收30.5億美元、每股獲利1.76美元,雙雙表現超越市場分析師預期。
提供資訊科技解決方案的慧與企業公司(HPE US)盤後股價下跌5.8%。股價的滑落,主要因為該公司預期截止2026年10月底的年度,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將落在2.20美元至2.40美元,不如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每股獲利2.41美元樂觀。
獲甲骨文力挺,超微股價週三飆9.4%破頂,勇奪費半與那指100「雙冠王」
2025/10/16
【財訊快報/陳孟朔】超微(美股代碼AMD)股價連續兩天反彈1.48%後,週三最高急漲10%至240.558美元的日高暨史上新高,終場漲幅小縮,但仍大漲20.51美元或9.40%,收在238.60美元、改寫歷史新高,單日成交額達251.61億美元,位居全市場第三,並成為費城半導體與那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的「雙冠王」,今年來漲幅擴大到97.53%。資金在AI硬體主線再度集中,帶動相關權值走強。
市場關注的關鍵催化,來自大型雲端客戶新增訂單。甲骨文雲基礎設施(OCI)將自2026年第三季起,在其全球數據中心部署5萬枚AMD新一代MI450 AI晶片。該晶片將搭載於AMD自研的Helios伺服器機架系統,並與自家CPU深度整合,以提升大語言模型與生成式AI訓練/推論效能與整體能效。
產品藍圖顯示,MI450為AMD迄今最先進的GPU,直指輝達下一代「Vera Rubin」系列的性能區間;隨著客戶從先導性部署邁向規模化擴張,AMD在超大規模雲端之外的企業雲與垂直應用場景的市占,有望進一步提升,AI加速器市場的「雙寡頭—多供應」格局趨於成形。
AMD強彈對費半與那指100的貢獻度明顯,並帶動高性能運算、先進封裝與記憶體供應鏈的風險偏好回升。投資焦點同步轉向後段供應能量(HBM與先進封裝產能爬坡)、軟硬體生態相容性與交付時程的可預期性。
2025/10/16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聯準會(Fed)週三公布最新景氣褐皮書顯示,近數週美國整體經濟活動「變化不大」、就業大致穩定,但多個地區開始回報以裁員與自然減員調整人力,理由包括需求轉弱、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且部分業者提到因加大投資人工智慧(AI)而調整人手。與此同時,因移民政策變動,餐旅、農業、營建與製造等行業在若干地區仍面臨勞動供給吃緊。
消費面呈現分化與趨淡跡象,全國整體消費「小幅下滑」,尤以零售商品走弱,12個分區中有5個回報消費減少。中低收入家庭對物價與不確定性更為敏感,折扣與促銷需求上升;高收入族群則延續在豪華旅遊與高端住宿的支出韌性。部分地區更形容當前情勢為「中產階級的衰退」,反映選擇性消費承壓。
物價方面,關稅驅動的投入成本上升在多數地區可見,但向最終售價的轉嫁幅度不一;在政府停擺造成數據真空下,褐皮書的即時觀察比平時更受重視。與此同時,企業對未來展望轉趨謹慎,需求放緩、政策不確定與通膨仍是最主要的三大擔憂。
與此同時,就業訊號混雜,雖然整體就業面尚稱穩定,但多區提到裁員與凍結招募的個案增加;另有部分業者因移民收緊而更難找到入門職缺的人手。若就業疲軟跡象延續,將強化決策者對經濟下行風險的評估,並影響後續貨幣政策取向。
褐皮書落在下次決策會議前兩週。市場押注Fed年內仍有降息空間,但委員間分歧存在,對企業與社區的「軟資訊」將成為衡量拐點的重要依據。在官方通膨與零售數據因停擺延後公布的背景下,企業端對訂單、庫存與人力配置的即時動向,可能在短期內對政策與市場定價產生更大影響。
2025/10/16
【財訊快報/黃輝明】ASML前一個交易日公告財報,單純以數字來說,第三季營收為75.2億歐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7.1億歐元;第三季淨利則為21.3億歐元,只有高於預期的20.8億歐元,按照過往兩次的經驗,股價恐怕難看,不過公司指出相關應用於AI端的訂單十分火熱,這讓市場又燃起希望,同步帶動台積電ADR、超微、邁威爾、DELL等大漲,也讓中場的美國股市出現科技的那斯達克與費半兩大指數強漲、而道瓊與標普500相對無力的走勢。
對台股的影響來看,今天的台積電法說仍是影響加權指數的主要核心,以夜盤情況來看,應該也是妥妥的開高模式,至於人氣類股而言,從13日舉行到16日的OCP 2025,雖然也算是一種AI巨頭們的大拜拜,不過會展中的趨勢藍圖依然值得關注,這次OCP 2025中輝達正式定調2026∼2027年GPU主角VR的大架構,我們都知道,算力、電力、傳輸力是運算中心的三大核心議題,其中算力已經跑在前面,現在電力(含散熱)與傳輸力的效能提升,會是從現在起到明年全球科技業最關注的話題,其中電力的800VDC到傳輸力的CPO都是重中之重,相關概念股從台達電( 2308 )、光寶科( 2301 )、AES-KY( 6781 )、健策( 3653 )、雙鴻( 3324 )、奇鋐( 3017 )、鴻海( 2317 )、東元( 1504 )、聯發科( 2454 )、國巨*( 2327 )、貿聯-KY( 3665 )、上詮( 3363 )、波若威( 3163 )、台積電( 2330 )等,都值得長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