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緣政治風雲再起!  台灣又將是受惠者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73期      出刊區間:114/10/09~114/10/15


如果以二○二五年來看,有兩個季度會有大的政治及經濟上的變動!第一個是第二季一開始的川普「對等關稅」,震驚了全球。第二個則是地緣政治的影響,再次擴大!這對股市可能又是一個變動關鍵。

一直有人說,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不要談論政治,搞好經濟就行!但真的是如此嗎?

尤其是台灣,所謂「政經要分離」的言論非常普遍,但仔細來看看,近年來台股不斷創高,台灣各種經濟數據連番創新高,其實有很大的因素就是被政治所影響。最重要關鍵就在二○一八年的美中貿易戰開始。

所以從二○一八年之後,台商開始回流,出口貿易快速成長、GDP增長加速,而且股市也不斷勇創歷史高價,這都是過去這幾年所寫下的紀錄。

現在又有新的地緣政治關鍵,包括了:中共四中全會將在十月二十日召開、十月三十一日在韓國召開APEC會議,川習是否會面?十一月十日左右,美中關稅談判也會有一定的結果。上述這些變數,也許對國際政治經濟有不同的影響。

先從中共四中全會開始談起,這正是關鍵上的重點!自今年以來,不斷傳出習近平在中共的權力結構上受到挑戰!故而在四中全會之中有兩種可能;首先,若中共人事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即代表習近平的權力依然穩固,接下來的川習會就會比較有意義!美中關稅的談判結果,也可望正式出爐!屆時國際地緣政治的發展,就沒有太大的變化!

第二種可能是,中共四中全會出現權力結構上的變化。也就是說,習近平的權力被削減,那麼全球的地緣政治將起大風!



中共四中全會是指標



因為習近平是俄羅斯普丁最大的支持者,一旦習近平的權力被限縮,那麼對普丁的支持力量將受到極大影響,不排除會令俄烏戰爭因此進入新的談判,或提早結束!這是重要關鍵。

試想一下,一旦俄烏戰爭可以結束,全球經濟會有什麼變化?至少對台灣而言,是一件好事,美中對抗下的國際勢力,對美國有利。

故而,第四季的第一個月份,國際地緣政治的大戲就要一一登場,也會影響到國際股市的發展,一定要特別關注。

再回到台股來看,進入十月之後,當然也有不少重點值得注意!一開始各公司公布九月份營收,緊接著第三季財報的揭曉,這是檢驗個股股價的成績單,屆時股價亦會跟著調整。

以目前的情況來推估,可以預料的是,第二季新台幣強力且快速的升值,令大多數公司措手不及,紛紛提列了相當程度的匯兌損失,所以,在第三季部分匯損的沖回,是在預料之中。

再者,按照目前所公布的九月份營收,來預測公司在第三季可能的獲利。

其中,持續觀察的豐達科(3004),九月份營收又回升至三.四二億元,成長二○.六%,為歷史次高紀錄,合計一∼九月份的營收為二九.一三億元,成長十三.四%。最重要的是,豐達科第三季營收為九.八九億元,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十四%,也創下季營收新高紀錄。



豐達科業績持續上升



對照豐達科第一季稅後純益一.一億元,EPS為一.九九元;第二季因匯損影響,令稅後純益縮水至六千四百多萬元,EPS也降至一.一六元,合計上半年EPS為三.一五元。若以第三季的營收來推估,也許EPS目標可望來到兩元左右,甚至更高,那麼前三季EPS將超過五元以上。

對照豐達科去年一整年的EPS為六.八八元,如果沒有太大變化,今年獲利有機會再創新高。

事實上,豐達科原本就是航太扣件大廠,在全球航太景氣持續回升之下,成長趨勢可期。一旦豐達科在馬來西亞的新廠可以順利完成認證,也許明年初便可投產,屆時將拉動業績再向上突破。

惟短線上,豐達科十月七日進行現金增資除權,每股認購價為九五元,與目前股價有一段差距,因而短線上不必追高,或可逢低參加現增除權。

再看到另一家具有航太題材的個股─jpp-KY(5284),日前股價一度衝高至三一九.五元後回檔整理。因為jpp-KY在今年有AI伺服器及航太機構件題材,業績不斷增長,尤其月營收持續創下新高之下,推升股價向上走高,這可視為航太產業另一個多頭指標。

在此情況之下,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台灣最重要的航太相關公司,其實是漢翔(2634),不僅擁有軍工製造能力,亦是國際航太供應鏈的重要廠商,只是今年因航太供應鏈出了狀況,以及第二季的匯損,造成獲利衰退。

但以第三季來看,漢翔似乎有自谷底回升的機會,不僅在軍工產業方面,從無人機、軍機維修、碳纖維的發展等,都有一定的成績,度過業績的低潮之後,下一個階段有進一步看好的空間。



漢翔可望自谷底回升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豐達科、jpp-KY營收陸續交出不錯成績之後,也看到興櫃的長亨(4546)開始冒出頭,營收開始增長,上半年EPS為二.一三元,而股價也回升至近年來的高點,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也可以注意。

另外,業績在整理期的駐龍(4572),第二季也遭逢不小的匯損,但隨著波音交機速度上升之後,也可望自谷底回升。

尤其過去一、兩年以來,可成(2474)不斷買進駐龍,截至九月份為止,可成透過旗下子公司持有駐龍的持股,已達到二二.○八%,成為第二大股東。據了解,可成之所以會買進駐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好航太產業長期的發展性,以過去兩年駐龍的股價水位來看,可成平均每股的成本就在一六○元上下,代表著目前股價正好是可成的成本。按照過去的經驗,買進股票的成本與大股東差不多的話,投資的勝算便大大提升,再者,美國與台灣最終關稅的議定,或是美國與中國的關稅談判,也可能在十一月中旬有一定的結果,這對全球生產線的移轉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再加上美國對H-1B專業技術工作簽證,採取高門檻措施,甚至簽證費用拉高至十萬美元來看,未來的物流及人才的流動也有不同變化。



台灣成為亞太轉運中心



也就是說,如果是高階人才,取得H-1B的簽證並不困難,因為高階人才的「價值」本來就不低,對高額的簽證費用影響不大。反而中、低階人才或是單純製造業,可能影響較大。可以想像未來的世界,製造業分工的情況會愈來愈複雜。所以物流的重要性也大大提高。

此時此刻,對台灣而言都是利多。自一九九○年以來,台灣就想推動成為亞太物流中心的企盼,但因為當時產業大量外移,令目標破滅。

如今,在產業回流台灣,以及AI產業的加持之下,台灣的外銷出口金額及數量不斷上升;另外,東南亞逐漸成為另一個世界工廠之後,外銷美國也大量增長,尤其是營運上,台灣正成為轉運中心。

因而可以看到,台灣的貨櫃三雄正準備聯手一起進軍東南亞航線;另一方面,台灣三大航空公司─長榮、華航、星宇等,也因應關稅的變化,正擴大布建東南亞航線,這些皆代表台灣在轉運上的重要性,也對相關公司帶來趨勢上的利多。

一如持續提到的遠雄港(5607),今年以來營收不斷成長,獲利也快速自谷底回升,尤其在AI相關企業陸續進駐遠雄港自貿區之後,業績可望進一步看漲!

單就上半年而言,稅後純益達四.八三億,EPS達到一.三元,相較去年上半年EPS○.八九元來看,成長力已明顯可期,若配合營收不斷創新高之下,也許第四季有機會再創佳績。



航太產業長期看好



除此,當台灣的轉運中心日益重要之下,這對長榮航太(2645)也是可以進一步期待!因為長榮航太的主要業務之中,飛機的維修就占有一定比例,航班愈多,維修的業績愈好!

而且長榮航太又有航太零件的生產,以及無人機的產銷,這都是該公司業績看好的重點。

先前長榮航太的股價,由七月中旬左右的百元股價,一度衝高至二二二.五元,創下歷史高價之後,進入回檔。以短線而言,在一五○元上方似進入較大的支撐區,也許又是進入短線回升的前兆!

最後再來看一下龍巖(5530),該公司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手上現金不少,而且長期投資美股及台股,第二季的帳面投資金額達五八億元以上,主要的投資標的,在美股有微軟、Alphabet等,而台股則以台積電(2330)為主。也因為投資金額不低,在第二季新台幣大幅升值之下,也遭逢不少的匯損。如今第三季已經結束了,可以看到新台幣有一定幅度的回貶,再加上半年的投資個股,也累積了一定的漲幅。所以,反應在帳面上將有兩個面向,一個是獲利的回升,以及每股淨值再增加,以六月底龍巖每股淨值為六二.七六元來看,有機會再向上增長至六四∼六五元之間,配合股價已築成底部型態來看,龍巖的股價預期在第四季之後,或有進一步反攻的空間。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