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電的地方就需要繼電器,但這個一般人看不到的民生必需品,國內廠商卻顯少有人跨足,即將於十月中旬掛牌上市的松川精密(7788),不僅是國內繼電器產業的第一把交椅,AI伺服器電源需求爆發,松川精密亦是AI伺服器落地不可或缺的關鍵存在。
電力安全關鍵零件
自1974年成立至今,松川精密已屹立逾50載,可見得繼電器是個老產業,機械專業出身的董事長王傳世及執行副總經理吳頌仁在繼電器行業都已浸淫40載,是十足的技術沙場老將。
繼電器應用觸及生活各個層面,主要功用是透過一個比較小的電流進入繼電器內部,來驅動控制較大電流,讓繼電器起到類似自動開關的作用,以實現電路隔離、信號放大功能,進而達成自動調節、安全保護和電路切換等功用。
「除了以前傳統繼電器的邏輯控制功能外,現在的繼電器更大的功能是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安全零部件」,松川精密副總經理吳頌仁解釋,不同於半導體元件碰到較高壓的環境容易崩潰短路,繼電器就是較「粗勇」,碰到瞬間高電壓環境,繼電器多能扛得住,可靠度很高。
全球繼電器主要供應商相當分散,主要大廠包括有中國宏發股份(14.1%)、歐姆龍(13.8%)、泰科(12.6%)、松下(9.6%),松川精密全球市占雖僅約3.7%,然繼電器在上述國際大廠並非核心事業,中國廠商則多集中在中低階的家電及工控領域,松川精密鎖定的則是高質化的中高階客製化市場,和大規模的國際大廠拉出差異化,吳頌仁說,公司不僅在幾年前開發出全球第一款AC用的車規繼電器,更開發出多款的隨車充繼電器,加上持續進行模組化,讓平均單價較一般繼電器出現數倍甚至10倍的成長,價值提高,也帶動營業額成長。
股本僅7.26億元的松川精密,過去兩年分別創造了54.8億元及59.63億元的營收,連續兩年EPS更達6.17元及6.95元,營運成績斐然,今年第二季則受到台幣急升影響,獲利盡吐,但其毛利率及營益率仍持續走高,顯見其營運的韌性。
AI HVDC新產品明年投產
「松川有能力開發設計客戶想要、但市場還不存在的產品,也因此,很多松川開發的產品最後都會變成產業的標準」,吳頌仁有底氣的說,繼電器在開發及客戶的測試承認階段,往往都要耗時二到三年,甚至更長,由於客戶對繼電器的可靠度及信賴性要求都很高,一旦採用,客戶很少會更動供應廠家,產品的生命周期也能延續。
目前松川的開發製造能力幾乎都能滿足各種客戶的需求,尤其公司自2010年投入新能源產品的開發,歷時十年轉型成功,目前新能源已成營運重要支柱,涵蓋電動車、儲能等新能源的營收占比已近六成。
因長期在電動車及儲能繼電器的耕耘開花結果,松川用電動車的技術開發AI伺服器應用自然水到渠成,吳頌仁坦言,公司關注AI應用已經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機會來了,松川已與台灣電源龍頭大廠合作投入超級密封與能降低發熱、提升電流負載與開閉耐壓的HVDC解決方案,其在400V及800V直流高壓的產品也已經準備好了,並已成功量產可應用於200KW以上、1000VAC/1500VDC系統的產品,隨著AI電源新產品明年投產,松川將迎來更強的成長動能,目前AI占營收比重約12%。
公司坦言,電動車這兩年雖然雜音比較多,但隨著車用智能化提高,從遙控器拿起來開車門、開冷氣、啟動動力方向盤到調整座椅等,都需要繼電器,加上需要增加很多直流高壓、AC充電及其他功能的充電器,一台車的繼電器產值從傳統車用12V約僅20∼40美元,將數倍增至125∼150美元,電動車仍有剛性需求,未來在AI電源系統加入貢獻下,王傳世樂觀的說,明年營運可望有雙位數成長,松川並將成為AI電力元件的關鍵供應商!(林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