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成為資本市場吸金顯學,也推升股市創高,繼被動式ETF後,主動式ETF募集開低走高,彈性再彈性的操作策略,讓規模及報酬率雙雙看漲。
AI驅動科技產業出現十年一遇的革新浪潮,加上全球ETF募集規模一路壯大,推升全球資金高度集中化,美台大型科技股一路吸金,趨勢且仍方興未艾,看好ETF將在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壯大,國內ETF發行也從過去幾年的高息ETF發行盛況之後,今年募集轉向著重超額回報的主動式ETF,甚至連貝萊德、摩根大通這些重量級國際資產管理機構都加入國內ETF募集戰場,ETF成為資本市場吸金顯學,也成為全球股市穩定的投資力量。
隨著各國法規的陸續鬆綁,全球主動式、被動式ETF規模快速增長,據EFTGI統計顯示,至今年八月,全球指數型ETF規模已成長至逾十六兆美元,再創新高,目前的規模較十年前更已增長高達五倍以上,然這股ETF規模擴張浪潮預期仍未結束。
主動超額回報贏被動收入
全球最大ETF發行商貝萊德預期,至二○三○年,全球ETF市場規模可望成長至三○兆美元,較今年再成長一倍;而自二○一九年美國法規鬆綁以來,主動式ETF也快速發展,目前全球主動式ETF規模僅約○.五兆美元,但貝萊德預估,至二○三○年,主動式ETF將達四兆美元,以高仰角的速度快速增長。
被動ETF長期低成本、多元分散且透明的投資優勢,一直是風險趨避及偏好穩定投資的資金首選,也是資金因應大環境變化的抗跌耐震的投資法寶,全球資金青睞度上升下,才能在過去十年取得如此大規模的成長。
不過,誠如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所說,市場沒有人不喜歡超額回報,若能將超額回報及ETF在交易資訊透明度與優惠費率相結合,將是全新的投資思維及策略,新世代的ETF投資,亦將在資本市場形成新的投資力量。
債券也能主動式操作
觀察全球ETF的發展,早期第一代的ETF,主要側重於被動追蹤指數,為使得報酬貼近指數,ETF成分股多以大型股為主,到了第二代的ETF,加入了客製化被動篩選因子,讓ETF的投資型態百花齊放,但這二代的ETF,換股頻率都固定,影響所及,當全球被動ETF規模自二○○八年金融海嘯大幅成長以來,被動式ETF資金快速聚集之初,雖形成市場穩定的投資力量,但隨著規模一路走升,資金過度集中巨型股及權值股,也造成美台股市過去一段時間逐漸出現大型股估值恐過高的風險,一旦大環境有個風吹草動,ETF也容易造成市場追漲殺跌,造成股市過度波動,這是近期市場漲多後,需要特別留意小心的。
唯從資金仍積極投入ETF資產來看,全球各類商品投資也跟著百花齊放,除了資金胃納量最大的股、債外,包含比特幣、黃金這些另類資產近年也開始逐步被納入,凸顯全球ETF發展已突破傳統投資框架,未來投資人面對ETF投入的商品,也應該有全新的評價思考。
過去幾年,台股ETF發行大躍進,尤其高息ETF展現吸金大法,逾兆元的本土資金源源不斷流入ETF,進一步投資台股,成為撐起台股市值的重要力量,即便募集巔峰已過,然隨著台股市值水漲船高,ETF要維持過往偏高的配息率已有難度,雖多少造成資金贖回及ETF規模下滑,但仍是台股不容忽視的撐盤力量。
且市場對ETF的需求趨勢已成型,看好國內民間財富的持續擴張,今年重量級國際資產管理業者都宣布要進軍國內ETF市場發行,如在固定收益市場富高度知名度的聯博(AB),一直是國內高收益債券投資的第一把交椅,今年八月,聯博發行了國內首檔主動投資等級債ETF(00980D),開啟主動式債券ETF發行濫觴,並將過往債券投資的思維從被動化為主動,雖募集規模差強人意,但也算是國內債券投資一個新的里程碑,緊接著富邦將發行主動富邦動態入息(00982D)及主動富邦複合收益(00983D)兩檔債券ETF,隨著聯準會啟動新一波降息循環,主動式債券ETF規模應有望開低走高。
主動式ETF報酬好彩頭
國內主動式ETF的發行,幾乎是在最壞的時機匍匐前進,碰上四月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大刀,首批募集初期叫好不叫座,主動野村台灣優選(00980A)是國內第一檔成立的主動式ETF,在慘澹的四月募集,僅募集十多億元,緊接著統一及群益兩家在主動基金操作團隊陣容堅強下也加入募集,初始募集規模也都未突破五十億元,和去年的高息ETF募集熱潮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隨著對等關稅陰霾散去,AI驅動科技股重回交易熱區,主動統一台灣增長及主動群益台灣強棒二檔主動式ETF規模同步暴增至一八七億元及一六○億元,讓訴求超額報酬的主動式操作終於也在今年反敗為勝,三檔第二季掛牌的主動式台股ETF,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都已創造超過三成的績效,主動式ETF的靈活操作已重新贏回投資人的信心,惟仍訴求高息的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選題上並未相對吃香,掛牌後基金規模也未見明顯增長,顯見資金持續期望創造超額報酬的心態。
第四季募集持續火熱
在主動式管理擁有長期口碑的摩根投信,日前宣布進入國內ETF市場,外資跨入國內ETF再添一例,首檔就鎖定集團最擅長的美國科技打造首檔主動式ETF,並在第四季挹注全球科技資金活水。
該檔ETF將不僅僅投資市場已熟知的美股七雄,更將廣泛的投資長期出現結構性轉變、且具長期成長潛力的科技股,在股市浸淫近二十年的基金經理人蓋欣聖說,主動式ETF操作策略可以彈性再彈性,是被動式ETF無法提供的,也是投資人處在這波AI驅動的科技多頭行情中,應對最難掌控的科技產業的最佳策略,除了輝達、甲骨文、博通、台積電
(2330)這些AI股的標準配備外,該檔基金還將分散布局美國最大散戶投資交易平台Robinhood Markets、美國知名電玩遊戲開發商Take-Two Interactive、全球數位化與軟體服務龍頭ServiceNow…等,凸顯美國科技股的長期潛力仍無窮,蓋欣聖認為,雖然現在許多科技股的股價都顯得高不可攀,市場對於估值也有所疑慮,但相信AI驅動的科技產業結構性改革仍剛開始而已。
尤其全球資金瘋狗浪有望持續吸引資金時勢造英雄,就連在被動式市場已囊括國內ETF最大市占的龍頭—元大投信,一直以來對於發行主動式ETF相對抗拒,然趨勢使然,也不得不加入搶市,該投信於八月也已送件要發行元大全球AI新經濟主動式ETF,後續並有第一金投信台股趨勢優選主動式ETF、復華投信台灣未來五○主動式ETF要募集,今年主動式ETF發行將相當火熱,下半年ETF資金投入股市仍將源源不絕,科技股的長多行情仍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