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月初川普發動對等關稅以來,迄今已快六個月,在這一段過程中,除了四月初到四月中旬那一段全球股市出現崩跌之外,可以發現,包括台股在內,如:美股、日股、韓股,甚至其他主要國際股市,不是再創歷史新高,就是連番大漲而上。
至於市場原本擔心,當美國加高進口關稅之後將出現嚴重通膨,進而導致消費不振!令美國經濟受到衝擊的局面,似乎沒有出現!反而看到美國CPI仍控制在三%以下,八月份為二.九%。至於美國零售消費市場也持續明顯增長,這些正是令股市再走高的支柱,但對等關稅至今快六個月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變化?值得去探究!
就台灣而言,度過對等關稅的震盪之後,台灣出口頻創新高紀錄,尤其八月份出口來到五八四.八七億美元,不僅是連續四個月新高,甚至八月份出口金額還超過了南韓,這一股出口成長的勁道,即來自於美國帶領的AI產業發展。
一直以來,便不斷提到一個重要的趨勢,在AI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美國是AI的大腦,持續推動AI的成長。
AI的硬體靠台灣
但要進一步實現AI的運用,就必須有硬體的配合,而台灣正是全球AI硬體的世界製造中心。也就是說,若形容美國是AI的大腦,而台灣正是AI的軀幹、四肢,兩者必須相互配合,才能推動AI的進步。
可以很清楚看到,過去幾年全球AI快速發展,最具影響力及受惠的國家,就是美國及台灣。台灣跟著美國AI產業發展,也造就了出口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也因為如此,台灣對美出口的金額以及比例,也在這股趨勢之下進一步增長,甚至超越對香港及中國的出口,這正是AI對台灣的影響。
除此之外,美國消費零售市場也節節上升。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市場的成長、創新高,成為世界最大的亮點,台灣也跟著受惠!
再看到,過去近六個月以來,中國對美出口的確受到不少的壓力。以八月份為例,中國出口的年增率降至四.四%,為近半年以來出口成長速度最低的一個月,尤其八月份對美國出口大跌三三.一%,這是連續五個月對美呈現雙位數下滑的速度;也就是說,自四月份對等關稅以來,中國對美出口正呈現鉅幅衰退,而且成為趨勢。
相對地,越南出口則不斷增長,其中七月份的出口達四二二.八八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十六.七%,其中對美出口是最大原因。
美國消費市場大幅成長
由此可以了解,面對關稅之下,中國似乎要從第三地以洗產地的方式,將產品出口到美國。但時間一拉長,所謂的洗產品,不如將生產線移出,更為方便。
所以,川普的對等關稅在某種方面來看,已對中國的出口產品造成不小的壓力,而這一股壓力,恐怕會愈來愈深、愈來愈重!
可以預見,未來的全球經濟發展上,美國以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地位,依然是全球經濟的焦點!而中國雖然企圖在內需市場上打造出內循環的規模,但一直以來中國經濟最大的支柱是投資,其次是出口,在過去是消費市場,而消費市場的內捲,形成一股通縮的發展趨勢!也許這一段期間,中國全力推動AI、機器人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基礎,但整體的量體仍不夠大,而汽車尤其電動車在不斷殺價之後,又出現銷量減少的現象,這將成為重大的經濟隱憂!而比亞迪汽車(01211.HK)在香港掛牌的股價,已自今年五月份的高價一五七.八二港元,回跌至一一○港元左右,已領先走弱,是不是反應中國電動車市場開始反轉?這可能是明年中國經濟發展上最大的變數。
故而從出口的角度來看,在台股之中可能與台灣出口,甚至更精確來說,與AI出口有正相關的公司,其實就是遠雄港
(5607)。從遠雄港的月營收來看,在去年之前,大概不容易突破三億元,但到了今年,三億元的月營收已成為地板,七月份營收來到三.七三億元,為近年來新高,而八月份雖然降至三.六四億元,但仍屬高水位,以上半年EPS一.三元來看,也許第三季獲利將更為增長,所以,就中長期的趨勢來看,逢低仍可持續關注。
另外,軍工航太產業歷經了短線上的壓回之後,股價的表現進入另一個階段。
先前,軍工航太股一度大漲而上,尤其無人機、無人艦艇題材,推升了許多個股大漲!但其中不乏有混水摸魚的個股。但進入下一個階段,似乎就要看基本條件為何?
軍工股先看漢翔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雖然從基本條件來看,台灣有完整的半導體上中下游體系,以及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但切入無人機的生產,在時間及技術上才剛開始,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才會有明顯的成績。
除非有一種速成法,那就是結合國際具有技術的廠商來合作,就可以縮短學習曲線。
其中,漢翔(2634)之前宣布與美國軍工科技公司Shield AI合作,將共同打造高性能無人機的製造、生產、組裝、測試及保固業務,這就如同當年美國的洛克希德公司技轉F-16改造技術,令漢翔可以將舊有的F-16機型,改造成為最新式的F-16V一般。以這種技術上的合作,會令無人機生產的學習曲線大大縮短。
也許可以這樣來說,在台灣無人機的生產上,漢翔再次扮演重要角色,無論在產業或股價的表現上,皆具指標性!
除了漢翔之外,在台灣位居軍工產業龍頭地位的企業或單位,就是中科院。台灣各項軍工產業的技轉,或者是飛彈生產等,都由中科院來主導。用簡單的話來說,台灣最重要的兩個軍工航太單位與企業,就是中科院及漢翔。但中科院屬於國家單位,而漢翔是掛牌企業,股價走勢是趨勢關鍵。
而與中科院關係最密切的公司,則是全訊(5222),因為中科院在生產飛彈的過程中,所需的晶片之一,基本上就是由全訊來提供!所以,全訊是中科院的指標。
事實上,無論是軍工、航太,或者任何產業,是否能夠強大?最重要的條件,還是在於能否打進國際市場,一直以來,全訊最大的客戶就是中科院,惟近年來也積極要打開國際市場。如果全訊可以進軍國際市場,那時候的身價便會大大不同。
所以,觀察台灣的產業,不少軍工、航太企業已經打入國際市場,例如:jpp-KY(5284)、駐龍(4572)、豐達科
(3004),紛紛打入波音,或空巴的供應鏈,業績、獲利的成長是必然的,只是需要時間來發酵!
強固電腦打進國際市場
至於軍工相關產業之中,其實有一個族群已經打進國際市場,正等待市場進一步來發掘!這個產業就是「強固電腦」,這以神基
(3005)、融程電
(3416)及茂訊
(3213)為代表。
進一步來說,所謂的強固電腦,是各種軍工、武器的控制器,近年來也不斷強化許多AI的功能,使其可以達到精準打擊的目的。尤其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無人機、無人艦艇,更必須配以強固電腦,作為地面主要的控制器。在美國軍工產業所使用的強固電腦,戴爾占有最大的市占率。
重點來了,戴爾所銷售的強固電腦,最主要的代工業者就是神基。戴爾從過去的PC、NB,就是由台灣業者所代工。而軍工所用的強固電腦,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非紅色供應鏈。這給台灣的AI產業另一個大機會。
一定要了解,全球最具規模及競爭力的工業電腦廠,就在台灣!其中,強固電腦更是台灣的強項,早已打進國際市場!如今,全球在無人機生產的浪潮之下,對強固電腦的需求已與日俱增!甚至可以從神基、融程電以及茂訊近年來業績蒸蒸日上,可以看出端倪!
拓凱整理待攻
這一次在台北軍工航太的國際大展之中,在台灣全力發展無人機之下,相關的預算將擴大支出,但論及具有國際競爭力,以及早已打進國際市場來看,也許在未來,強固電腦產業將大放異彩!
另外,碳纖維的運用愈來愈大,包括航太產業,在追求輕量化之下,碳纖維的使用也將不斷增加,在台股之中,以生產碳纖維為主的拓凱(4536),該公司在二○二二年EPS衝高至二四.八九元,其後,業績略為走低,但二○二三年EPS仍維持在十五.五八元。
拓凱去年獲利回升,EPS來到十八.八六元;而上半年受匯兌損失影響,EPS為八.二二元。惟就中長期以及股價趨勢來看,拓凱股價正在中長期的低檔區,有等待向上突破的機會。